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廷敏
【摘 要】當前大學生就業方面禮儀現狀堪憂,有缺失、下滑趨勢,然而禮儀在提升大學生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生應該從著裝禮儀、人際交流、舉止動作、求職材料、面試禮儀等各方面提升自我,社會、高校也要發揮合力作用,全面提高大學生禮儀素養,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禮儀現狀;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對策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高校畢業生數量增長迅速。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要使自己在強手如林的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順利邁進職場,除了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扎實的專業技能,禮儀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傳統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標志[1]。大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知書達禮、以禮待人、交往和氣、溫文爾雅等禮儀更應當是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質[2]。然而現實中大學生禮儀的現狀卻并不令人樂觀,做的不到位。
1 大學生就業方面的禮儀現狀
目前,許多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種種禮儀缺失的現象,嚴重損壞了大學生形象,也成為大學生畢業時第一道關口——就業問題的障礙。筆者對所在單位針對大學生就業方面進行大學生儀表儀容、舉止行為、人際交流、面試等方面禮儀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總體禮儀狀況尚不容樂觀,不懂禮、不守禮、不尚禮的現象比比皆是,因為禮儀的修養問題而使得就業問題困難重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是不懂禮
有的大學生人格發展不完善,自我感覺良好,崇尚個性自我自由,在校期間違反校規校紀,目無尊長,唯我獨尊;此外大學生對于一些禮儀的常識卻知之甚少甚至是錯誤理解,比如最基本的著裝原則、穿戴西服的原則、化妝禮儀、電話禮儀、舉止行為等常識基本空白,主要是大學生在校期間了解禮儀基本知識渠道狹窄,就更談不上對禮儀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等到了畢業時去參加招聘面試會,可能因為個人禮儀的缺失而尷尬,甚至失去面試機會。
1.2 是不守禮
大學生自律紀律差,基礎文明問題突出。很多大學生在學校期間上課曠課、遲到早退,無視課堂紀律,交頭接耳,等等不文明現象;而他們對這些不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并不認為有不妥,畢業就業時因長時間的不守禮導致大學生個人社會公德缺乏、遵守紀律意識淡薄,形成了一些習慣性不講社會公德的行為,在公共場所亂扔紙屑垃圾,大聲喧嘩、無視他人,就業中精心的準備也可能會被自己一些無意識的細節破壞,導致就業失敗。
1.3 是不尚禮
大學生在校期間師生交往、同學交往、男女交往等諸多場合和情景存在禮儀缺失,不尊敬師長,同學路遇老師視而不見,甚至避之而行。在筆者的調查中,在求職就業中看到不文明行為,只有17.14%的的被調查大學生會上前制止;37.14%的人有猶豫,在背后指指點點;45.72%的人認為不管我的事,不去制止。在其它場合則對自己放松要求,對于旁人不合規范的禮儀更是視若無睹,這也不是有禮儀素養的表現。
2 禮儀視角探析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
作為大學生,做好就業應聘中的著裝禮儀、人際交流、舉止動作、求職材料、面試禮儀等各個環節準備,并充分應用到就業應聘中,提升個人禮儀素養,促進大學生就業。
2.1 著裝禮儀
眾所周知,著裝禮儀是一個人思想修養、文化水平、精神面貌的外在體現。筆者認為大學生就業中著裝引起招聘者的注意、表現自己的個性、與眾不同,這是無可厚非,但是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應聘崗位的性質與要求,著裝所產生的效果應該是提高招聘者的良好印象而不是適得其反,大學生就業應聘中不合乎時宜著裝禮儀可能對就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失去面試資格。超過一半的人認為求職面試時著裝應整潔干凈,并稍微職業化一些,這也充分說明很多大學生也意識到就業應聘中著裝禮儀的重要性。
2.2 人際交流
人際交流溝通能力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關系著一個人的品德、知識和能力等多個方面。就業中,人際交流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在筆者的調查中,幾乎所有被調查的大學生都認為人際交流溝通能力在求職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無處不在,大學生常用的溝通工具是手機短信、微信、QQ、微博等微媒體網絡,較多的時間喜歡獨處,沉溺在虛擬的自我空間中,一些男生更是癡迷在網絡游戲世界中,導致很多大學生溝通能力欠缺與嚴重障礙,而虛擬的網絡交往讓大學生變得更加孤單,對于社會發展知之甚少,在面對應聘面試時,面對招聘者的問題,手無足措,無法應答,這讓招聘者很難接受,更對大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產生懷疑,最終可能會影響就業成功率。
2.3 舉止動作
舉止動作反映一個人的個性、氣質、價值取向等內在修養,就業最終能否成功,是和大學生的舉止動作有很大關系。在筆者的調查中,80.95%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舉止動作在求職就業中,發揮非常重要作用。因為從大學生投遞簡歷那一刻開始,招聘者可能就在考察其舉止,怎么樣投遞自己的簡歷,怎樣和招聘者打招呼、問候,怎樣的坐姿、站姿、走姿,進入面試室時開門關門等細節,這些不經意間完成的動作都在考察范圍之內,應聘者的內在素質在這些平常的舉止中流露出來。由于每個面試者的面試時間較短,大學生舉止動作會給招聘者直觀而深刻的印象,在不小的程度上決定是否能否面試成功。很多大學生在就業中不注意自己的舉止動作,無法運用合適的肢體語言,導致舉止欠文雅或注意力不集中,最終就業失敗。
2.4 求職材料
