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
摘 要: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我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為了緩和我國經濟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我國政府提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需要加強對環境會計的重視,以環境會計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促進環境和企業的雙贏。本文在此基本上就低碳經濟和環境會計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并簡要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在低碳經濟視角下環境會計的發展現狀,最后就改善當前這種現狀的對策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會計;發展和對策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進步,第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社會對科學技術的依賴逐漸增強。現代化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提供了諸多的便利。但與此同時,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合理使用卻使我國的環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提出要實現低碳經濟,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同時,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企業會計模式也必須進行調整,以環境會計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低碳經濟概述
低碳經濟一詞首次出現在2003年的英國,其產生的背景是發展中國家為了大力發展社會經濟而大量消耗能源,使得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增加,對社會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結合時代背景,低碳經濟一般被認為是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轉變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利用科學技術創新、經濟轉型以及開發新能源等手段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的經濟發展形式,其主要的表現在于要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促進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簡單的說,低碳經濟的主要特征即是低能源、低污染和低排放,這就要求原來高能源、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企業要進行產業升級,創新管理模式。
二、環境會計概述
環境會計是會計形式的一種,其主要指的是利用貨幣形式或者非貨幣形式,對企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污染以及開發政治等的記錄、計算和報告時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環境會計的出現使得我國企業會計的職能更加豐富,并強化了會計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有利于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之所以會出現環境會計的概念主要與幾方面相關:第一,環境會計概念的出現符合我國對環境保護的規定。環境問題的不斷惡化使得國家不得不采取相應的政策鼓勵和引導,要求企業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了響應國家的法律法規,我國企業也必須要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共同發展;第二,環境會計的運用可以幫助改善企業的社會形象,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環境問題異常關注。企業采用環境會計是履行社會職責的具體體現,有利于改善社會民眾對該企業的看法,為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此外,環境會計的應用必然要求企業加大對科技的投入,使用更加低能耗的能源進行生產和經營,有利于提高企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企業的經濟競爭實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第三,環境會計的應用能夠有利于中西方會計接軌。西方國家在2003年就已經出現了低碳經濟一詞,可見他們的環保意識要優先于我國。而事實上,許多西方國家也已經建立了低碳經濟環境會計的框架體系。我國企業實現環境會計可以加強中西方會計的接軌,加強中西方經濟的交流和發展。
三、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企業環境會計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企業的環境會計意識有待加強
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利益最大化,降低生產的成本。因此,企業一般的投資和生產均需要考慮到短期或者長期的經濟利益,考慮到成本和收益比。環境會計的運用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物力等于環境開發和保護中,但是最終獲取的環境效益卻需要長時間的積淀。因此,大部分企業并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環境保護上。
事實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已經引起了我國大多數民眾和我國政府的關注。企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也要加強對環境的重視,以履行其在社會中的職責。但是很顯然,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這方面意識還較為缺乏,未實現經濟利益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2.政府未建立環境會計法規準則體系
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在建立環境會計法規準則體系方面還存在嚴重的不足。荷蘭、日本、美國等國家在上世紀中后期即建立了環境會計相關的指南和準則,構建了完整的環境會計法規準則體系,實現了環境和經濟的和諧發展。我國雖然制定了相關的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的負債問題、石油天然氣的開采問題以及生物資產等進行了相關的規定,但是對于環境會計的法律準則和指南的制定仍然未成體系,使得我國企業在應用環境會計的過程中出現諸多的問題。
3.環境會計核算體系有待完善
正是由于我國政府未制完整的環境會計準則和指南,企業在運用環境會計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目前,我國企業對于環境會計的認識主要以理論認識為主,在實踐方面還有一定的提高空間。環境核算體系包括環境會計計量的模式、方法、對象、記錄方式和報告等內容,而在環境會計的記錄和報告過程中,企業又必須要認識到影響環境會計的相關因素有哪些,會計信息披露的動因和方式有哪些等。這些均是我國企業在環境會計的應用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以環境會計的要素來說,當前社會中關于環境會計的組成要素有“四要素”、“五要素”以及“六要素”之說,其中“六要素”制度而是企業的生產經營利潤、費用、收入、權益、負債和企業資產。在實際的應用中,企業應該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究竟要堅持哪些要素為主。然而,我國企業的發展現狀卻是,企業無法確切的表示應該以“六要素說”為根據,還是以“四要素說”或者“五要素說”為依據。當然,除此之外,環境會計的具體范圍是哪些、哪些資產屬于環境負債資產、環境會計應該采用哪些計量方式等也是齊國企業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國企業環境會計發展停滯不前,企業的環境保護成為空談。
