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波
黑格爾曾說:“音樂是精神,是靈魂……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靈魂借聲音抒發自身深邃的喜悅與悲哀……”我們知道,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藝術,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就是一個個小精靈,它們組合成不同旋律的樂曲,將歡樂、悲傷等不同的情感感受帶給大家。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牢記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堂課中去,將熾熱的愛心浸透到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使學生通過音樂教學中情感的交流與體驗更廣、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樂藝術的教育和培養。那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呢?
一、以情感人,挖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感知音樂的基礎,如果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就應在教學中充分發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地去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音樂的審美實踐與創造中逐步發展與豐富。因此,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用愛心與激情在孩子們情感世界里播種出絢麗的彩虹,讓他們帶著一份真情去體驗音樂,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當然這要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愛好、生活經驗等方面去考慮。筆者在教學時,經常會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運用聲、畫、語言、動作以及各類教具,創造出與體裁密切相關的意境、氣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以及深刻的感官體驗,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和欲望。例如,在執教五年級上冊音樂欣賞課《櫻花謠》時,筆者因幻燈片把學生帶進了一片美麗的櫻花林,而后帶領學生初聽歌曲并讓學生表述歌曲帶給自己的感受。學生回答說:“很優美,很動聽。”這樣的回答可以說是非常膚淺的,接下來的環節是教師挖掘歌曲中更深層次的情感感受。筆者告訴學生:“這是一首贊美櫻花的歌曲,你們知道嗎?燦爛的櫻花花期只有短短3天,綻放時它是最美的,同樣那一刻它也開始凋零,如果你此時是一朵櫻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此時是觀賞櫻花的人,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學生通過筆者聲情并茂的講解,心里產生了共鳴,通過交流,學生發現原來這首歌曲還帶著淡淡的憂傷的情感,并在心中對明年春天櫻花再次綻放充滿期待之情。
音樂教師只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去理解音樂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才能引發學生的感情共鳴。
二、用情施教,營造和諧動人的課堂情景
在音樂課中,教師的情感無疑是影響學生情感諸多因素中最積極、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教師要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審美情感來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個過程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過程,只有在師生間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整個情感交流過程才能有效地進行。例如,教師在歌唱教學中有感情的范唱,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準確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歌唱學習的興趣。情感交流若要更好地滲透在音樂教學中,筆者認為必須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以消除緊張感,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無意識的狀態中進入到交流中去,也可以拉近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與活潑。
情由景生,復制、模擬和創設一定的環境或情境是情感的催化劑。情境是音樂課情感滲透的前提和基礎,在音樂課堂上音樂教師可以依據音樂審美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音樂審美情境,使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鳴中完成情感交流,從而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筆者通過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具體可聯想的音樂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交流興趣,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例如,筆者在教歌曲《大鹿》時,選擇了一位個子高大的學生扮演“老狼”,一位個子矮小的學生扮演“兔子”,再選一位強壯的學生扮演“大鹿”。教師旁白:有一天,大鹿住的房子里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接下來請幾位學生做即興表演,就在這演與看的交流過程中,學生對歌曲的情緒、演唱時的感情處理有了最深刻、最直觀的了解。平時的音樂課堂給學生以美的、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會讓學生瞬間就有了學習歌曲的愿望,教學效果也會非常顯著。
三、盡情互動,豐富學生情感交流的空間
音樂能調動人的情緒,激發人的斗志,是一種人與人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藝術。音樂課上,教師要設法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在整個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互學、互動、互樂,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
俗話說:“一人智慧有限,眾人智慧無窮。”“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務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并有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交流與合作的活動,它能將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空間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起來。
例如,每節課的最后5分鐘,讓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進行才藝表演。表演的體裁、內容不限,以課堂為禮堂,以講臺為舞臺,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站起來,展示自己的風采,既滿足了自己的表現欲,又提高了參與意識,幾節課下來,在同學們的掌聲中、贊許中,內向膽小的學生也逐漸變得膽大而自信,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小學音樂課堂的最終目的是鼓勵兒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索、創新,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和高尚的審美情操。充滿情感交流體驗的音樂課堂讓兒童放松、主動、投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并逐步獲得感受、鑒賞、表現、創造音樂及相關文化等多方面的藝術能力和素養。
實現讓音樂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目標,我們每個音樂教師都應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