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媛 陳良平
探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治療腎結石患者中的運用效果
鄒春媛 陳良平
目的 對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治療腎結石患者中的運用效果加以探究。方法 選取行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1例。分別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護理,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發癥發生率(6.5%)低于對照組(2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行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效果顯著,值得大力推行。
腎結石;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臨床護理路徑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就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腎結石的手段,其具備微創、出血量少、術后恢復迅速等特點[1]。但是在手術治療期間,為更好的保證治療的效果,還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鑒于此,為了解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治療腎結石患者中的運用價值,本研究對31例手術治療腎結石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宜豐縣人民醫院所接收的行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通過有關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腎結石,且存在排尿不暢、腎絞痛等臨床癥狀,同時滿足微創手術指征;將精神異常者、心腦血管疾病者以及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者予以排除。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平均分成2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為(42.2±5.4)歲;結石直徑2.3~7.7 cm,平均(3.9±1.5)cm;17例單側,14例雙側。對照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3.6±4.9)歲;結石直徑2.1~7.9 cm,平均(4.0±1.7)cm;19例單側,12例雙側。在臨床基礎性資料(如性別、年齡、結石直徑等)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實施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即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如呼吸、脈搏以及血壓等)進行嚴密的檢測,同時引導其進行各項常規檢查,具體包含血糖、肝腎功能、血常規、凝血功能等[2]。對研究組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即護理人員依據腎結石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制定科學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同時在患者入院之時將該表發放給患者,且向其說明該表的內容與目標;隨后責任護士按照路徑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入院當天:護士熱情接待患者,且向患者介紹一些基本情況,如醫院、主治醫師以及責任護士的相關信息;對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且評估其心理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血糖、凝血功能、肝功能等,且告知其檢查的意義。
(2)入院第2天(術前1天):依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其展開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例如藥物過敏試驗、備皮、清腸,叮囑患者術前6 h禁飲、12 h禁食[3];對患者展開術前指導,向其介紹手術室的環境,說明實施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的重要性、安全性,向其講解有關疾病及手術的知識及圍手術期應注意的相關問題,以更好的配合手術;術前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指導其做相關的訓練,如俯臥位耐受性鍛煉。
(3)入院第3天(手術當天):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加以監測;對尿管內引流液的性質、顏色以及量進行嚴密觀察,且注意是否有結石排出;放置夾閉腎造瘺管,置管時間在10~12 h之間;術后叮囑患者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與此同時需對切口的敷料及其皮膚狀態予以細致的觀察。
(4)入院第4天(術后1天):對患者的尿管與夾閉腎造瘺管內液體的顏色與量進行觀察,若存在異常,及時告知醫師以做處理;同時對尿管或腎造瘺管進行護理。
(5)入院第5天(術后2天):將尿管拔除,且對其排尿狀況加以觀察;另外,引導患者開展術后訓練,如提肛肌訓練[4]。
(6)入院第6~7天(術后3~4天):觀察患者的排尿及尿液顏色;對其體溫變化予以觀察,且進行腹部平片檢查。
(7)入院第8天(術后5天):注意患者是否出現滲尿,且保證切口敷料的干燥、清潔;要求患者適當下床活動,但不可進行劇烈的運動[5]。
(8)入院第9天(術后6天):對患者進行出院健康,告知其出院后應注意的事項,如飲食、運動等方面;協助患者及家屬辦理好出院手續。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健康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其中,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包含:術前術后飲食需掌握的情況、緩解傷口疼痛的辦法、術后體位與運動辦法等,總分為100分[6]。另外,同樣采取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加以評估,分值在0~100分;得分>90分為十分滿意;得分在75~89分之間為滿意;得分在60~74分之間為一般;得分<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數據展開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住院時間、健康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分析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比較(x±s)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5%(2/31);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6%(7/31)。組間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腎結石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多見的疾病,一旦患有此病,將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血尿以及腰腹部絞痛等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7]。因此,對腎結石患者必須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手段加以治療,而臨床上對于此病的治療,一般是采取手術的方式,其中,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在手術治療期間,為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疾病的早日康復,還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本研究就對31例腎結石患者實施了臨床護理路徑,其是一種新的臨床護理模式,是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并按照時間順序制定護理內容;該護理模式具備標準化、流程化、個性化等特征,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護理模式[8]。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結果顯示該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健康知識掌握度、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等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行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手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效果顯著,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滿意度,且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大力推行。
[1] 莫燕.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0):235-236.
[2] 沈逸.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42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4):974.
[3] 孫君俠,王宏芳.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z1):184.
[4] 葉翠紅.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圍術期的護理進展[J].當代醫學,2012, 18(25):25-26.
[5] 湯微,陳淑芳.多通道經皮腎輸尿管鏡取石術的臨床護理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34):97-98.
[6] 張新芳.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圍手術期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12):1521-1522.
[7] 顏良英,藍海霞,盧冰冰,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護理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5):154.
[8] 駱媛嫦.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患者中的價值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5,26(20):4780-47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0
江西 336300 宜豐縣人民醫院 (鄒春媛 陳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