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樺
摘要:我國科研經費大體可分為縱向科研經費和橫向科研經費兩種。本文就行政、企事業單位科研經費、專項課題費申報、使用和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科研經費 專項課題費 核算
據統計,2015年全國用于研發的經費為1.4萬億元,廣泛應用于科研、醫療、教育、企業研發等諸多領域。科研經費怎么花、誰來管、如何查,考驗著科技體制改革從頂層設計上的布局。科研經費怎樣用得更好,更符合規律,更能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則是經費管理改革從政策到落地的關鍵。“十二五”以來,科技部會同財政部不斷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國家科技計劃(專項)經費管理制度體系。優化整合布局、建立補償機制、強化法人責任、改進管理方式、加強經費監管,成為改革的關鍵詞。本文僅就行政、企事業單位科研經費、專項課題費申報、使用和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
一、科研經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申報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虛列經費預算支出,以期達到多申請經費的目的。為多得經費,有的單位借機添置非本項目儀器設備設施等、多報參研人數、多報會議研討數量、多報參考資料書籍費用、多報專家咨詢費,人為擴大項目規模,存在冒報等問題;二是虛設項目、課題,騙取科研經費;三是虛報環節,如有的項目,根本不需要進行試驗,卻要申請中試費等支出。
(二)使用和管理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缺乏合理的預算;二是單位或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項目資金被擠占挪用;三是財務管理不嚴,沒有實行專戶核算,與其他資金混用,經費支出有白條列支、大額現金支付,無計劃列支管理費,發票把關不嚴等現象;四是監管失控、轉移科研經費,有的單位假借“聯合開發”等名義,將課題費轉至其下屬公司,有的采取虛構經濟事項簽訂合同轉移課題費,有的將橫向課題費轉至課題負責人的關聯私企,非法侵吞國有資產等。
(三)結余處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為避稅長期掛在“應付賬款”上,成為經費結余的“資金蓄水池”;二是巧立支出名目,成為部分單位的“賬內小金庫”“提款機”;三是不分課題核算,成為不同課題或同一項目各建設期之間的“資金調節器”;四是作為科研人員的“獎金池”等。
(四)監管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費主管部門“以撥代核”,嚴重失管;項目經費、課題費長期不結題;審計監管不及時、不到位;經費使用單位貫徹制度不嚴,行政過度干預等。據某省科技廳的內部統計,2013年需完成的項目(課題)共1 251項,按時結題的有564項,正常結題率為45.08%;2014年需完成的項目(課題)共1 150項,按時結題的只有145項,正常結題率僅為12.61%。2015年6月,該省科技廳對2001—2014年間下達的科技計劃項目(課題)進行了清理,截至2015年5月31日,逾期未結題驗收的項目(課題)共有3 102項,涉及科研經費約6.53億元。
二、精準核算是解決科研經費各種亂象的有效手段
造成科研經費、課題費的各種亂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問題是體制性的。就財會角度而言,我們要嚴格按照《會計法》辦事,嚴格按會計制度、準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做到課題分明、歸類清楚、明細完整、依據充分。
(一)科學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
1.收到上級單位下撥的科研經費時,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合同預收款——某項目或課題
2.發生課題經費支出時,會計處理為:
借:科研成本——某項目或課題
貸:銀行存款
3.年底確認支出及收入時,會計處理為:
(1)確認支出時:
借:事業支出——某項目或課題
貸:科研成本——某項目或課題
(2)確認收入時:
借:合同預收款——某項目或課題
貸:科研收入——某項目或課題
同時:
借:科技收入——某項目或課題
貸:事業結余——某項目或課題
(3)結轉結余:
借:事業結余——某項目或課題
貸:事業支出——某項目或課題
(二)企業的會計核算
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資金,通過“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撥款項目完成形成的資產部分,從“專項應付款”科目轉入資本公積;未形成資產需核銷的部分,經批準沖減專項應付款。
1.企業收到各級財政撥入的產品研究開發專項資金或撥款時,應先通過“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2.企業發生科研經費支出時,按財政科技撥款、自籌科研經費分別進行核算:
(1)財政科技撥款部分。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實際發生時,應按與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相同的方法進行歸集,并按合同預算開支科目在“生產成本”科目下單列設置科目核算:
借:生產成本——技術開發(或服務)——某項目
——某經費
貸:銀行存款或相關科目
項目完成,經批準予以核銷:
借: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貸:生產成本——技術開發(或服務)——某項目
——某經費
(2)研發支出形成產品并按規定留給企業的部分,作為國家資助,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技術開發(或服務)——某項目
——某經費
借: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貸: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某項目
(3)如研發的支出將形成固定資產的,則應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所發生的費用,待項目完成結轉固定資產或經批準核銷。
借:在建工程——某項目
貸:銀行存款
項目完成后:
借:固定資產——某項目
貸:在建工程——某項目
借: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貸: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某項目
或經批準核銷(未形成固定資產):
借: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貸:在建工程——某項目
(4)專項經費用于購置研發用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某項目
無形資產——某項目
貸:銀行存款或相關科目
借:專項應付款——某項目
貸: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某項目
結題時,將剩余專款直接轉入營業外收入,或按制度規定由撥款單位確定。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
