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00-0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變革與轉型的表現。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分析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變革轉型與時代背景的關系。
2、能夠正確分析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向近代化的發展。
3、理解維新思想、革命思想、和新文化運動的實質及其異同,并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運用全球史現正確分析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變革和轉型的世界背景。
2、能夠運用文明史觀和近代化史觀理解和分析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變革是否順應了世界歷史發展潮流。
3、運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相互關系的理論分析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變革的相互關系。
教學重點: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向近代化的發展
教學難點:運用多種史觀理解和分析甲午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變革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840,一場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拐點,1860年,清政府主導了一場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1895,甲午中日戰爭,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的覺醒和探索。今天我們要復習的就是從甲午中日戰爭到1919,這一段時間中國人民的覺醒和近代化的探索。
(出示幻燈片:以數軸方式呈現中西方歷史的對比)
2、突出主干知識和階段特征,培養學生歷史敘述的能力
(老師出示幻燈片:單元知識脈絡)
老師按時間順序列出了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現在請同學們任意確立一個主題,對時間軸中的事件進行重新整合,并進行適當的闡釋。相鄰的同學可以一起探討。
副板書:主題 史實(至少兩個) 闡釋
(老師出示幻燈片:單元線索與階段特征)
3、重難點突破:(以題示范,精講)
考向研判:運用多元史觀辯證地分析近代列強侵華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例題:人們在研究歷史中,由于立場和觀點的差異,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會有不同,如關于鴉片戰爭:過去,英國史學家總以英國利益為中心來理解;我國史學家則從民族命運來思考這一戰爭;在當今文明史觀認識下,人們會有新的結論,正確反映上述說法的排列是
A、英國史學觀/文明沖突,中國史學觀/侵略戰爭,文明史觀/商業戰爭
B、英國史學觀/商業戰爭,中國史學觀/侵略戰爭,文明史觀/文明沖突
C、英國史學觀/侵略戰爭,中國史學觀/商業戰爭,文明史觀/文明沖突
D、英國史學觀/商業戰爭,中國史學觀/文明沖突,文明史觀/侵略戰爭
(老師解讀)從多元史觀的角度看近代列強侵華戰爭的性質和影響,是一個全新的考查方向。列強侵華戰爭原來受革命史觀的影響更大,但是隨著當今中西文明的交融加深,更加強調從文明史觀,全球史現和社會史觀等角度來分析認識列強侵華戰爭。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在平時復習中應多加關注。
(出示幻燈片:運用多元史辯證地分析近代列強侵華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先請同學說一說,老師再作歸納:
1、革命史觀
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使中國的主權遭到嚴重破壞,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造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長期落后,因此中國只有通過武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才能獲得獨立的發展。同時客觀上促進了先進中國人的覺醒和民族意識的增強。
2、文明史觀
列強侵略在客觀上使中國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文明和生產方式,刺激中國人學習西方近代工業文明,促使中國由傳統農業文明向近代工業文明轉變。
3、整體史觀(全球史觀)
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和對中國絲、茶等副產品的收購,中國被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客觀上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使中國納入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
4、社會史觀
隨著列強的侵華,西方的社會習俗傳入中國,沖擊了中國傳統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習俗的近代化。
5、鞏固練習
6、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回顧了甲午戰后到五四這段歷史,在這里,我們不是要簡單的肯定西方文明,或是簡單的否定東方文明,文明具有多樣性,每一種文明都有其演進的歷史,各種文明也在不斷地交流、碰撞、融合,共同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