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仁強
摘 要:當今,應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部署,地方政府積極響應,把創新最大化,在創新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找到解決對策,在實踐中檢查成效,從而在政府管理方式上得到創新。因此,本文對地方政府管理方式創新進行淺談。
關鍵詞:行政體制改革;服務型政府;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研究
地方政府在中國整個政府職能體系中處于重要的位置,它承擔著更多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是地方政府履行職能的具體方法和手段,由于地方政府能更多地直接接觸民眾,其行政管理方式的選擇既關系到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也關系到民眾對政府的評價和情感。
一、中國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實踐
(一)“一個窗口對外,和“一站式”服務
“一個窗口對外”是指政府職能部門內部將各個科室的職能進行集中整合,通過一個科室對外服務。此辦法減少了服務的中間環節,為民眾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節約了服務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例如:遼寧省阜新市衛生監督所為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將分散在市衛生局、市衛生監督所多個科室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環境衛生許可等十四個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歸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衛生局窗口辦理,實行“一個窗口對外”。近幾年,該窗口每年按時辦結率達100%,服務相對人總體評價滿意度達100%,該窗口也多次被評為紅旗窗口和優質服務先進窗口。
“一站式”服務是指將政府各個職能部的“一個窗口對外”進行集中,成立類似行政服務中心的機構。例如:遼寧省阜新市行政服務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服務型政府建設大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產物。該市行政服務中心于2010年推出了“三位一體”服務制度,“三位一體”是指以場地中心、上門服務和網上服務為核心的服務制度。“場地中心”是指以行政服務大廳為中心,目前集中了41個政府職能部門,通過“一站式”向民眾提供審批服務。上門服務,是指基于阜新市市情,由于財力有限、場地規模有限,不能容納更多的政府職能部門由政專員通過上門跑審批的方式為進駐阜新的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網上服務,是指通過專門的門戶網站將入駐行政服務大廳的各職能部門的審批流程搬到網上,為民眾提供便捷的、足不出戶的網上審批服務。
(二)告知承諾制
“告知承諾制”是政府行政審批過程中審批部門“告知”和申請人“承諾”的統稱。其含義為:涉及前置審批的各類企業登記注冊申請,由工商部門受理,在核定經營范圍時,書面告知申請人從事某一生產經營活動應當符合的法律、法規和達到的條件、標準、要求以及企業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在申請人對法律、法規規定的事項表示同意或認可并書面承諾后,由審批機關和工商部門在規定的時限內分別頒發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例如:遼寧省阜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0年實行行政審批“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次性收費、限時辦結”,行政相對人再也不用為了一個申請多次往返于幾個部門之間,在方便行政相對人的同時,受理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目前未接到任何投訴,反應良好。
(三)行政約談制
與傳統的行政處罰相比較,行政約談制是一種柔性的行政管理方式。例如:遼寧省阜新市衛生監督所于2011年推行了“衛生行政處罰約談制”,約談對象主要是立案調查終結的案件當事人。約談主要內容包括:告知當事人其違法行為的事實和擬作出行政處罰的理由及依據:聽取當事人對其違法行為的認識及對行政處罰的意見;聽取當事人對違法行為發生的原因分析和被處罰后的整改設想及意見;聽取當事人對辦案人員遵守辦案程序及辦案紀律情況的反映;進一步向當事人宣傳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拒不接受處罰可能造成的后果。通過這種“行政約談制”,不僅讓相對人知道違法,而且還讓其知道因何違法、如何糾正,引導其正確開展經營活動,科學發展,預防違法行為再次發生,使當事人都能自覺履行處罰決定,達到了打擊違法行為,維護法律尊嚴和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的目的,該做法受到好評。
(四)網絡化輔助辦公
網絡化輔助辦公是指通過新網絡媒體的應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效能。例如:遼寧省阜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堅持原有服務方式之外,為進一步方便群眾,建立了業務咨詢QQ群,建立網絡初審信箱,實現了網絡化輔助辦公。政府官方微博和微信的開通也為政民互動提供了新的平臺。
二、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方政府缺少相關方面的硬性規定
目前關于創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要求僅散見于政府會議精神及政府工作報告或一些職能部門的年終匯報總結當中,而制度上的硬性規定幾乎沒有。疏不知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即需要內生動力,還需要外在壓力。因此,相關方面的制度建設是推動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關鍵。
(二)“官本位”思想制約行政管理方式
一些地方政府的“官本仕”,意識濃厚,加之服務意識淡漠,其創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內在動力就不足。此外,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一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依然存在。內生動力與外在壓力就像一個車的兩個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轉起來,車才能跑得更快。
(三)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有待更新
傳統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是政府主導型供給模式或市場型供給模式,而這兩種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都有各自的缺陷。政府主導型供給模式容易導致官僚主義及公共資源的浪費和供給成本的增加,以及出現權力尋租和各種腐敗現象。而市場型供給模式由于缺少政府的干預和監督,容易導致公共服務質量下降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因此,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應該尋求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即尋求一種主體多元化的供給模式,這種供給模式應該有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的參與,而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提供制度設計并監督市場和社會組織的行為。一些地方政府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制度缺失;制度是保障,是依據,也是約束。沒有制度約束,就無法保證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的創新及運行。其次是監管不力。地方在政府公共服務供給過程當中對市場主體及社會組織缺少必要的監督,且由于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導致多龍治水,水不治現象,如何對行政監督體系進行完善,科學合理劃分各職能部門職責權限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還有待創新
隨著中國政治民主進程的加快,人民的主權意識,人民的參政意識越來越強烈,人民對政府的服務水平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政治背景下,服務型政府呼之欲出。而順應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需要,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必須不斷推進,它既可以改善政府與民眾的關系,同時也能樹立政府良好形象。
三、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對策
(一)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中不可或缺的。制度經濟學中有一種理論認為,不同的制度設計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不同的激勵效果。鄧小平同志也認為,好的制度會使壞人無法做惡事,不好的制度會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加強制度建設既可以規范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也可以形成外在驅動力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進行行政管理方式創新。
(二)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素質
如果說制度建設是促進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外因,那么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素質就是促進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的內因。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素質,使其逐漸摒棄掉“官本位”思想,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提高為民服務能力,具備創新思維,從而才能促使其在行政實踐中自覺、主動地創新行政管理方式。
(三)更新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首先,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中要定位好政府的角色和職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責是為社會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但提供不等于生產,政府應該是公共服務的購買者(出資者),而不是公共服務的具體生產者。多元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也并不意味著政府只是公共服務的出資者,政府也可以參與公共服務的生產,這要看哪種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成本更低廉,供給效率更高,供給效果更好。而在由市場主體或其他社會主體提供公共服務時,政府要提供制度設計,并對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進行必要的監督和激勵。其次,創造競爭環境,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公共服務的內容和性質,通過招投標等方式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從而達到節約供給成本、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目的。最后,以民眾需求為導向,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以民眾需求為導向,就要拓寬民眾參與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以群眾滿意為尺,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
四、結語
地方政府在中國整個政府職能體系中處于重要的位置,可想而知,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性,所以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是政府面臨的永恒課題。因此,應該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創新進行探討,使其更好,更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影.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創新[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2] 苗寧平.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創新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