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昊
摘 要:目前世界各國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而中國這一方面正處于起步階段,資產證券化水平較低。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創新產品,資產證券化在化解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完善現有融資體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金融結構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證券化產品的逐步推行,資產證券化必將推動中國金融場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金融市場發展;影響
資產證券化是發行公司出售或抵押具有預期收入流(現有的或將來的)的資產或聯合資產作為發行適銷證券擔保的一種融資手段,包括抵押證券和資產證券兩種形式。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在于對貸款中的風險與收益要素的分離與重組,使其定價和重新配置更為有效,促使參與各方均可受益,實質是融資者把被證券化的金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收益權轉讓給投資者。
一、資產證券化的益處
(一)增強流動性
資產證券化有利于提高融資方資產的流動性,釋放金融風險,如銀行通過證券化的真實出售和破產隔離功能,可以將難流動的中長期貸款置于資產負債表之外,及時獲取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產;其次,對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可以成批量、快速地將不良資產轉換為可轉讓的資本市場產品,重新盤活部分資產的流動性。
(二)資金多樣化
資產證券化作為重要的金融創新工具,將大大豐富我國金融投資工具,擴大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同樣有利于增加我國資本市場融資工具的可選擇性,可使籌資者通過資本市場直接籌資而無須向銀行貸款或透支。
(三)財務與管理比率提高
銀行可以通過真實出售將信貸資產轉移出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而不用將其持有到期,從而釋放風險資本金,以最小的成本增強流動性和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
(四)改善資產/財務管理
資產證券化可以改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資本利用率。如銀行的住房抵押貸款是一種期限長、流動性差的業務,銀行很難在短期內對資產負債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將抵押貸款證券化,可為金融機構根據變化的市場環境及時調整自己資產負債結構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
(五)資本市場的參與程度和認知度得到加強
從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資產證券化產品已成為主流產品,業務量巨大。金融創新業務的發展中,資產證券化產品也將是最重要的業務品種。開拓這一業務有利于健全我國的資本市場,擴大資金投融資渠道,有利于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
二、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一)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對金融結構的影響
資產證券化擴大了原有金融市場的內容。資產證券化作為以相關資本市場為基礎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資產收益所有權的關系,或者是一種虛擬的所有權交易。它對金融市場進行了擴容,產生了一個新的平行的金融市場,而且這個新的金融市場具有許多原金融市場不具有的特點。新的資產證券化金融市場中,市場占用具有更低的持有成本,即持有該資產不用支付像現貨那樣的倉儲或托管所產生的費用,而只有資金的成本和收益的機會成本。此外,這個新的金融市場還具有更高的效率,因為相關的價格信息會及時地在其價格上得到反映。
(二)資產證券化對金融市場資產價格的影響
隨著資產證券化、債券化金融創新的發展,金融資產市場容量不斷擴大。資產價格也隨之變化,而資產價格對末來收益的預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資產價格及其變動可能包含一些對貨幣當局穩定政策有用的、有關當前和末來經濟境況的信息。
(三)資產證券化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
本質上講,貨幣政策是通過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是銀行金融中介)的信用擴張和收縮機制,調整經濟金融活動中的貨幣供應量.最終擴張或收縮經濟金融活動。但貨幣政策的效力取決于“貨幣乘數效應”。在凱思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中,貨幣需求具有3種形式:為了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貨幣需求,即貨幣的交易動機,又稱貨幣的交易性需求;與貨幣價值貯藏功能相關的貨幣的謹慎需求;人們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持有其金融性資產的投機性貨幣需求,又稱資產需求。依照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實際的貨幣總需求等于(廣義的)交易性的貨幣需求與投機性貨幣需求之和。
(四)資產證券化對貨幣市場均衡的影響
資產證券化的特征分析說明,從金融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資產證券化提高了金融效率,但同時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易變性。資產證券化金融市場作為一種產權收益交易場所,往往不涉及資產本身,而只是對它的所有權益和代表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資產支持證券進行交易。實質上是對相關工具的本金和利息予以拆除或剝離,從而對證券化資產未來收益率進行交易的一種方式。然而,由于資產證券化金融產品(資產支持證券)市場是從原生金融市場(如債券、股票、期權期貨市場)基礎上形成的,之間的價格變化因素是同一的,因此,它們的價值變化具有相近的規律,除時間以外,資產證券化金融產品價格變化與兩個市場(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資產支持證券的市場會對其他原生市場產生傳遞作用。
