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基礎學科部,河南 鄭州 450001
?
高校大眾健美操編排初探
劉芳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基礎學科部,河南鄭州450001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大學生更青睞于大眾健美操的創編,在表演和訓練時更能彰顯出自己的風格和個性,也展示了自己的創造性。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走訪調查法對普通高校大眾性健美操的創編進行了研究。掌握了大學生對大眾健美操的不同要求,并從大眾健美操創編前的準備、動作創編原則、音樂的選配、隊形設計的編排四個方面著手,論述了普通高校大眾健美操的編排,以便能激發學生在健身練習過程中對大眾健美操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倡導普及健美操運動。同時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深入實施,使其建立終身體育的思想。
關鍵詞:高校大眾健美操編排初探
健美操是把體操、音樂、舞蹈等融為一體,以增進健康,塑造完美體型,陶冶美的情操和培養良好的健康情緒為目的的運動項目。它節奏感強,動作變化多樣,不僅能使練習者增強體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增進身心健康,而且在外在氣質得到提高的同時,人的內在涵養也得到升華。[1]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大學生更青睞于大眾健美操的創編,在表演和訓練時更能彰顯出自己的風格和個性,也展示了自己的創造性。健美操的編排已不單純是某幾個動作的組合,而是在動作組合的基礎上,加上各種難度動作、轉體動作和配合動作,使整套操的編排和諧,符合人體的運動學原理和美學原理。[2]
本文經過對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和信陽師范學院的大眾健美操開展情況進行調查。掌握了學生對大眾健美操的不同要求,并從大眾健美操創編前的準備、動作創編原則、音樂的選配、隊形變換四個方面著手,講述了普通高校大眾性健美操的創編,從而使得普遍高校大眾健美操更加符合大學生對形體美、外觀美的追求,具有獨特的特點。
本文通過對普通高校大眾性健美操創編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和推動普通高校大眾健美操創編的發展,促使高校大眾性健美操更加適合大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特點,充分發揮其健身鍛煉的價值和觀賞價值。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動作變化豐富性、觀賞性、表演性的完美統一。
2.1研究對象
對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和信陽師范學院的體育教研室的健美操老師及健美操專選的學生進行了訪談,從而收集了有關資料,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參考依據。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閱讀了大量的健美操創編的文獻資料和著作,這些研究成果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
2.2.2問卷調查法
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和信陽師范學院的500名健美操選修課的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式調查。
2.2.3專家訪談法
本論文在研究過程中,虛心向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中原工學院、河南工程學院、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鄭州市教育局及其相關專家、學者就相關問題咨詢、請教,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并對調研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
2.2.4對比法
本文就不同年齡的練習者應有的科學合理的運動時間、運動負荷、運動強度進行了對比。
3.1創編前的準備
3.1.1創編前的準備
首先,在編排動作的過程中,應對編排動作的對象特點有所了解。了解編排對象的年齡、性格、性別、愛好、身材、技術水平,協調性、表現力、節奏感等,以及時間、場地、條件等。對練習強度感受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針對有無基礎的學生進行編排。都是創編者必須考慮的因素。其次明確創編的目的、任務、要求。目的任務的不同,創編的側重點也不同。同時多搜集國內外有關創編大眾健美操的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料。多看健美操比賽錄像視頻等資料,做到心中有譜,準備工作要認真、詳實、充分。
3.1.2為編排制定計劃
編操應包括:所編操的擬定名稱、全套操的時間、音樂的選擇和剪輯、特色動作的選定、動作難易程度分配、動作順序、過渡與銜接、運動負荷的大小、主要動作類型及高潮的安排。有了基本構思后先選配剪輯音樂,反過來音樂又可以啟發編操者的構思和靈感,同時多看視頻和比賽影像資料補充修訂編排總體方案.最后將編排的總體方案歸納起來,以便從整體上檢查構思方案的創新性、完備性、科學性、合理性.
