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霞
摘 要:一個企業,不論是它的生產活動還是經營活動都離不開各種有形資產,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固定資產。通過固定值產減值,固定資產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本文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固定值產減值準備計提業務中的減值金額和時間的判斷標準,希望能夠幫助完善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準則。
關鍵詞: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減值判斷;可回收金額
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通過這幾個步驟:首先,察覺固定資產是不是會在短期內減值。其次,采取適當的方法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最為關鍵的步驟就是在資產負債表上檢測資產是否減值和確定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一、固定資產減值的含義
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中提到,固定資產的特征有以下幾條:第一,持有固定資產的目的是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及經營管理:第二,固定資產使用壽命不低于一個會計年度。固定資產特點如下:第一,其是有形資產。第二,能夠長期為企業服務。第三,不是為了投資、銷售購入的固定資產。第四,能在未來的時間內未企業創造經濟利益。如此得來,固定資產最根本的意義就是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當固定資產在預期時間范圍內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時候,這些固定資產就會被企業從財務報表上剔除,這也就是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意義所在。
“資產減值”,又名為資產減損,資產減值的本質是企業預計的資產經濟利益小于原記賬時對未來經濟利益的確認值,即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企業在買進固定資產的時候,固定資產的成本就等價于它在使用期間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其賬面價值應該基本等價于企業購買的時候所預計到的可收回價值。隨著時間的推進,固定資產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資產減值,出現固定資產歷史成本大于可回收金額的局面,當企業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固定資產將來可以預計到的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時候,會計賬面就會反映出這一固定資產的減值情況。當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時候,應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將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并且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樣,企業當期確認的減值損失表現在企業的利潤表中,集體的資產減值準備應當作為相關資產的備抵項目,在資產負債表里,保證企業資產價值,避免利潤增長不實,客觀實際地反映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
二、固定資產減值和固定資產折舊的區別
在大部分人的意識中,認為固定資產折舊就是固定資產減值,認為固定資產折舊科目不僅考慮到了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有形損耗(長時間使用引起的磨損所帶來的自然損耗)而且兼顧了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隨著技術發展、消費者愛好的不確定性和企業經營規模擴張等因素造成的的損耗)。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加速折舊法,其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了固定資產減值,但是不夠周密。固定資產折舊指的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固定資產折舊作為一種分配過程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轉移在商品銷售過程中的補償。
資產減值是每隔一段時間企業會對固定資產在未來能夠創造的經濟價值進行預測,將預測值和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相比,當預測值低于賬面價值的時候,企業就會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是企業的外部和內部因素降低了固定資產的價值,并不是企業的經營活動影響了固定資產的價值。所以固定資產減值和固定資產折舊在原理上是截然不同的,在會計處理上也是不能混淆的甚至取代的。
三、可收回金額的正確計量應用難點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首要工作是確定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由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這兩者中間比較高的那一個作為可收回金額。所以說確定固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的關鍵在于以下兩點:首先,準確得出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其次,得到固定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準確的現值。以上兩個關鍵步驟就是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關鍵之處。
1.公允價值的應用難點
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中的第八條規定資產公允價值由公平交易中銷售協議價格和資產的市場價格決定。就固定資產而言,只有在活躍的成熟的市場條件下,才能得到精準的以上兩個數據。反觀現今市場,固定資產市場不發達,生產資料市場不完善,企業能夠給出的價格并不能全面、準確的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僅能獲取少部分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這并不符合國際財務報告的理論基礎--成熟市場經濟環境。會計準則只提出了會計實務的規范,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已有的規定并不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更是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的決斷能力。
2.未來現金流量限制的應用難點
資產預計未來薪金流量的現值,應根據資產在持續使用過程中及最終處置所產生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選擇恰當的折現率對其進行折現后的金額加以確定。由此看出,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主要考慮三點: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資產的使用壽命,折現率。
(1)固定資產未來新金流量的預計
估計固定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以固定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為基礎展開工作。企業管理層應有理有據的理性估計資產剩余使用壽命內整體經濟情況,根據企業管理層批準的最新財務預算或預測數據,對資產未來現金流量進行估計。但是,為了實現數據的可靠和易操作,建立在該預算或預測基礎上的預計現金流量的年限一般選擇為5年,如果管理層認為更長時間的大數據更適合,也可以選擇更長時間的數據。預計資產未來新金流量的主要內容有:第一,資產持續使用過程中預計發生的現金流入。第二,為實現資產持續使用過程中引起的現金流入所需的預計現金流出。第三,固定資產不能繼續被企業使用時,處置固定資產收付的凈現金流量。如要準確的完成以上工作,第一,以一系列的假設和估計為基礎。第二,企業管理層要嚴格把控現金流量。在現在的市場和企業的發展情況下,這是一項不能輕而易舉完成的任務。
