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盧曉文衢州學院公體部,浙江 衢州 324000
?
浙江省監獄警察體育生活方式調查研究
——以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為例
陳芳盧曉文
衢州學院公體部,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電話訪談法等方法對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下文簡稱: 十里豐獄警)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簡析并提出加強體育健身生活方式的建議。調查表明:十里豐獄警參加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并不強,體育人口比例與全國普通人口相比有較大差距;在體育活動的時空安排,內容及頻率等方面均出現適應性變化,很多特點值得關注。
關鍵詞:監獄警察體育生活方式現狀
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已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首要因素。體育生活方式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一定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下,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或全體成員為一定的價值觀所制導的,滿足多層次需要的全部體育活動的穩定形式和行為特征。[1]研究資料表明科學合理的體育活動是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健康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
監獄警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依法管理監獄、懲罰和教育改造罪犯,同時又承擔著監獄經濟的經營與管理,作為維護監管安全、實施教育改造主體的他們,更需要有一個好的體質作為支持。本文將對十里豐獄警體育生活方式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為監獄警察體育生活方式的構建,及司法部門在制定監獄警察體育發展計劃時提供有益的參考。
1.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十里豐獄警共150人(有效問卷128份)。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有關材料,為監獄警察體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從大量文獻中收集并經專家篩選,選取了體育活動目的、體育價值觀取向、體育活動內容、時空、績效等幾項指標,從體育生活方式的主體、條件及形式三方面對上述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為了保證問卷質量的可靠性,在實施問卷調查前,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問卷信度:調查表重測信度r=0.86。問卷效度:對15位相關專家進行調查,有12位專家對問卷的內容和效度表示滿意,3位專家認為基本滿意。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采用隨機抽樣),回收137份,有效問卷128份,回收有效率為93.4%。
1.2.3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和篩選,然后運用Spss1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整理與統計分析。
2.1體育活動的目的
人的任何行為都有其目的性,體育活動自然也不例外。監獄警察參與體育活動,必然是為了滿足其在某些方面的需要。而在這些不同的需要中,反映了監獄警察們對體育價值取向的理解。
監獄警察作為維護監管安全、實施教育改造的主體,面對著濃縮社會陰暗面的工作對象,其自身必須具備強健的身心素質。從總體上看,監獄警察選擇強身健體的目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選項,表明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健身,即滿足基本的健康需求。同時,因監獄“高風險、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性質,使其長期處于一種高度緊張與疲憊的狀態之中,他們希望能通過參與體育活動來緩解自身的壓力。這些都反映了監獄警察健身的主導需求,然而,這些需求還只停留在表層,并沒有升化到一個較高層次。

表1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一覽表(n=128)
2.2體育價值觀
所謂體育價值觀是指人們以自身需要為尺度來評價體育的根本觀點。體現了體育活動的主體與體育需要之間的關系以及對體育的意義、作用、效用等評價觀念的總和。[2]它是影響監獄警察參加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
監獄警察壓力大,風險高,他們希望通過體育活動來增強體質,緩解自己的精神壓力,以更好的姿態去迎接工作中的挑戰,這些構成其體育價值觀的主體,反映了其體育價值觀主體性的進一步強化。然而,由于其對體育的認識只停留在滿足人們“運動健身”等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對于體育的“審美”、“ 社交”、“ 陶冶情操”等高級需求的認識與體驗不足,使其很難對體育活動產生持久性,勢必影響到主動性的形成。因此,如果想要更好地解決監獄警察參與體育鍛煉過少的問題,就必須增進他們體育鍛煉情感,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對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層面上。

圖1 體育價值觀的基礎內容圖
由體育價值觀的基礎內容圖(見圖1)可以看出十里豐監獄警察的體育價值觀集中體現出以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為主導的特征體系,這一特征既反映出其體育,也反映出其對體育鍛煉缺乏全面的認知,對體育鍛煉的高層次價值的體驗比較少。
2.3體育活動程度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認定“體育人口”是指每周參加體育活動頻率在3次以上,每次活動時間在30分鐘以上,具有與自身體質和從事的體育項目相適應的中等負荷強度者。[3]