3.1.3明確編排的目的
編排對象有年齡、性別、身體素質、能力、個性、身體情況各不同。因此,編排時就應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編的目的一般是休閑娛樂、強身健體、減肥美體、康復健身、團體表演、比賽等目的。目的任務的不同,創編的側重點也不同。
3.2動作創編與原則
3.2.1堅持全面發展身體
一套健美操的設計必須以全面發展身體,強身健身、增進健康為依據。總的目的是增進身心健康,培養正確的坐、站、行走、運動等身體姿態,塑造優美的形體,陶冶高尚陽光的美的情操,積極灌輸終身體育健身的理念和信念,從而積極推進全民健身活動的發展。全面發展柔韌、力量、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是健美操的鍛煉目的和宗旨。全面發展身體包括兩方面:首先,身體各部位活動要全面。因此,在創編健美操時,盡可能動員大學生整個機體參與鍛煉,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關節、韌帶以及內臟器官得到全面有效鍛煉。健身性包括動作的選擇,身體各部分是否能得到全面、均衡、科學的發展。其次,要充分考慮到全面發展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如耐力、速度、力量、彈跳力、柔韌、靈敏、協調等素質的提高。既有小關節活動,又有大肌肉群練習,能使平時不易練到的身體關節肌肉得到充分的練習。
3.2.2動作的針對性
在創編一套健美操時,要針對練習對象的年齡、能力水平和現場條件。同時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性別的心理、生理特點進行。要針對練習對象的年齡、運動水平能力和場地條件,切不可生搬硬套。
如創編高校大學男生大眾健美操,要考慮青年男生生理心理發育的特點,多選擇一些剛勁有力、動作幅度大、節奏明快、每個動作都有棱有角,動作結構一般左右對稱。富有時代氣息的動作。也可以根據場地適當增加 一些輕器械如小啞鈴等力量性動作。高校女大學生則不同,必須針對女大學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實際情況,在動作選擇上既要強調活潑多變、連貫流暢、柔姿翩翩,又要突出由易到難的特點,同時,要充分注意女性肩部較窄、臀部較寬、皮下脂肪厚、多為胸式呼吸的特點,突了這幾個部位的訓練。[3]
3.2.3科學性
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健美操的動作也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中進行的。它的時間表象(速度、頻率、持續時間)和空間表象(方向、路線、幅度、力度)的變化豐富與否直接影響健美操對人體鍛煉的效果。因此,創編大眾性健美操時應當考慮動作的方向有上下、左右、前后、斜向等變化,動作的路線有長短、曲直的搭配,在動作的幅度、速度、力度方面有大小、快慢、強弱的對比。[4]
當達到和保持一定運動負荷后再逐步減小運動量,使心率變化由低到高,呈波浪形逐漸上升,然后再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從而使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骨臟器官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時要突出培養正確身體姿勢、良好氣質和雕塑人體、愉悅身心的功能。
健美操編排一般分為四部分動作:準備動作、基本動作、特色動作、結束動作。
第一部分是準備動作一般是先從遠離心臟的部位開始,如并步、走步、踏步等運動強度較低,同時進行脊柱的伸展加深呼吸或從頭頸活動開始,要求動作緩慢、柔和、有序、為人們進入健身狀態做好身體和心理的準備。
第二部分是基本動作也是健美操編排的主干部分,一般從上到下,從頭、頸、肩膀、胸、腰、髖、臀、下肢等和多關節部位的全身運動和跳躍運動。根據動作的特點和運動強度差異,一般為吸腿類、開合跳、弓步跳、后踢腿跳、彈踢腿跳、踢腿跳等動作。
第三部分是特色動作可以在整套健美操編排里面加入二至四個八拍的特色,如拉丁舞中的牛仔、桑巴、恰恰、倫巴、斗牛等,爵士、街舞、排舞、廣場舞、啦啦操、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朝鮮舞、藏族舞等)根據特色變化相應音樂,過渡與銜接流暢自然,不顯突兀,動作協調和多變,讓觀賞者感覺音樂和舞蹈為一體。同時也展示出舞者的特性、個性以及創新性。
第四部分為結束動作,一般應選擇一些運動輻度舒緩、速度輕柔、輕松自如的放松全身和四肢、軀干的練習,使心跳、脈搏、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到運動前的正常狀態,由頭頸、上肢、胸部、腰部、下肢等部位的屈、伸、轉、繞、舉、擺、振等基本動作。每套動作由若干動作構成,側重發展某一部位的任務,可從各個不同的力度、角度去影響身體這一部位,使身體各個部位得到充分全面有效的鍛煉,從而協調準確的完成健美操整套動作。
3.2.4安全性
在任何體育健身活動中都應該提倡安全第一的原則,因此在編排過程中要避免一些高強度、高沖擊、強制拉伸、猛烈屈伸等動作。特別是頭頸、腰椎等一些較易受傷而又特別關鍵部位。以安全性為前提,恰當安排難度分布,不求難度系數高、難度動作多,但求高質量完成。
3.2.5新穎性
