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莉
摘 要:教育專家曾指出:“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則失去依托和活力。”只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物理教學,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真正激活物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主體性;激活;課堂氣氛;設計課堂;學生主動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94-01
現代教學與需要人的素質提高,主體性的弘揚,積極性和主動性能量的釋放。基礎教育就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活動。這種活動,應重視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注重學生基本知識的積累,注重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主體的發展必須寓于主體活動中,以學生活動為載體,才能讓課堂煥發生機,才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下面就如何以學生為主體,激活物理課堂教學試談如下: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民主寬松的教育環境里,學生沒有心理壓力,錯了不要緊,靈感的火花就可能閃現,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去除學生創新的內部障礙,讓學生感到安全,允許他們嘗試,甚至犯錯誤,讓學生保持活躍的幻想,保持對知識事物的敏感性,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激發求知欲,好奇心,產生敏銳的觀察,靈活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主動求知。如果對學生的發散思維視而不見,對不同觀點冷嘲熱諷,勢必會破壞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為求安全不得不自我封閉,這就泯滅了學生的思維火花,不能激活課堂。學生學習的主體和自身發展的主人,對于外界教育,不是被動吸收,總是通過自身發展的選擇與內化,才能產生作用。面對學生,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強化學生對自身發展的責任感和主體意識,使其進入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的狀態,教師首先要擺正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公平效應激勵學生昌盛愉快心理。用圣潔無私的愛溫暖學生,以公平的愛促進學生形成樂學心理。在教學工程中重視學生個體差異,給學生以理解微笑,并信心發掘他們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贊揚學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使學生樂學,在高亢的情緒中主動學習,發展求知欲望。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幫助學生調控情緒,勇于面對失敗,克服困難。及時疏導學生的挫折感,引導學生冷靜分析原因,鼓勵并幫助他們戰勝困難,恢復學習信心,迎接新的挑戰。這樣學生才能自主進行探索求知,勇于發表意見,才能真正使課堂活起來。
二、創造性的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的一切活動,都要通過學生的內化才能發生作用,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才能發生效力。教學過程設計的關鍵是創設具有挑戰性的情境,使教學過程呈現出一定的結構性,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首先要激發興趣搞活課堂。教師要善于將書本知識生活化,創設與生活實際相近似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萌生探求的欲望。如在教學電功率時,可以照明電路燈泡的明暗變化引入新課,提高學生興趣,明確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探究的欲望。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在新課開始,就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其次,師生互動,主動參與,激活課堂。根據學生好動的特點,讓他們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去,直觀性和知識性相結合,親自嘗試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操作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在操作中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如教學電流,電壓時,讓學生分組動手實驗。按老師的要求,根據不同電路進行實驗,記下每次實驗的數據,讓學生自主探導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再如教學通電螺線管法則時,讓學生先通過實驗自主理解電流的方向或小磁針的指向,線圈的饒向與小磁針的指向,改變電流方向或線圈繞向,小磁針指向的變化,初步嘗試通電線管電流方向與磁場間的關系。在學生的動手操作中,把抽象的知識通過實驗獲取,從而加深了印象,真正理解了知識。再次,討論交流讓課堂充滿活力。討論是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集體思維過程,能較好的開發學生的智力,使思維迅速發散與集中,擴大信息交流和思維容量。談論不僅能把學生的內在思維轉化為外部語言表達出來,而且能把學生的個體見解轉化為群體的發現。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還為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機會。討論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投入自我探索,促進學生的多向交流。
三、努力為學生鋪設成功之路,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條件與機會,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對于培養學生獲得自信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發展的主動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善于用成功的課堂教學藝術,安定學生的情緒,或在熱情中給予褒獎,或用充滿激情的表情溫和的眼神等體態語言給學生以某種暗示,達到和諧配合的教學效果。學生是一個發展中的人,他們的知識能力,心理品質等均不成熟,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情感體驗,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對學生的發展持有信心。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為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事件與機會,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培養學習橫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發展的主動性,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出與實際相近的各種激疑情境,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差異,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情境問題,作好恰當引導,千方百計讓學生體驗成功,自主投入新的情境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及時給予鼓勵,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自發主動求知。
教學過程是學生的主體活動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樂趣,創設一個具有感染力的學習環境,以激活學生思維,讓他們主動探索知識。多向互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讓課堂煥發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 李眉眉.鄧澤華.主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藝術》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第1版
[2] 張力遠.淺談新課改條件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