1.收到上級單位下撥的科研經費時,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撥入專款——某課題
2.發生課題經費支出時,會計處理為:
借:專款支出——某課題
貸:銀行存款
若為購置固定資產,需同時做: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3.在年底確認時,會計處理為:
借:撥入專款——某課題
貸:專款支出——某課題
結題時,將剩余專款直接轉入事業基金,或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規定由撥款單位確定。
三、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強化自我監管意識是有力保障
(一)建立財政科研經費的績效評價體系
針對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應明確設立政府科技計劃和應用型科技項目的績效目標。凡是國家各級財政支出的經費,都需納入財政監管體系。從科研經費立項著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和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對項目的各責任主體進行跟蹤考核,以專項審計方式加強科研經費監管。改革和完善現有的科研項目評審機制,國家一些重大項目評審專家的遴選、評審程序的設定、評審意見的采納和公開等都應有科學的規定。科研項目的立項和其他重要環節都要評估,入選的科研項目應向全社會招標并公示,項目的開展和完成要評估,并且讓社會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經費的使用及產生的效益。國家行政部門的行政權力徹底從科研立項、經費審批、成果評審中剝離,仿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形式,成立相對獨立、行政干擾較少、評審較為公正的科學基金委員會,代行科技主管行政部門的工作。財政科研經費績效評價內容應包括:科研人員的人數配備是否適當、知識結構是否合理、專業搭配是否合適、薪酬支付等是否經濟;購置的設備、試驗和實驗材料是否為科研項目所必須,是否存在重復購置、超標準購置;大額設備的購置是否經過招投標或比價程序;各種業務費支出是否必要真實;請外單位協助研究等費用,房屋、儀器設備使用費和折舊費,支持科研項目的辦公費和管理人員工資支出是否節約、有效等。
(二)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加強科研經費預算管理
各單位應認真研究財政部頒布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相關制度和銀行清算制度,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制定與國庫集中支付相適應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會計核算辦法、財務管理辦法和內部控制制度等,并針對各個崗位設計科學、嚴謹、高效的操作流程,及時研究和處理試點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防止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科研經費預算編制應著眼于提高前瞻性、準確性、科學性。建立科學的預算定額和支出標準,從功能上、性質上進行預算科目的規范分類,建立多級預算科目體系,進一步細化編制內容,詳細說明預算金額和支出標準,支出按性質和用途分門別類地在預算中列示,合理、科學地確定年度內的每項支出。此外,對國家縱向課題經費進行強制預算審查,使每一項預算都細化到“類、款、項”上,增強預算編制的嚴肅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對橫向科研項目也要求預算審查,從源頭上杜絕經費申請的混亂狀況。為加強科研經費核算管理,各單位財務人員應介入從課題申報到驗收的全過程,加強對課題從經費申報預算編制、經費管理規定到報表填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更好銜接經費申報預算和經費使用。科研經費主管部門應進一步細化科研經費的使用范圍,財務部門在經費使用過程中必須明確各類費用的支出標準,要嚴格控制與課題研究不相關的支出。管理部門應與財務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項目支出的跟蹤管理,依據項目的支出預算計劃對財務支出狀況進行管理監督,對支出超過預算計劃的項目應嚴格審核,切實履行對經費開支的審批職責;財務部門應按照科研部門提供的項目經費支出預算計劃,嚴格審核經費支出項目。
(三)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和監督制度
首先,各單位取得的各類科研經費,不論其資金來源渠道,必須全部納入本級財務部門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確保專款專用。根據財政部制定的有關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建立健全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的監督約束機制,規范科研合同的訂立行為,對科研項目負責人使用科研經費實施有效監督,確保科研項目資金安全并合理使用。其次,要加強對科研經費使用的內部審計與財務驗收工作。各單位應針對當前橫向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建立和完善本單位橫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項目管理費、人員經費、業務費等支出的管理。項目管理費可根據項目管理辦法或合同規定的比例由本單位安排使用;項目管理辦法或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的,由本單位制定管理辦法予以規范。人員經費、業務費等其他各項支出,應根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或項目合同的要求據實列支,不得預提。再次,各單位要加強與主管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分工負責;自覺接受并積極配合財政部、審計署等有關部門和科研經費提供方或其委托的社會中介機構,依據國家相關法規和科研合同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科研項目結束或通過驗收后,單位科研部門應及時通知財務部門已結課題的有關信息。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網絡平臺,加強對各類經費的財務管理
建立由財務部門、科研部門為主管,資產管理部門、審計和監察部門參與的科研經費監管信息系統。各職能部門可以通過該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達到管理環節的相互協調、相互依托、相互滲透,有效地解決科研經費管理監督各環節部門銜接不夠、溝通不暢以及監督不到位的問題。有條件的可利用現代化軟件,通過網絡實現項目撥款單位、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部門、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對科研項目經費使用的動態跟蹤監督和管理,及時了解經費使用情況,便于項目完成時也能通過網絡進行審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