一套操即使它的鍛煉價值如何的高,安排如何科學合理,但動作陳舊毫無新意,也不會吸引人的。所以在一套新操的編排中加人創新動作是十分必要的。創新性是編排的靈魂,一套新操要推陳出新,有屬于自己的元素。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的創新性,新穎的手型和步型、髖部動作的變化力爭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迅速抓住人們的注意力和興趣。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高校體育課也不斷豐富與發展,民族舞蹈、體育舞蹈、啦啦操、爵士、街舞等這些新興項目也悄然加入,并且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因此可以在創編過程中加進去這些時尚運動項目的元素,讓人記憶深刻。可以創編為徒手健美操,有氧搏擊操,拉丁健美操,爵士健美操,輕器械健美操等等。其風格各異,側重點也不相同。
如形體健美操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依次活動身體各部位的有氧活動,通過練習能夠全面發展肌肉、消除多余的脂肪、改善肌肉、骨骼和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使骨路在抗折、抗彎、抗壓和抗扭曲等方面的功能得到提高。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以及形態、機能和調節能力能產生良好的影響,有助于提高人體的有氧工作能力。
爵士健美操可以激起感性的東西。健美操的輕快的舞曲和爵士舞的優美的舞蹈動作組合在一起的一種運動程序。以原始的爵士舞為基礎,再加上健美操的動作,提高了運動的活力和速度。而且加入爵士舞訓練技巧的主要特點的孤立運動(根據各關節及其部位的結構來身體的顛、抖、扭等肢體動作表達出來)和多中心性(兩個以上的孤立運動同時完成,成為一個動作),使運動動作更加體系化。
拉丁健身操和國標拉丁舞不同,后者是體育舞蹈,對基本步伐的要求很高。而前者強調的是能量消耗,對動作的細節要求不高,只要能跟上節奏就好,它注重的是運動量和對髖、腰、胸、肩部等關節的活動。拉丁健身操適合所有人群練習。但由于拉丁健身操具有自由隨意、熱情奔放、節奏明顯,更適合年輕人參加。拉丁健身操和普通的有氧操相比,它結合了拉丁的動作,因此,趣味性、觀賞性更強。而且健身者在練習過拉丁健身操后,可以掌握一些拉丁舞的基本動作,為以后學習拉丁舞打下基礎。跳拉丁舞是一種時尚的舞蹈,如今成了白領階層的新寵,而許多經過拉丁健身操鍛煉后的健身者跳起拉丁舞會更容易些。此外,拉丁健身操對動作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健身者在鍛煉時心情一定要放松,不要有恐懼感,不要怕動作做不好被人嘲笑。
近年來流行的搏擊健身操,最早是由歐洲的搏擊選手和職業健身運動員推廣出來的,而具體形式是將拳擊、空手道、跆拳道、功夫、甚至一些舞蹈動作混合在一起,并配以強勁的音樂,成為風格獨特的有氧健身操。一截完整的搏擊健身操會消耗大量的熱量,由于搏擊操動作多變,包括直拳、勾拳、擺拳、正踢、側踢、側蹬等搏擊動作,而且在做的時間要求迅猛有爆發力,所以在鍛煉身體的每一塊肌肉的同時,我們的彈性、柔韌性和反應能力也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3.3音樂的選配
音樂選用的主要技巧是在健美操的主要部分選用快節奏的音樂,提高練習者的興趣和更易于引起觀眾的共鳴。在開始部分或結束部分選用較慢節奏的音樂,能夠更充分地表現出快板音樂的速度和力度。
音樂的選配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可以現創編大眾健美操再找音樂搭配,第二種是先確定音樂在編操健美操,第三種是編排和選配編輯音樂同步進行。
大眾健美操音樂可以是現成的完整曲目,也可以是剪輯復制的作品.剪輯時要尊重原有音樂的完整性,不能破壞音樂的結構. 音樂開始緩慢委婉,中間火爆熱烈,最后平緩飄逸。無論是現成的完整曲目還是剪輯復制的作品,都應出現高潮段,即樂曲最感動人心的時刻.結束部分音樂比較舒緩,同時機體運動負荷也減小,逐漸恢復正常的體能。同時應考慮到整套操的創意與音樂主題的吻合。使動作隨音樂旋律的起伏而變化,讓動作美與音樂美融為一體。音樂的風格應該是熱情奔放、積極向上,杜絕戰爭、武力、毒品、性等低級趣味的音樂。
3.4隊形設計的編排
大眾健美操隊形有直線、斜線、三角形(正三角、倒三角、空三角等),圓形、菱形、六邊形、×形,以及圖案隊形等。隨著音樂做出動作,變換各種隊形,組成多樣的圖案,有的還配以不同的服裝、道具和看臺背景,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題。筆者認為即從兩個隊形之間的變換每位學生所經過的路程應盡量最短、盡量走直線。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導致因隊形變換而帶來的雜亂無章的現象,也只有這樣才能使隊形變換顯得更加自然、順暢迅速。從而保證了隊形多變的效果。
編操者應掌握各類隊形的不同特點,動作的相互關系,使動與靜、高與低交相輝映,各種圖形精彩紛呈。給人以畫面起伏、立體感強的新鮮感。單個動作要符合美學要求,動作要協調、自然、舒展、富于韻味。組合動作要注意路線、幅度、節奏、速度等的變化;在動作搭配上作到高低起伏、動靜急徐、幅度大小結合、節奏張馳組合、方向路線全面,要考慮到總體效果和協同效應,充分體現出動態之美。[5]