表3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參加體育活動程度情況一覽表(男=70人;女=21人)
統計數據顯示:有6.59%監獄警察符合體育人口所規定的要求。這和國家體育總局在2000年對體育人口進行的專項抽樣調查的結果“我國16歲以上的體育人口達到18.3%;科教文人員達到34.3%”[4]有較大的差距??梢娛镓S監獄警察的體育鍛煉情況不容樂觀。

圖2 十里豐監獄警察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原因(n=37人)
分析監獄警察不參加體育活動的原因(如圖2所示),工作負擔重(67.56%)、缺乏場地設施(51.35%)和沒有毅力堅持(40.54%)排到了前三位。雖有各種客觀原因可以導致監獄警察不參加體育活動,但“個體的體育價值觀將直接影響到個體對體育的信念與追求”。所以培養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讓監獄警察有良好的體育鍛煉情感體驗是其形成積極向上體育生活方式的首要途徑。
2.4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

表4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健身手段選擇一覽表(n=128人)
由表4可看出,在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上,多以散步、籃球及快走為主,雖也兼有其他項目,但所選的比例均低于10%。選擇散步的監獄警察最多,原因可能是散步便于進行,活動強度也比較容易控制,且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從總體上看,十里豐監獄警察選擇健身的手段相對比較簡單、落后,且缺乏多樣性。如何讓監獄警察健身手段呈現出明顯擴大化、現代化的趨勢,是構建其體育生活方式必須研究的重要問題。
2.5體育活動場所選擇
由圖3可以看出,只有2.19%監獄警察會選擇到收費的有專人輔導的場所進行體育活動,這意味著近97%的監獄警察其參與體育活動是處在一種自發、無序的狀態下,這一現象不僅表明監獄警察體育活動存在盲目性強的特點,也更反映出真正“花錢買健康”的監獄警察少之又少。

圖3 十里豐監獄警察參加體育活動場所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健康,但科學的體育運動既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也需要運動者了解體育鍛煉的知識。監獄警察的自發鍛煉行為由于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指導,使 其對自身所從事的體育活動都普遍存在著一種盲目性,這種盲目性使其很難枳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勢必會影響其體育參與行為的形成。
2.6余暇時間利用
被調查的監獄警察余暇時間選擇看電視、上網等“靜態”的休息方式的高達85.15%,而體育活動“動態”只占6.25%。分析原因可能與現代監獄實行“走動式現場管理”有關。
進入21世紀以來,監獄單位的產業陸續集中轉移到勞務加工業。一線警察的工作場所大多在噪音大、灰塵多、罪犯密集的生產車間。工作環境的吵雜等客觀因素促使廣大監獄警察在余暇時間里只選擇了一些“靜態”的休息方式。當然與部分監獄警察錯誤認為“上班強度夠大,體育活動會消耗體力”、“ 家務勞動完全可以代替體育活動”等觀念也有聯系。監獄警察這種“靜態”的休息方式只能使其被動地體驗生活,彼此之間因缺少溝通極易產生隔閡,對身心健康也有害而無益。

表5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余暇時間利用情況一覽表(n=128人)
2.7體育消費
消費是生活方式的具體表現,體育文化娛樂消費則是生活水平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志。體育消費可以從另一角度反映監獄警察對體育的認識,是其構建體育生活式,推進全民建身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可以看出雖然體育消費雖已成為十里豐監獄警察生活中不可缺少且自覺實施的一種行為,但這種以購買運動服裝、器材的消費方式和消費額度根本不能反應出其參加體育運動的程度,表明要讓監獄警察自覺地進行體育活動,構建科學的體育生活方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表6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體育消費方式一覽表(n=128人)

