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強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運用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的效果研究
廖永強
目的 探究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臨床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采用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和對照組(單獨采用美沙拉嗪進行治療),每組90例。觀察統計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滿意率、不良反應等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7%)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83.3%),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為100.0%,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為94.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無不良反應,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1.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具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且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滿意率水平,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潰瘍性結腸炎;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臨床療效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消化系統性疾病,目前為止,醫學界上對其發病機制尚無明確的結論,目前所具有的治療方法普遍性太大,并不具備針對性的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在不同的個體間的存在著較大的療效差異性,不能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1]。目前,局部給藥的是學術界上研究較多的方法之一[2]。為此,本文主要研究奧硝唑口服聯合美沙拉嗪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效果,選取18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比二者的治療情況,其中給予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療效理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消化內科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臨床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1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其中觀察組采用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則單獨采用美沙拉嗪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中女47例,男43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1.8±10.8)歲;對照組患者中女44例,男46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2.5±11.2)歲。經統計分析發現,2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選標準為:(1)行結腸鏡檢查確診為彌漫性、多發性的潰瘍;(2)患者均有明顯的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癥狀,如反復腹瀉、膿血便等;(3)鋇灌腸提示黏膜粗亂、腸管邊緣出現不整齊現象,多發性充盈缺損。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3)藥物過敏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緩釋顆粒劑(法國愛的發制藥廠生產,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00062),250 mg/袋,口服,4袋/次,3次/d,飯前服用。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同時加以服用奧硝唑(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0460)0.5 g,口服,2次/d。2組患者的療程均為8周。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均行電子腸鏡檢查,并詳細記錄兩次檢測中患者的癥狀、體征變化等情況,同時對比患者臨床癥狀在療程結束時的內鏡表現。
1.3 療效評價標準 (1)顯效:患者臨床相關癥狀及體征消失,且經腸鏡檢查黏膜復原良好,排便次數為≤2次/d;(2)有效: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經腸鏡檢查黏膜復原較好,排便次數在3~5次/d;(3)無效: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者加重,經腸鏡檢查黏膜無復原或加重,排便次數≥5次/d。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滿意率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其中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 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889,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2組患者滿意率情況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達到了100.0%,而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為94.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43,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滿意率比較[n(%)]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無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而對照組僅出現1例(1.1%)不良反應,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目前,學術界上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無明確的結論,但可以判斷為這種慢性的、非特異性的炎癥性疾病類型。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粘血便等[3]。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一般集中在黏膜層,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炎性滲出物。臨床研究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發機制可能與患者免疫、感染以及精神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雖然我國的潰瘍性結腸炎患病比例少于西方國家,但是近年來卻出現了持續增高的趨勢[4],因此,亟需得到良好的治療。近年來針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上通常給予局部藥物灌腸或者常規栓劑治療,使藥效能夠直達患處,起到迅速消炎,緩解臨床病癥的作用。本次研究的奧硝唑與美沙拉嗪均屬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規藥物,研究發現,奧硝唑、美沙拉嗪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有效藥物,美沙拉嗪藥物的有效成分能在回腸末端和結腸中端釋放出白三烯、前列腺素E等物質,進而能夠有效消除損傷因子,同時還能抑制白細胞產生的炎性遞質,達到抗炎的作用,同時還能降低用藥對腸道黏膜的刺激和損傷[5]。而奧硝唑具有細胞毒性作用,針對各種敏感性厭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通過破壞病菌的螺旋結構使其斷裂,阻斷其轉錄復制,且可以有效避免肝損傷,無毒副作用[6-8],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非常好。
在本研究中,使用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7%,且滿意率為100.0%。而單獨使用美沙拉嗪藥物治療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為83.3%,患者的滿意率為94.5%,可見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與李漱等學者[6]在其研究《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34例臨床療效觀察》中提到的的美沙拉嗪聯合奧硝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有效提高治療安全性的結論極為相似。
綜上所述,采用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滿意率,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 王銘慧,李玉華,曹曉煥,等.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24:170-175.
[2] 陳曦,田耀州,夏軍權.潰瘍性結腸炎治療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293-296.
[3] 楊朝霞,毛志田.奧硝唑輔助美沙拉嗪治療95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5,14:135-136.
[4] 陳清智.潰瘍性結腸炎的不同治療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15, 33:140-141.
[5] 張惠玲,楊玉杰,趙金媛.美沙拉嗪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4,29:3672-3673.
[6] 李漱,張勤生,李明彥.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34例臨床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3,3:64-65.
[7] 李燦東.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7):50-51.
[8] 高素媛.奧硝唑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7):178-1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121
江西 331200 樟樹市人民醫院(廖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