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微云
[摘要]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的意見》(教財〔2007〕29號)的規定:各部門、各單位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大中型建設工程應實施全過程審計。文章從高校建設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定義、開展全過程跟蹤的價值,具體開展跟蹤審計的內容和環節,以及在開展的過程中面臨難題和解決對策進行思考。
[關鍵詞]高校建設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價值;審計內容;面臨難題;解決方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197
1開展高校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必然性
浙江省高等學校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實施辦法中規定投資估算2000萬元(含)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包括新建、改建和擴建)應實施全過程審計。當前還處于高等教育大發展階段,高校改擴建校區也在大規模的進行中。超過投資估算2000萬元(含)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比比皆是,很多高校的項目上億元,這樣情形下,高校必然按照國家規定以各種方式逐步開展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
2高校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價值
21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的績效
高校建設項目工程金額都比較大,與傳統的零星維修項目無法相比。雖然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但是全過程跟蹤審計為項目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全過程跟蹤審計付出成本,跟蹤審計在參與的過程中同時也關注建設項目工程質量本身,每個建設項目至少使用幾十年,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今后的使用及維護管理,其意義也遠超過核減金額本身。
22彌補傳統審計的缺陷
傳統的工程審計基本局限于工程結算造價審計,通常是在建設工程項目已經交付使用后進行,這只是一種靜態的事后審計,無法對基建項目的造價進行動態的把握,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違反建設程序或合同事項無法及時糾正。全過程跟蹤審計從立項到竣工交付使用全過程進行動態的和持續性的審計監督。參與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采購、供貨等單位與投資項目有關的經濟活動及履職履約情況等方面。彌補了傳統審計關注工程結算造價審計的缺陷,也改變了傳統審計事后靜態審計的局面,能動態地、事前及事中全面地參與建設工程項目。
23規范工程項目的管理降低風險
由于各種原因,一些高校沒有有效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當工程竣工后才發現工程漏洞問題就已經過了最佳的審計時期,即使發現工程建設中一些不合理的資金浪費現象,因沒有及時介入,結算審計也無法挽救。跟蹤審計目的是為了在于控制和節約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本支出,工程建設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要求糾正,提高建設項目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風險,維護高校整體利益。
3高校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內容及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高校基本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涵蓋前期工作、建設實施、竣工驗收3個階段,前期工作階段包括立項審批、勘察設計、項目報建、工程招標。在這個階段主要關注工程招標環節,關注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控制價設置是否合理。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委托有資質的咨詢單位進行招標控制價的復核,但是現實情況中,做標單位和監標單位經常出現互相復制的情況,可能出現監標單位沒有進行實質上測算,直接使用標底的數據來應付高校。這時如有跟蹤審計介入對監標的結果再抽查核對,能發現的問題并指出要求他們糾正,可從源頭上控制錯誤的發生。
建設實施階段包括合同管理、質量控制、安全管理、工期控制、變更控制、資金管理。建設實施階段是全過程跟蹤審計中參與最多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做好建設項目實施階段是做好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關鍵時期。合同管理環節分為合同起草、合同簽訂及合同執行三階段。合同起草階段跟蹤審計需關注簽訂合同依據是否充分,合同條款是否清晰,內容是否完備,以及在執行的過程中是否存在與現行的法律或規章制度有沖突的地方。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關注合同簽訂的程序是否合法,簽訂是否及時。在合同執行的過程中重點關注是否嚴格按照合同內容執行,有無存在著背離原合同實質性內容進行簽訂補充協議的情況。在質量控制環節中對工程質量跟蹤檢查,關注施工、監理單位履行對應職責的情況,現場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督促整改。安全管理環節,聽取施工單位關于安全管理環節的情況通報,可聯合基建部門對安全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工期控制環節中需要關注是否按期完工情況,高校建設工程項目會因各種原因出現延期,就會涉及辦理工期簽證,這個時候就需要提醒基建部門做好工期索賠的證據積累和保存。
4高校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面臨的難題(1)目前我國在全過程跟蹤審計方面尚未出臺相應的法規,僅是在宏觀政策層面上給出一些指導,對在實施過程中對應依據的標準、操作程序、具體事項上的處理缺乏相關的規定,沒有相應的操作管理辦法。對全過程跟蹤審計方法法律上也沒有明確規定,定位的不明確,跟蹤審計在插手到具體的項目管理中易出現審計越位問題。
(2)現有的審計力量與審計任務之間不匹配不對稱,工程專業審計人員在數量和素質上都嚴重不足。開展跟蹤審計對人員的專業要求極高,需要工程造價管理、工程技術且懂審計法規的復合型人才。此類人才在目前的高校內部審計隊伍中極其缺乏。
(3)由于全過程跟蹤審計的介入,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會出現高校基建管理人員和監理人員竭力把風險和責任推給跟蹤審計方,只要涉及關于造價的問題基本推給跟蹤審計來定,從而推脫自己的責任。角色的錯位,本來應該起到監督把關的作用,就沒有辦法實現了。
(4)如何處理好審計監督與常規管理的關系,做到重點有限干預而不是隨意無限參與,如何做好審計的獨立性站位問題也是擺在跟蹤審計面前的難題。
5全過程跟蹤審計面臨難題的解決對策
(1)建立和完善全過程跟蹤審計制度,明確跟蹤審計地位和職責,劃清與其他部門的權利界限,使跟蹤審計在工作的過程中各司其職,不得越位。制定科學合理確實可行的工作流程,能在項目建設管理部門、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緊密地配合下順利開展全過程跟蹤的審計工作。
(2)解決跟蹤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有兩種方式供高校參考,一是委托中介機構執行,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委托單位的監察審計部門對委托業務實施管理和監督。二是從社會審計組織或其他企事業單位臨時聘用審計人員或工程、法律等方面專家,編入審計機關審計組,優化全過程跟蹤審計人員配置,提高整體素質,抓好現有在職審計人員的后續培訓,使其能不斷學習工程最新的知識。
(3)對跟蹤審計工作及時進行審計總結,與其他工程全過程跟蹤審計成員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經驗,結合工程項目特點調整審計方案。涉及關鍵環節、關鍵工序、隱蔽工程或重要簽證項目的,審計人員必須現場進行審核記錄,以保證結算資料的真實性。隱蔽工程是審計的難點,易產生爭議,專業審計成員采用寫審計日志的方式來記錄。這種參與現場的審計不是替代工程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責,而是加強對他們及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監督。
(4)加強對跟蹤審計工作人員的廉政教育、法制教育。監督者自身硬才能監督別人。
6結論
總而言之,通過上文的表述,高校建設工程開展跟蹤審計制度的意義已經顯而易見。這就要求跟蹤審計人員以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以一切維護學校根本利益為原則,創新工作方法,竭盡所能地在實踐中積極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審計部門在工程建設中的監管、管理的功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嚴防腐敗現象的滋生。促進高校發展的同時也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榮欣,陳金波高校內部審計價值提升的瓶頸和對策[J].中國內部審計,2015(10)
[2]彭琍淺談高校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J].商業會計,2014(2)
[3]黃文光高校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模式[J].寧波大學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