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提升,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和物流管理在企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先進的物流技術以及物流人才是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對供應鏈系統進行了概述,詳細分析了供應鏈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基本問題以及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的改進措施,旨在提升企業物流管理水平,提升供應鏈系統的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供應鏈系統;企業;物流管理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得以大力進步,企業管理中的物流管理以及供應鏈系統也上升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先進的物流技術、一流的物流管理人才,是實現企業穩定發展的必備條件,同時也是提升企業核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放眼望去,當今社會中的一流企業企業都具備先進的物流管理能力和完善的供應鏈系統。因此,本文將主要分析研究基于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
一、供應鏈系統的概述
(一) 供應鏈的含義
供應鏈協會對供應鏈的具體定義表述如下:供應鏈包括了在商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產品從生產到交付的全部環節和提供服務的所有過程,貫穿了商業活動的全部流程。這種定義經歷了一段不斷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商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供需關系組成的網絡。而這些供需關系的主體則是生產方、批發方以及消費方。
(二)供應鏈的特點
供應鏈包括這樣幾個特點:1.復雜性。整個供應鏈上存在多個企業節點,每個節點相連構成了供應鏈。但是每個企業的組織形式各不相同。因此,這使得供應鏈具有復雜性。2.完整性。供應鏈的內部具有一個整體目標,這是整個供應鏈的中心。整個供應鏈也不單是由制造、采購和銷售這些分離模塊而構成的,在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是圍繞著整體目標而運作。這樣密不可分的情況讓供應鏈變成了一個整體。3.交叉性。每個企業的業務所涉及的范圍是不盡相同的。因此,一個企業很可能會在不同的供應鏈上處于不同的節點位置,這樣不同的供應鏈就會形成交叉。這就使得供應鏈具有了交叉性。4.動態性。企業的管理策略不會一直一層不變,反而會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因此,企業作為節點在供應鏈上的位置也是具有動態性的,需要進行實時的調整。5.綜合性。供應鏈貫穿于企業的所有商業活動之中,會涉及到企業生產中方方面面的信息,甚至投資情況。同時它也讓各個企業,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銷售企業的產品都在供應鏈上流轉增值,最終獲取利潤。因此其本身就綜合了增值鏈、信息鏈、物流鏈和資金鏈,具有一定綜合性。
(三)供應鏈系統的含義
供應鏈系統指得是從最初的原材料一直到消費者手中的商品這條供應鏈上所有涉及到的企業主要業務過程的集合。同時,還包括提供的售后服務。
(四) 供應鏈系統的特點
供應鏈系統所包含的特點如下:1.整體性。供應鏈系統的整體性是由供應鏈上各個節點發揮自身的功能之后,將其集合而成供應鏈系統的整體功能。因為供應鏈上的任何一個企業都只能承擔自己所當任的職能,只有將其全部整合,才能發揮出供應鏈系統的整體性效果。這個功能的集合,可以讓供應鏈上的企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收獲最大的利益。2.目的性。如上文所提,整個供應鏈系統有著一個目標。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最低的消耗制造出最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以獲得消費者的滿意,使本企業在市場中占得一席之地,最終獲得收益。3.密切性。供應鏈上個每一個節點都是相連的,由此才會構成供應鏈系統,并發揮整體功效。而他們的結合就是因為供需關系所形成的利益相關體,因此,可以看出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系是相當密切的。4.適應性。市場是變化多端的,消費者也是各有所需。因此,企業要想適應市場,就必須有及時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掌握,不斷地提升本企業的適應能力。而供應鏈系統則可以對市場進行預測,并具備這樣的適應能力。5.層次性。供應鏈系統是不同于單個的企業的,它是一個整體性的管理系統。因此,這個整體性的供應鏈系統必然具有不同層次的主體,層次性就成了供應鏈系統的另一特點。
二、供應鏈企業物流管理存在的基本問題
(一)供應鏈企業的物流基礎設備過于落后,信息化程度比較低
我國物流企業基礎設備設施過于陳舊且信息化程度比較低,整體效率比較低,因此難以滿足現代化物流發展的基本需求。現階段來看,我國物流領域內信息技術發展不夠平衡,企業難以實現用戶之間的供應鏈管理。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供應鏈企業物流管理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物流作業的自動化水平呈現低水平發展趨勢。在供應鏈企業物流管理中,缺少了現代化技術信息的幫助,不僅僅影響到了節點企業的運作效率,而且還影響到了大量資源被浪費,物流成本的增加也直接影響到了整體競爭能力。
(二)缺乏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物流管理方面,不僅僅需要對電子商務有著深入了解 ,而且還需要精通國外語言。基于此,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復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非常重要。當前我國物流教育相對來說較為落后,培養人才機制不夠完善,高校的物流 基礎課程不夠系統且全面,物流人才掌握的相關技能無法滿足相應要求。
(三) 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過于傳統,影響企業物流的整體效率
我國諸多企業仍然保留著 供銷一體化和運輸一條龍的經營模式,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來完成。在沒有充分整合好采購職能、倉儲職能以及配送職能等情況下,無法滿足社會化分工,因此很難顯現出供應鏈企業物流管理效益。隨著經濟的發展,顧客對于物流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有諸多物流企業在制定物流服務標準時,會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平均分配,因此影響到了顧客的整體滿意度。企業物流服務管理不僅僅是由物流部門單獨進行,另外對于物流服務的實施情況不夠清楚了解,因此影響到了物流服務的整體效果。
(四)整個管理流程不穩定
我國供應鏈系統發展的時間較短,其節點上的原料供應者、產品生產者以及客戶之間的關系并不穩定,企業之間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就導致了整個管理流程的不穩定,從而使得供應鏈系統中的信息鏈的流動受到制約,在這種狀況下,企業會產生物流風險,而供應鏈系統中各個節點企業之間關系密切,因而,這種物流風險會不斷放大,嚴重時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系統的崩潰。
三、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創新形式
(一)建立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企業需要明白的是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是一種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目的的服務行為,整個供應鏈系統的運作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顧客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企業的物流管理必須做到去適應這些多樣化。因此,企業需要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去運作企業的物流服務。同時,物流服務過程中,其服務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做到能與顧客進行實時溝通,方便服務顧客。
(二)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
企業應當重視現代化物流管理,明白現代化物流管理對企業長遠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將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提升到企業戰略的地步。同時,企業還應當積極尋求戰略合作伙伴,組建物流戰略同盟,建造一個堅固的供應鏈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供應鏈系統的優勢,從而提升本企業的競爭力。
(三)培養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
現代化物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約我國企業物流管理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看出,現代化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與咨詢公司相合作的途徑,來培養出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與此同時,企業自身也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用人制度,讓有物流管理才能的員工可以進入到企業的物流管理之中。另外,企業也可以和學校建立起校企合作,可提供給學校一些機會,比如校外實踐或者頂崗實習的方式給予學生們一次真實的崗位學習模擬,事實上這種利用學校的優質人才資源為自己培養物流管理人才,并能最后準確對接這些人才,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供應鏈系統以及供應鏈系統下我國企業物流管理的情況,說明了企業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的基礎下進行積極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物流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雙軍.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科技風,2016,06:114-115.
[2]李欣潤,周偲,蔣天舒.基于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16,11:265+272.
[3]祝清.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01:134.
[4]王煦,劉鑫.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32:163.
[5]黃曉婷.試論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