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譽銘
摘 要:勞動經濟學理主要是研究勞動關系以及勞動經濟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屬于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動經濟學中國化實踐的研究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本文首先對勞動經濟學進行了概述,詳細分析了勞動經濟學研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旨在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勞動經濟學;經濟發展;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勞動經濟學是其中一個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的分支。盡管如此,勞動經濟學仍然是當前經濟研究領域中非常活躍的一門學科。勞動經濟學所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勞動者為了獲取生活資料而進行勞動的經濟過程。勞動經濟學研究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中一些現象的分析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理論價值。
一、勞動經濟學簡介
勞動經濟學是指:發現和研究勞動關系,以及揭示勞動經濟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從勞動經濟學起源到至今,已經形成了很多學派,例如古典經濟學派、制度經濟學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等等,因此,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一個主要分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經濟學探討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勞動力再生產、勞動力的就業、勞動力市場以及勞動力管理體制等等,所涉及的內容與經濟發展存在密切聯系,有利于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勞動經濟學起步比較晚,研究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仍舊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我國,專門從事研究勞動經濟學的企業相對較少,因此,勞動經濟學仍舊無法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個人的經濟理念逐漸發生改變,人們充分意識到勞動經濟學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尤其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式十分嚴峻。因此,不斷對勞動經濟學進行研究和探討,對于緩解我國就業壓力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沒有勞動的經濟活力,也就沒有整個經濟社會的生機。可見,勞動經濟問題,勞動關系的處理,涉及到人們的一生,影響著勞動者的現在與將來的活動。這就在客觀上,使人們漸漸地、然而又是極深刻地發現,一個國家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大半取決于它在處理勞動力及其勞動關系時取得成功的程度,并愈加感覺到對于社會勞動關系的建立、發展,社會勞功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勞功者收入分配,勞動經濟環境、條件等一些重大勞動經濟問題,必須有一套完善的、科學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和改善。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生產活仗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勸,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都有一個合理組織勞動者的勞功,通過勞功,生產出產品或是提供勞務,以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在客觀上,任何一種社會條件下,國家都要履行其經濟職能,通過制訂相應的經濟、社會政策,直接或間接地分配社會勞功。比如建立什么樣的勞功關系,讓勞勸者以怎樣的方式與生產資料結合,勞功過程及其勞功協作如何組織與分工,實行何種勞功報酬分配原則,制定怎樣的制度、規則、紀律來處理相應經濟關系等。這一切工作都是首先通過制定各種經濟的社會的政策表現出來。而這些政策制訂的理論依據,則主要是來自于勞動經濟研究的成果,來自于勞功經濟理論科學原理。社會實踐表明,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尤其是關于勞動力、勞功組織方面的經濟、社會政策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每一個勞功者的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及其發揮的程度,從而直接影響到生產勞為的經濟社會效益的高低。所以,在理論上,不僅經濟學家們稱勞動經濟學是極有價值的、實證性的政策科學,在實踐上,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歷來十分重視勞功力問題、并把它作為制訂和完善各種政策的基礎和依據。
二、勞動經濟學研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一)勞動經濟學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政府歷來都非常重視勞動問題和勞動經濟研究,勞動問題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非常明顯。不管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還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實施;無論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經濟制度的完善,還是我國當前具體經濟體制改革內容的逐步推進,勞動問題都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歷屆黨代表大會的決議和報告等文獻中,以及我黨和國家的高層領導的講話里,都不止一次地對解決勞動方面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給予了突出強調。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和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的確立,為勞動經濟的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一些重大的難度較高的勞動經濟問題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所以說,勞動經濟學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具有重要意義。
(二) 勞動經濟學為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完善提供理論基礎;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當前的社會主義社會,離不開物質資料的生產,勞動者通過自身的勞動進行產品的生產或者勞務的供給,從而實現了人們對于物質文化生活的廣泛需求。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任何一種社會發展狀態下,國家都應當充分發揮其經濟管理職能,通過出臺一系列的經濟政策或者社會規范對社會勞動進行直接或者間接的分配。例如,在勞動者參與勞動的過程中設計什么樣的規章制度對勞動行為進行規范,采用怎樣的方式進行勞動報酬的分配,不同公眾之間應當如何開展合作等等,上述這些行為的規范都離不開國家所制定的勞動經濟政策。國家進行上述政策的制定時,就需要依照一定的勞動經濟理論,而其理論來源則主要是勞動經濟學的科學原理以及研究成果。通過人類長期的經濟發展實踐,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國家所執行的勞動經濟方面的政策法規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每一個勞動者參與社會勞動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探索創新性,從而進一步影響社會經濟效益水平的高低。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勞動經濟學為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完善提供理論基礎。
(三) 勞動經濟學為勞動經濟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勞動者參與經濟活動,勢必會產生一定的勞動關系,可以說勞動經濟問題幾乎貫穿于人們的整個生命,對于勞動者的現在以及未來生活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勞動者在日常勞動經濟過程中就會逐漸發現:一個國家能否推動自身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國家對勞動管理與勞動者之間關系的協調程度。要想實現社會勞動關系的良好發展,不斷優化社會勞動力資源的配置,科學解決勞動經濟糾紛等問題,首先應當具備一套科學的、合理的、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理論體系,而勞動經濟學正是這一科學體系的充分體現,為勞動經濟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四)勞動經濟學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對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來說,勞動經濟學的理論研究也發揮著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馬克思曾經把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建立的國家,稱之為“勞動共和國”,馬克思主義科學的理論體系,也是建立在對勞動問題的研究基礎之上的,并在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重要突破點。社會主義國家開展勞動經濟學的深人研究不僅是必要的,且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研究勞動經濟現象,解決勞動方面的問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極大的優勢。我們正是通過對社會主義勞動經濟科學的積極研究與探索,才得以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著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堅持著社會主義道路,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向前發展。
(五) 在我國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勞動問題和勞動經濟研究,勞動問題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不斷增長。無論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還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實施。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經濟制度的完善,黨和國家的高層領導的講話中,都不止一次地強調解決勞動方面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和新的經濟運行機側的確立,為勞動經濟的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一些重大的難度較高的勞動經濟問題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但是,也應看到,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及其困難仍是繁多復雜的。如由于勞動力數量多與經濟發展水平低的矛盾,造成的持續的勞動就業壓力問題,由于人口多,實行“低工資、多就業”,造成的勞動效率、經濟效益不高的問題,由于勞動生產率低與國民收入增長速度慢,造成的平均工資水平低、保險福利難以明顯改善的問題等。勞動經濟問題直接涉及到人們的切身利益,對這些問題要從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立場出發,充分利用我們研究勞動經濟問題的優勢與社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勞功問題的實際,積極地、逐步地加以解決。
三、結語
綜上所述,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勞功經濟科學,就成為非常迫切重要的課題,因此,我們應在勞動經濟學理論的指引下,正確認識勞動經濟學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勞動經濟理論體系,促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婷婷.論勞動經濟學的興起與發展[J].知識經濟,2016,(07):22-24.
[2]金巖.于光遠經濟學思想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意義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