三、資產證券化促進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一)幫助銀行提高競爭力
近幾年,國內商業銀行“短存款長貸款”的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問題日益突出,導致流動性風險不斷加大。根據巴塞爾協議關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規定,無論是基于商業銀行資本金充足率,還是基于其發行次級債成本的考慮,商業銀行都必須面對并設法緩解資本約束的困局。而推出信貸資產證券化,銀行可以經由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為改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分散和化解銀行的信貸風險,增加資產流動性提供一條有效途徑;除了為商業銀行提供風險疏導渠道之外,資產證券化還能為商業銀行帶來多方面的收益,具體包括通過真實出售將信貸資產轉移出資產負債表,從而釋放風險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通過將兌現的資金進行新的投資并擔當資產管理人的角色,增加收益渠道等等。所有這些,都有助于商業銀行風險的降低和收益的提高,增強商業銀行競爭力。
(二)溝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聯系
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在多層面上達成了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聯系。證券化產品是國際債券市場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可以豐富資本市場產品,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供選擇的交易產品,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通過發行證券化產品,商業銀行可將長期存量信貸資產變為資本市場可流動的證券,可以實現商業銀行的功能回歸,通過投資于證券化產品,保險公司、基金公司或者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又進入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市場、銀行體系和保險市場各市場的協調發展。
(三)加快不良資產處置變現過程
目前,我國4家資產管理公司還有近七成的不良資產亟待處置。而目前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主要是債務重組、招標拍賣、打包出售、債務追索、債權轉讓等,像資產證券化這樣的金融創新工具和手段應用得還不普遍。不良資產的“不良”并不是資產沒有價值,而是因為資產不能按當初的合同約定定時定額回收。由于這一根本上的不同,不良資產證券化交易使衍生出的資產類型可能較為多樣。經過謹慎周密的資產價值分析、變現能力和進度分析,妥善安排信用提升的措施后,不良資產證券化可以增加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成為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提供一個新的工具。我國目前不良資產證券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2004年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與德意志銀行合作的資產證券化和分包一攬子協議合作項目,以境外投資形式處置部分不良資產項目涉及債權余額25.52億元,其他金融機構也在繼續嘗試不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正在成為資產管理公司加快有效處置不良資產,努力提高資產回收率的重要手段。
四、給投資者帶來有益的影響
(一)投資者能夠降低投資的風險
資產證券化是一種典型的結構性融資,它不是對一筆資產,是把若干筆具有不同現金流回流速度、規模,不同風險程度的資產打包組成一個資產池,將資產池中的資產作為一個整體,按照金融工程的原理,用這些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作為償付基礎,發行不同等級的資產支持證券。按照收益風險相對應的原則,不同等級的資產支持證券按照約定順序或特定的分配方法享有不同的信托收益,承擔不同水平的風險。
(二)投資者能夠獲得較大的流動性
美國資產證券化之前,投資者向原始權益人直接發放貸款,所形成的資產流動性很低;或者投資者購買原始權益人直接發行的債務證券,由于原始權益人自身的資信能力不高,這種債券的流動性也偏低。但是在資產證券化后,投資者購買的是資產支撐證券,由于資產支撐證券具有較高的信用評級,已成為商業銀行等機構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對象,投資者可以獲得較大的流動性。
(三)投資者能夠提高自身的資產質量
資產支持證券作為一種新的投資品種,豐富了資本市場產品類型。它屬于固定收益類產品,與一般的債券有些區別。但它的收益變化相對比較小,主要來源于利息收入,而且是穩定、可控的。由于資產支撐證券具有較高的資信等級,投資購買資產支撐證券,能提高投資者的資產總體質量,降低自身的經營風險。這對于金融類的投資機構來說,尤其重要。
五、結語
資產證券化的迅速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確會產生多方面的顯著影響:資產證券化有利于分散金融風險;有利于減少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于企業優化融資結構,提高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利率將更迅速地反映貨幣政策的改變,并將給投資者帶來一系列的有益影響。
參考文獻:
[1]喻國平. 資產證券化融資對金融市場發展的影響[J]. 價格月刊,2008(06).
[2]那銘洋. 資產證券化和金融發展、金融穩定關聯研究[D].吉林大學,2011(04).
[3]趙甜. 論資產證券化對金融穩定性影響[D].北京交通大學,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