林全杰++周紅云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給予了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地區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支點區域——蓬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為蓬萊同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資源優勢互補方面提供了新的合作契機,同時也給金融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文章針對“一帶一路”戰略中金融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提出了區域性金融發展的戰略措施。
[關鍵詞]一帶一路;區域金融;機遇;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034
1“一帶一路”,蓬萊金融業面臨的發展機遇
11有利于促進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以及交通運輸網絡建設投融資需求的增加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建設前提,它不僅包括修路建橋,還包括油氣管道、輸電網、跨境光纜等的建設。蓬萊位于山東半島北部,北鄰渤海、黃海,地理區位優越。早在唐朝時期,登州港已與明州(寧波)、廣州、泉州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港口,成為唐朝與周邊各國交流的重要出海要道。時至今日,從“一帶一路”戰略線路圖來看,蓬萊處于最佳的中轉位置,一部分延伸至中亞、歐洲和非洲,一部分延伸至長江流域,可以進行梯形貨物中轉,故“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對蓬萊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蓬萊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這些沿線國家基礎設相對薄弱,多數是通而不暢,且沿線建設條件復雜,難度大,這無疑會促使一大批戰略性大項目誕生,資金需求量巨大,將會給銀行業國際化經營帶來大量業務資源。煙臺地區正開辟“一帶一路”運輸新通道,積極推動中韓鐵路輪渡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等戰略項目,加快推進環渤海高鐵等鐵路線規劃建設,此外,2015年蓬萊國家機場的啟用、2016年德龍煙鐵路開通運行、直達歐洲的國際鐵路班列形成的亞歐聯通通道,以及全力構建和推進中韓產業園升級建設,各類大項目的啟動與發展對資金需求量巨大,這必將為銀行業國際化經營帶來大量業務資源。
12將推動人民幣跨境業務需求的增加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及沿線國家自貿區談判的開展,投資和貿易壁壘將逐步消除,貿易投資將更加便利,資本、人才交流的速度將不斷加快。無論是貿易還是對外投資,都需要金融服務體系作為支撐。煙臺地區累計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1000多個,僅2014年上半年對外投資就增長615%,280多家企業走出國門,扎根50多個國家和地區。蓬萊2015年確定總投資近500億元的31個重點建設項目和21個重點推進項目,涉及裝備制造、旅游、新興產業等領域。同時,作為旅游城市,每年出國旅游和吸引外國游客來蓬旅游人數都大幅增加。這些因素將會導致銀行人民幣跨境貸款、結售匯、結算等業務需求進一步增加,隨著跨境客戶延伸金融服務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境內外的使用范圍。
13將成為打造煙臺區域金融中心的重要力量
煙臺與濟南、青島一道成為支撐半島發展的“膠東小三角”,金融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煙臺金融體系正日趨完備,是山東省內除濟南、青島之外金融機構體系最完備的地區。看蓬萊經濟實力,是膠東半島乃至山東城市中的第一梯隊,為金融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看產業鏈招商成效,旅游、葡萄與葡萄酒、造船海工三大優勢產業以及航空、新能源、新醫藥、精細化工等新興產業初步形成,各種金融需求日新月異,推新除陳,成為推動金融產業化發展的基礎性力量和決定性因素;看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國際知名旅游勝地城市、歷史文化名城等多張名片,較容易吸引新的金融機構進駐,是煙臺地區整合區域金融資源、促進金融業平衡發展、培育金融集群和金融市場、加快推進煙臺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4有利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化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對接“一帶一路”發展的戰略有利于提高蓬萊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金融機構的跨區合作,擴大規模。“一帶一路”將為蓬萊金融業做大做強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需要金融業加強與沿線國家金融機構的交流溝通,開展跨地區金融業務合作,構建優勢互補機制。面對對外貿易投資金融需求多元化,銀行機構應進一步積極開拓國外市場,重點包括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海外布局,包括設立創新型金融機構和支持金融機構及創新產品,著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提高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為蓬萊的實體經濟“走出去”提供支持,同時也為金融機構“走出去”創造機會和條件。
2“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對策
“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互利共贏之路,為地方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廣闊舞臺和機遇,同時,企業“走出去”也為蓬萊當地金融機構和金融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歷史機遇。
第一,加強與亞投行、國家開發銀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程度,開展跨境跨區域同業合作,降低企業投融資成本,擴大境外投資規模,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應按照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的規則在“一帶一路”行動規劃以及亞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下來選擇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助力蓬萊的金融機構“走出去”。
第二,積極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向金融互動。在“投出去”和“融進來”利益共享中加強金融合作,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業務,服務貿易向跨境電子商務報稅商品展示交易,云計算處理和跨境結算,讓我們的金融產品走出去。加強金融項目研究與國際合作,對交通、運輸、電力、電信、建筑、高鐵、核電、涉外農業等一些基礎設施和重點合作領域要重點加強支持。金融機構要在支持“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風險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國際經營水平和抗風險的能力。
第三,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提升貿易金融服務水平,促進發展與口岸為依托的開放型經濟產業體系,支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和跨境結算投融資便利,讓我們的金融服務“走出去”。
第四,探索建立制度性安排的銀保合作機制。鼓勵出口企業在當地投保出口貨運險,降低或減免保險公司的國際化業務稅收,放寬保險公司業務短期贏利要求,促使保險資源投向“一帶一路”建設。鼓勵銀保聯動,進行信息共享、業務互動,探索銀保合作機制,充分發揮銀保作用,為對外投資企業提供全方位保險金融服務。
另外,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同時,加快建設完善功能開放的平臺,深入推進與國際國內的周邊合作。
一是積極引進和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在保持機構數量和類型在本地區領先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引進銀行、保險、投行等金融機構來蓬萊設立各分支機構。
二是建立與“一帶一路”區域內的金融機構監管合作機制。建立區域性金融風險防范系統,對各類金融風險進行分析、監測和預警,發現、排除各類風險隱患,促使金融安全穩健運行;加強交流合作機制,協調各方行動,共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加強政策協調性和監管一致性。
三是把“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特別是引進經濟發達地區,比如日本、韓國、美歐等金融發達地區的機構。同時,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探索與東亞、中東歐國家開展貨幣互換等金融創新。
參考文獻:
[1]易誠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金融合作[J].甘肅金融,2014(4)
[2]陳楠平“一帶一路”:中國外交新觀念[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5)
[3]周勵解讀絲綢之路經濟帶[J].西部大開發,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