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從去年開始,廣告行業便開啟瘋狂并購模式,廣告公司突然成了“香餑餑”。第一,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需求,移動廣告散發著巨大市場的誘惑。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廣告市場的份額、作用將越來越大。第二,互聯網廣告推廣模式急需轉型的需要,廣告精準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2015年幾大并購案無不與之有關聯。
華誼嘉信5.87億收購好耶集團數字整合營銷業務
好耶像是被下了魔咒,一直被資本牽著鼻子走。10月12日,華誼嘉信出資5.87億元收購好耶上海100% 股權。通過收購好耶上海,華誼嘉信將增加數字品牌整合營銷、效果營銷及網絡營銷增值服務板塊,業務結構進一步多元化,有利于公司實現成為集線下活動營銷、線上廣告代理和數字營銷,以及市場研究于一身的領先的整合營銷傳播服務集團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
好耶集團:成立于1998年,集網絡廣告技術服務、線上營銷服務和效果營銷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網絡互動營銷服務公司。
華誼嘉信:成立于2003年,2010年上市,國內領先的大型整合營銷傳播集團。
易傳媒 “賣身”阿里巴巴
1月13日,易傳媒集團宣布,阿里巴巴集團以現金3億美金+資源的方式控股易傳媒,未來將與其分享所有品牌客戶和基礎數據。易傳媒保持獨立運營,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營銷推廣平臺阿里媽媽一起,逐步實現大數據營銷能力的普及化。
藍色光標收購多盟和億動
6月8日,藍標以2.89億美元收購DomobLimited 100%的股權和多盟智勝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95%的股權;以6120萬美元收購MadhouseInc.51%的股權,同時以1000萬美元對億動進行增資。藍色光標將持有億動54.77%的股權。此次收購將促成兩家公司與藍標移動互聯在資源體系、服務體系、客戶體系及技術平臺上實現戰略共享,實現1+1大于2的整合效應。
長城影視8.4億收購三家廣告公司
五月底,長城影視集中發力,出手8.4億將東方龍輝、諸暨長城國際影視和微距傳媒三家廣告公司收入旗下。6月29日,它斥資3.8億收購浙江中影和上海玖明兩家廣告公司各51%的股份。長城影視作為國內老牌的電視劇制作公司,一連“出手”三次收購三家主營業務為廣告的公司,從今年4月份長城影視公布借殼后首份年報就可以看出長城希望借助其自身優質的內容實力向廣告行業布局,能夠充分消化公司憑借優質內容所獲得的眾多優質廣告資源。
百度收購原生廣告公司popIn
6月8日,百度宣布收購了日本原生廣告公司popIn的控股權。popIn現有管理團隊將在百度的企業架構內自主運營其業務。popIn的READ技術能精確衡量用戶對內容的接受程度,進而開展更為有效廣告推薦。截止至去年12月,已經有200多家日本主要新聞網站和信息媒體使用popIn的READ技術。收購完成后,百度廣告平臺將會采用popIn的READ技術和內容推薦技術,以提高廣告投放精度。
實益達重組擬6.35億并購三家廣告公司
7月1日,實益達發布公司以合計作價6.35億元收購順為廣告、奇思廣告及利宣廣告三家公司各100%股權;此次并購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由傳統制造業轉變為傳統制造業與新興互聯網行業雙輪驅動的發展局面,產業結構將得到有效調整與升級。
利歐股份29億收購兩家廣告公司
5月6日,利歐股份宣布收購萬圣偉業和微創時代100%股權。本次交易總金額為29.12億元,去年年初整合聚勝萬合(MediaV)、氬氪廣告、琥珀傳播3家優秀的數字營銷服務機構后,利歐股份開始加速轉型數字營銷領域。在完成數字媒介代理、創意策略、創意內容制作、社會化營銷等領域的布局之后,以此次并購為契機,未來將同時深度挖掘互聯網流量變現、移動營銷和搜索引擎營銷等業務。
聯創股份收購激創廣告和麟動營銷
10月9日,聯創股份合計作價17.3億元收購上海激創100%股權(10.15億元)和上海麟動 100% 股權(7.165億元)。此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整合上海新合、上海激創及上海麟動三家業內優秀的營銷傳播企業,完善互聯網營銷及相關服務業布局,打造具備國內領先的“全方位數字整合營銷能力”的“聯創數字”業務板塊,并將為公司培養穩定的業績增長點。
聯建光電19.6億收購四公司加碼廣告傳媒
停牌5個月的聯建光電12月9日復牌,并發布公告再次出手擴充傳媒版圖:公司擬作價19.6億元收購深圳力瑪88.88股權、華瀚文化100股權、勵唐營銷100股權和遠洋傳媒100股權。聯建光電收購的四家子公司在廣告傳媒行業各有側重點:深圳力瑪主要為企業提供搜索引擎廣告的解決方案和效果服務;華瀚文化是以戶外媒體資源為主的媒體運營商;遠洋傳媒向客戶提供一站式戶外廣告投放解決方案、開展廣告代理發布服務;勵唐營銷從事活動傳播的創意策劃和執行管理業務。業內人士分析,此次并購的四家公司分別涉足搜索引擎廣告、戶外媒體運營、一站式戶外廣告服務和活動傳播創意策劃等業務,將從不同角度加強聯建光電線上、線下能力。
深大通收購視科傳媒及兩家廣告公司
主營房地產開發的深大通作價27.5億元收購冉十科技100%股權和視科傳媒100%股權,這兩家標的公司均是以新媒體廣告運營為主的公司。深大通實際控制人姜劍的一致行動人朱蘭英一個月前突然出現在了視科傳媒的股東名單中,而且是以上市公司此次收購的同等溢價受讓了標的公司大股東的部分股權。而從深大通實控人后面還參與配套融資的情況來看,前期的收購之舉實際上并沒太大必要,所以這難免引起市場的猜疑。
按照深大通的公告顯示,該公司擬以20.42元/股的價格,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冉十科技100%股權和視科傳媒100%股權,交易作價合計27.5億元,其中冉十科技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0.55億元,視科傳媒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7億元。冉十科技3926萬元的凈資產評估增值10.16億元,增值率2587%,視科傳媒2.24億元的凈資產評估增值14.78億元,增值率659%。
大量收購整合,是資源與技術的重組,也是利益再分配的新拐點,加之人才與文化融合問題的顯現,收購之后,如何善用其器并效果發酵,才是這場金錢游戲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