圖4 浙江省十里豐監獄警察年體育消費額度圖(n=128人)
2.8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
調查資料表明,十里豐獄警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個人鍛煉(43.95%),與朋友、同事一起練(37.36%)、與家人一起練(14.28%)。由此可見,十里豐監獄警察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以自己生活圈內的人為主而進行的自發鍛煉。一方面監獄警察這種相對穩定的活動群體,可為其體育生活方式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另一方面自發的鍛煉形式因缺乏有效的科學健身指導,極易陷入運動健身的誤區,從而影響其體育參與的積極性。
2.9體育健身的績效
體育健身績效是參加體育健身的后果表現,體現了體育健身生活方式的效應特征。[5]調查資料表明,十里豐獄警的體育健身績效首兩位分別是64.83%認為增進了健康,45.05%認為緩解了壓力。這分別與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及價值觀相符和。另外,認為通過體育活動具有滿足興趣愛好、享受娛樂休閑、體驗到精神的放松等健身績效的均超過27%。這說明十里豐監獄警察通過體育活動確實感受到了體育健身所帶給身心各方面的愉悅與歡暢,同時這也更說明體育活動所具有健身、健心價值只有通過親身參與才會有深切的體會。
3.1結論
對十里豐獄警體育生活方式的調查表明,“運動健身”和“緩解壓力”兩大健身需求代表了他們當前對體育的多元化功能和文化價值取向的主要認識;體育人口與全國普通人口相比均有較大差距;體育健身內容的選擇明顯呈現擴大化、現代化的趨向,但體育健身大多處在無人指導狀態; 體育消費水平低,真正“花錢買健康”的監獄警察很少;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多與親朋、好友一起,形成了以生活圈為主體的相對穩定的活動群體。
雖然十里豐獄警已具備構建體育生活方式的潛在因素,但由于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監獄警察健身意識的不斷提高,可以預測其未來的體育生活方式將具有主動性、自主性和多樣性的發展趨勢。
3.2建議
(1)十里豐獄警體育生活方式受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頗大。因此,一方面政府、單位和社會的各種力量要重視和加大對監獄警察健身事業的投資,加大對其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可采用政府資助、單位協助、警察自助等形式建立監獄警察體育俱樂部,充分利用社會和學校的體育設施??捎缮鐣w育指導員和學校體育教師協調配合擔當指導者,共同完成其體育工作任務。同時要重視對已有場地的管理,根據不同監獄警察的消費需求,運用合適的經濟手段,提高已有場館的服務質量。通過社會力量、民主監督的形式來認真解決監獄警察因場地設施不足、健身知識匱乏等客觀原因而放棄體育活動的現象。
(2)針對十里豐獄警體育健身意識不強特點,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發達的傳播媒介,強化對體育與健身深層次功能的宣傳,使其端正對體育健身問題的認識,促進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有關的部門管理必須做到體育投入與警察們的需要對口,及體育投入與合理利用資源對口,真正做到區別對待,因地制宜。通過警察們多元化體育需要的滿足,讓其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真正“體驗到運動!享受到運動!”從而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形成自己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苗大培.論體育生活方式[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3):7-8.
[2]王林.建構體育生活方式——高校終身體育改革的新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
[3]國語歌.長春市城市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J].吉林大學頇士學位論文,2007(4):30.
[4][5]黃國龍.福建省高校教師體育生活方式的調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678.
[6]馮維勝,丁樹哲.體育價值觀對體育鍛煉影響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4):18-21.
[7]湯力勃.論監獄警察權益的保障[J].法制與社會,2008(11)(上):142.
Investigation on the Sports Lifestyle of Prison Police in Zhejiang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the Prison Police in Shilifeng Prison of Zhejiang Province
Chen FangLu Xiaowen
(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 Quzhou University, Quzhou Zhejiang 324000,China)
Abstract:By mean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son police’ sports activity in Shilifeng Prison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prison officers show little initiative in sports activities, in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engaged in sports activiti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n adaptive change in terms of time, space, content and frequency of sports activitie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deserve our concer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ir sports fitness lifestyle.
Keywords:prison policesports lifestylecurrent situation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1—0127—05
作者簡介:1.陳芳(1977~),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