求職材料是大學生就業時一塊重要的敲門磚,一份完整的求職材料應該包括求職信、個人簡歷、相關獲獎榮譽證明材料的復印件等,對于求職材料中求職信、個人簡歷等材料,內容一定要簡介明了,在筆者的調查中29.52%的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需要彩色裝訂,圖文并茂,詳盡全面,這也說明大學生對于求職材料認識不夠,求職材料目的是向招聘單位如實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以及專業、能力、興趣、愛好等綜合素質,并進行適度自我推銷,切不可夸大其詞,否則有虛假誠信問題。此外,要根據招聘單位的具體崗位要求、性質、能力要求等情況,對個人的求職材料進行適度調整與修改,更能符合招聘要求條件,使招聘單位了解并感興趣,最終被錄用。
2.5 面試禮儀
面試是應聘者和招聘者雙方的正式交談,大學生在面試時一定要按照約定時間到達規定場所,最好可以提前一些時間到達,不但可以熟悉周圍環境還可以緩解面試前個人的緊張情緒,更能體現大學生守時守信的原則,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因為遲到沒有按時到達面試現場而錯失了面試機會的例子。此外,面試從敲門、進門、入座、回答問題等各個方面,都要謹慎,并保持面帶微笑,目光平視,表現出個人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綜合素質,給招聘者有一個良好的印象。
3 提升大學生就業方面禮儀素養的對策
通過筆者調查顯示,74.29%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禮儀在畢業生求職就業中非常重要,25.71%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比較重要,86.67%的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禮儀在求職就業中發揮比較大的積極作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35.21%的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大學生在禮儀方面總體不樂觀,需要改進。這說明大學生雖然已經意識到禮儀的重要性,認識到禮儀對就業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總體情況并不理想。社會、高校應該發揮合力作用,提高大學生禮儀素養,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3.1 重新審視禮儀教育重要性,提高禮儀素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也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這些內容都直接或間接反映出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除了用法律維系其公平與和諧,禮儀道德對于調節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具有重要作用。
3.2 高校切合實際開展校園活動,加強校園禮儀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整體的,穩定的、潛移默化的。濃郁的校園禮儀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它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修養,塑造文明懂禮的形象,進而完善大學生的就業素質,提升就業成功率。
3.3 加強大學生禮儀課程的建設
根據筆者問卷調查,74.29%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把禮儀課程納入必修課,開設必要的禮儀課,這也是體現了大學生對禮儀課程的需求。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解與分析,提高和強化學生對禮儀的理性認識,使其在觀念上獲得對禮儀的理解、認同;同時禮儀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理論聯系實踐,并開設相應的教學實踐,通過禮儀課程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禮儀素質教育,開設設計模擬情景訓練、禮儀操作、模仿體驗等實驗教學內容,讓大學生遵循知行統一的原則,掌握禮儀的規范和要求,有機會親身體驗,學會實際操作,身體力行。
3.4 大學生個人應加強自身的禮儀修養,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進行校園外的禮儀實踐
在筆者的調查中,73.33%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從我做起,提升自身文明禮儀,可以改善大學生的禮儀現狀。大學生在校園中學習生活,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不同場合的禮儀規范,大學生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必然與各類人員發生接觸和聯系,寒暑假社會實踐、專業見習實習等過程更需要與不同人員打交道,學生在與同她們相處的過程,理解了當地的禮儀文化,明確單位崗位的禮儀要求,強化了禮儀訓練,將極大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進而按照單位、市場、社會的禮儀規范來完善自我形象,最終提升自我的就業競爭力。
4 結語
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生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技能,更需要知禮守禮、有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大學生自覺樹立禮儀意識,學習正確的就業禮儀,養成規范的職業習慣,是每一位大學生都應努力掌握并運用自如的職業要求。我們相信,通過社會、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禮儀教育以及大學生自身修養的提高,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禮儀可以做到懂禮、知禮,進而學禮、尚禮,提高大學生的禮儀素養,大學生就業可以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成功地走向職場,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實現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鄭尖尖.素養教育背景下的大學生禮儀教育問題探析[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57-60.
[2]沈春娥.論大學生禮儀教育[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112-113.
[3]周淑芳:論當代大學生禮儀文明素質培養[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27-30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