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農委副主任李海平在2016年“三農”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今年將圍繞科技進步,創新農民培養工作模式。
圍繞“三塊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李海平表示,今年北京農業農村工作將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力爭年底前完成總體任務的60%。繼續穩妥推進大興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加快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抓緊統籌編制集體建設用地規劃。
圍繞市民需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李海平表示,調減給資源環境帶來較大壓力的不合理的供給結構,年內農業用新水下降5%左右。適應市場需求,擴大優質安全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大力推進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引導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發展預售式、訂單式等以銷定產模式及農產品個性化定制服務。要注重適度規模化經營,既要在“多種形式”上下工夫,還要在“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上做文章。多探索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聯耕聯種等方式,各種支持政策要向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
圍繞科技進步,創新農民培養工作。李海平表示,今年北京農業農村工作將圍繞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等重點工作,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創新農民培養工作,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重點圍繞經營管理、“互聯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