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定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23-01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最直接最活躍的取之不盡的內驅動力。因此,要保持學生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教師上課開始的3-5分鐘的活動,即新課的導入時十分重要的。經過多年的化學教學實踐,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教師除了采用常用的的通過復習導入新課的方法外,還應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不同的課題、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有關條件引入新課,引入新課盡可能做到新穎別致,不落俗套;妙趣橫生,寓教于樂。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條途徑淺談在化學新課導入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故事、史料中引入新課
化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其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動人的故事。故事和傳說都是青少年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上課伊始,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美妙的傳說會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角色,教師應從與新課開始有關的故事或傳說的敘述中,將學生注意力轉移到新課上來。例如講初三化學《二氧化碳》內容前,可從一個神秘的山洞說起,內容是狗和人進洞后,狗不久便會死去,從而引入新課。
除此之外,教師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還可以簡介與這節(jié)課有關的化學史,介紹有關科學家百折不撓、刻苦攻關的精神,歷史上化學家失敗的教訓、成功后的喜悅等。不僅能以此導入新課,而且還會使學生被科學家的精神所啟發(fā)、激勵。激發(fā)學生學好化學的興趣,樹立遠大的理想,學會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等,對學生的影響將是終生受益匪淺的。例如《氮氣》一節(jié)課開始就可以簡單介紹英國化學家盧瑟福、普利斯特里,瑞典化學家舍勒,英國化學家文迪許,法國化學家拉瓦西等先后發(fā)現制得氮氣的歷史,借以導入新課。
二、由實驗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理解概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興趣,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學生對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實驗都有濃厚的興趣,并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所以精心設計一些涉及新課內容又富有啟發(fā)性、趣味性的實驗可使學生產生疑惑,引發(fā)對新課欲講內容的思考。例如:講高二化學《硝酸、硝酸鹽》這節(jié)內容時,可先做稀硝酸和銅反應的實驗,因為在初中學習時,學生們已經知道,稀鹽酸或稀硫酸與銅不會反應,而現在銅卻緩慢地溶解在稀硝酸中。學生一定會想,這和金屬活動順序不是有矛盾了嗎?硝酸是一種什么酸?它和鹽酸、硫酸有什么不同?如果在這一連串的懸念中引入新課,學生們一定很感興趣。
三、從科技動態(tài)導入新課
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標志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也集中反映了人類智慧的結晶。故學生對了解科學技術充滿著渴望。盡管不能領略其內容,但對其動態(tài)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如能在簡講科技動態(tài)中引入課題,常能使學生對新課內容保持較好的注意力,師生的雙邊活動也能較好地進行。
四、從生產實例中引入新課
知識最后的歸屬應該是造福人類,尤其是化學學科,屬于應用科學。學生們對自己所學知識常會產生學了有何用?或與工農業(yè)生產有何聯系等聯想,若教師在傳授新課前講一些生產實例,并從這些例子中抓住新知識來引入新課也常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紡織行業(yè)中的煉染廠是個耗水大戶,一般每千克織物需耗水240-250千克左右,并且水質也很講究,即不能使用硬水。若精煉過程中使用硬水,會降低煉后織物的吸水性,還會使肥皂失去作用,甚至影響織物的白度等,所以煉染廠的用水必須是軟水,這樣就可以利用學生們迫切想了解什么是硬水、軟水這個心理引入《硬水及其軟化》這個課題。
此外,結合具體內容,一句詩、一條謎語、一個教具、一張掛圖等都可作為引入新課的道具。
總之,引入新課的方法有很多,“矛盾”導入法等等,但目的都是要充分利用上課開始時學生們注意力較為集中的優(yōu)勢,精心制造一些知識懸念,撞擊學生的思維“火花”,為傳授新課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