(1)在平時教學和訓練中多收集素材,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表達創編意圖和要求的過程,要寫出各節動作的名稱、節拍、做法及動作重復次數.編排中按照觀摩、學習、改編、創編、再改編、定稿,最后推廣學習和訓練,不斷修改、提煉、精益求精,使之完善,爭取創編的健美操科學合理,健身價值很高。(2)在編排中要考慮場館器材等本單位體育設施實際情況,可以因地制宜加入健身球、絲帶、踏板、健身球、小啞鈴等的器械。(3)在編排過程中遵循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等規則,合理科學安排運動強度和時間。考慮高校男女大學生不同群體,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運動需求,制定不同風格的有創新、有特色、有亮點的大眾健美操。(4)音樂的選配音樂開始緩慢委婉,中間火爆熱烈,最后平緩飄逸。要考慮到整套操的創意與音樂主題的吻合。使動作隨音樂旋律的起伏而變化,讓動作美與音樂美融為一體。(5)大眾健美操的編排應該遵循全面性、科學性、健身性、安全性、創新性等原則。在創編時應爭廣集思,吸取眾多項目之優點,加以改造、加工、修飾而兼容并蓄,形成大眾健美操的獨特風格,使練習者和觀賞者都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得到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于樂.福建省高校女大學生對健美操運動的認知與參與動機的調查分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3):37.
[2]張建會.對全國大學生健身健美操比賽基本步伐及其變形動作的分析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4(3):13.
[3]朱松梅.淺析普通高校女子健身健美操的編排藝術[J].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60.
[4]郭冉冉.普通高校大眾健美操創編的研究[J].科技咨詢,2007(10):223.
[5]顏慶.從大眾健美操的功能特點談動作創編要求[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4(3):81.
A Study on the Arrangement of Mass Aerob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Fang
(Basic Course Department,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Bussiness,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prefer the mass calisthenics choreographing, which can better show and reflect students’ own style, personality and creativity during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arrangements of mass aerobic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are studied by exploi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visiting and investigation. Mastering different students’ requirements for mass aerobics and from the 4 aspects of the preparation, principles of creation, music selection and formation design organiz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rangement of College Aerobics Cours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aerobics, to promote its popularization, to promote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nd to develop a lifetime ideas of sport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mass aerobicsChoreographyA preliminary study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1—0138—04
作者簡介:劉芳(1978~),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