4.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出現弊端
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主要體現在企業對環境質量的監測方面。從20世紀以來,我國對環境質量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條案相繼頒發。然而,法律條款的確定卻不一定能夠保證執行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對環境保護力度的不足以及是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出現的嚴重問題。雖然我國出臺了眾多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但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依然會違背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大量采用高排放量的能源,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浪費。加上部分政府部門在管理方面的松懈,導致我國企業環境污染問題更加嚴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現象層出不窮。而在信息披露方面,我國并未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進行統一,因此導致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過程中難以次年改成體系,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報告中反應出來的環境狀況和成本收益等問題較為模糊,難以達到對企業環境保護進行有效監督的作用。
5.企業缺乏專業的環境會計人員
環境會計需要依靠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會計人員,這給我過企業的會計人員帶來了更大的難題。傳統的會計人員主要的工作內容即是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收集、統計和分析,為企業領導人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即可。然而,環境會計卻進一步豐富了會計的職能,使得會計人員必須要參與到企業的環境管理和決策中,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要嘗試參與企業的管理是對會計人員的巨大挑戰。此外,環境會計內容較傳統會計更加復雜,會計人員不僅需要了解基本的會計知識,還需要掌握相關的環境學知識以及與環境學知識相關的社會學知識、行為學知識以及管理學、經濟學知識等。從整體來看,我國企業的會計人員在專業素質方面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四、解決環境會計發展問題的對策
1.加強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然而,隨著環境問題的不斷惡化,企業也必須要認識到:企業是社會的一員,社會經濟的和環境的和諧發展要求企業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做好兩方面工作的協調。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現代企業若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也必須要求企業加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堅持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既要注重經濟的發展,又要利用新的能源替代舊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2.政府建立完善的環境會計法規準則體系
當前我國政府在環境會計準則方面的規定較為零散,未成體系,導致我國企業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因此,要促進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環境會計的發展還需要政府能夠從企業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更加切實實際的環境會計法律準則,構建更加完善的環境會計法律準則體系,促進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發展。
3.企業完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
晚上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需要企業能夠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案例,如日本。美國、荷蘭等國在環境會計核算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借鑒。在完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中,企業必須首先加強對環境會計的認識,了解環境會計的實質問題和劑量方法等,并在本國特殊國情下進行合理的調整,形式環境會計相關問題的一致性認識。
4.加強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視
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問題直接決定了環境的質量和企業是否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視。首先,企業需要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要確保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時還需要兼顧企業的成本效益;其次,政府相關部分應該對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檢查,確保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
5.提高環境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企業應該要加強對人員酸枝的重視,以培養等方式加強會計人員對環境會計的認識,并提高會計人員的環境會計技能,豐富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當會計人員具備了相應的專業技能,企業的環境會計才能夠得到質量保證,企業才能夠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企業的環境會計意識有待加強、政府未建立環境會計法規準則體系、環境會計核算體系有待完善、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出現弊端以及缺乏專業的環境會計人員等。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加強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完善的環境會計法規準則體系、企業完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加強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視并提高環境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劉宇會,于善波,梁啟新.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環境會計:現狀、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No.74506:156-157.
[2]卿玲麗,徐凱.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1:112-113.
[3]郭珍,姚石興,高世偉.低碳經濟視角下濱海新區發展航空產業的對策研究[J].天津經濟,2013,No.23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