(2)折現率的預計
折現率指的是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預估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所用到的折現率是企業在購置或投資資產的時候的必要報酬率,它反映了當前市場貨幣時間價值和資產特定風險的稅前利率。需要一提的是,為了與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基礎保持一致,估計折現率的基礎必須是稅前的。企業管理層應用資產市場利率估計折現率。企業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其他相關市場借款利率調整得到的替代利率可以在沒有辦法得到資產市場利率的時候用來估計折現率。與資產預計現金流量聯系密切的風險在企業預估過程中也應給予一定的關注,例如,特殊風險、政治風險、貨幣風險、價格風險。
(3)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預計
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只需要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按照折現率在預計的時間里進行折現可得。
四、資產組認定的應用難點
確認該資產組的有沒有獨立產生現金流入是認定資產組最重要的一項。能夠不依賴于其他部門創造收入,或是其創造的收入絕大部分都不依賴其他的部門,并屬于可認定的最小資產組合,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中的生產線、營業網點、業務部門等可以認為是一個資產組。認定資產組還要考慮企業高管層對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及監控方法,還有處置、使用資產的決定方法。例如,XX餐具制造集團,有四個工廠,分別生產盤子、刀叉、爐具、筷子。這些工廠在管理、考核等方面相互獨立,這樣的話,每一個工廠都是一個資產組。爐具廠有兩個生產車間,1號車間僅生產爐具配件,2號車間專門完成組裝和包裝,工廠對這兩個車間的資產使用、處置決策是一體的,這樣的話,這兩個車間是一個資產組。在這樣的資產組判斷標準下,同一行業下的不同企業的資產組劃分不盡相同,造成了企業會計信息的不對等,不可比。
五、應對策略
1.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減值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準確的只想固定資產減值政策需要一個透明的內部環境,這要求企業完善對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和處理損失的內部控制。固定資產減值的內部控制能夠很大程度上消除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計提中的隨意性,在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中要將測算、審核、審批這三個關鍵控制點分離,測算出來的數據在企業內部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才能根據減值準備額的大小實行分級審批。在整個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過程中不論是確認、計量還是記錄、披露都要有內部審計監督,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高效的完成交易授權、職責劃分和獨立稽核等內部控制過程。
2.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需要判斷固定資產是不是出現了資產減值現象、決定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披露固定資產的減值信息,這些工作的順利完成都要求會計人員具有很強的職業判斷能力和扎實的知識基礎。固定資產減值會計中最關鍵的就是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力,其決定了減值會計信息的可信度。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能夠反映一個會計人員是否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扎實的專業功底,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表現在對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掌握熟練,并且對當前就職企業的客觀經濟環境和企業內部經營狀況有全面的了解。因此,企業應定期組織會計人員培訓,首先要向企業會計人員普及最新的會計法規和理論。其次,企業的固定資產種類繁雜、數量大,會計人員還應該深入的了解這些固定資產才能得出可觀的、準確的判斷結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樹立企業會計人員正確價值觀、道德感。作為管理企業財務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最為關鍵,要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應當不以個人情感為出發點處理企業經濟業務,處理一切業務都應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就企業而言,為實現會計工作的有效推進,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企業應當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推動企業會計職能由傳統的核算型財務管理向管理型財務管理發展。為實現財務管理的轉型,在整個企業內部都要努力,企業要集中自身財務部門人員和外部財務軟件開發機構的力量,不斷升級更新使用財務管理軟件,有利于提高固定資產價值變動信息的準確度,進而更好地觀測固定資產的價值變動,及時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3.發展資產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所需做的工程十分龐大,其中涉及了企業自身的固定資產使用狀況、固定資產交易市場的價格信息等。各個企業之間對于固定資產的價格評判標準不一,企業內部的資產減值信息只能得到部分投資者的認可。但是在成熟的市場經濟下的固定資產市場評價就能得到大部分投資者的認可,企業和投資者也能在市場上得到更全面的固定資產資料。因此,我國應該加快經濟改革和經濟結構轉型,完善我國市場經濟體系,推動市場經濟體制走向成熟。
4.加強外部監督、檢查
在現有的法規、制度下,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固定資產操縱利潤有很大的可能性。因此,不僅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還要增大外部監督、檢查的力度。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上市公司的會計行為予以規范,積極維護國家和公眾利益。
六、總結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是企業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不僅增強了資產要素的可靠性而且實現了會計信息的高質量,企業的會計人員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為企業蓬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玉霞.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減值對會計問題的影響研究[J].商業會計,2012,(11):63-65.
[2]楊三寧.淺議固定資產減值問題及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4,(12):459-459.
[3]夏思倩.固定資產減值背景下會計核算問題探討[J].財經界,2015,(5):209-209.
[4]張娟.新會計準則下固定資產減值業務探究[J].時代經貿,2013,(22):171-172.
[5]陳英姿.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核算問題分析[J].商,2013,(29):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