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情態性(модальность)是句子“活性”的必要成分,主觀情態(субъективная модальность)則是其中更為重要的部分,也是體現說話者的表達意愿和交際意義的重要構成部分,從語言環境角度出發,在語言因素視角下對主觀情態和語境的關系進行分析,力爭理清主觀情態對語境的影響和作用。
[關 鍵 詞] 主觀情態;語用;語境
[中圖分類號] G65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062-02
一、情態的定義
情態(модальность)一詞是邏輯學中的概念,引入語言學中后,成為語言學領域里同樣重要的概念。Ю.Н.Шведова曾指出對于主觀情態性(субъективная модальность)和客觀情態性(объективная модальность)概念的區分,而且認為主觀情態意義是對所述內容的各種主觀感受。1980年《俄語語法》中雖然在總的內容上仍是“表示談話人對所述內容的態度或所述內容對現實的關系”的表述,但其中明確指出“主觀情態性”(субъективная модальность)。這種情態的使用是受到主觀制約的,也就是只有主觀有欲望的時候才會被使用,有強調、評價等特質。筆者認為飽含情態意義的陳述內容是語者的主觀態度的,只要是有表達和交流欲望的人,就必然會使用有主觀意愿或態度的詞,而且這種態度或者意愿可大可小,即可以是針對所表達全部內容的,也可以是針對某一具體觀點的,但是無論是對哪部分陳述的態度,這種主觀情感都是必然需要的。主觀情態意義的表達手段,從語言手段角度來看,包括語調、詞序、語義重復,專門的句法結構,實詞和語氣的組合,以及情態、感嘆等。國內的俄語語言學學者從20世紀開始針對“述謂性”和“情態性”進行激烈討論,例如,齊光先、郝斌、吳貽翼、孫夏南等很多語言學專家曾先后發表了《試談俄語句子/表述的述謂性》(1997)和《句子的述謂性》(1988)、《論情態性》(1997)《論俄語句子的述謂性》(1992)等文章,分別對這兩個語言學術語的定義作了細微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主觀情態意義分類
在言語的實際使用中,主觀情態意義幾乎體現在人們的每句話中,主要包括:
(1)相信、猶豫、推測、懷疑、擔心等意義;
(2)確定或者不確定的評價:反對、高興、贊揚、滿意、諷刺等意義;
(3)意愿:決定、威脅、準備等意義;
(4)強調信息的某一部分,吸引談話者的注意力等等意義。
但是根據交際目的的不同,又分為祈使意義(побуди-
тельность)、愿望(желание)、確定/不確定(убедительно-
сть/неубедительность)、應該(должность)、諷刺(ирония)、抱怨(жалование/недовольность)。例如,祈使意義(побудительность)。祈使意義是較為常見的意義,通常包含以下這些語義范疇:建議、勸告;請求;命令、指示、要求;指導;邀請;警戒;禁止等,如:
命令意義(приказ)
(1)Закрой окно!把窗戶關上!
(2)Клади вещь на место!把東西放回去!
請求意義(просьба)
(1)Скажите, пожалуйста, как доехать до вокзала?請問,到火車站怎么走?
(2)Помогите, пожалуйста!幫幫忙吧!
愿望意義(желание)
(1)Мне хочется молока.我想喝牛奶。
(2)Я так надеюсь, что экзамен сдать.真希望能通過考試。
三、主觀情態對語境的影響
語用學指出語言是一種活動,表明語者與語境的作用,即研究語者利用表述的語言和周圍的語言環境表達意義的過程,同時還研究在語言交際過程中,聽話人對語者所述內容的推理和如何理解的一系列過程。在近幾十年學術研究領域中,對情態表達的語用研究重視程度逐年升高,其中從語用功能、認知語用角度展開的研究尤為普遍。
在主觀情態表達的過程中,承載了大量說話者對命題的態度,從而影響語境。因為句子的真實意義不能包含該句子中的所有客觀意義,只能包含由句子成分表達的表層意圖或意愿,而那些隱含在句子內部的意義,必須結合上下文分析來理解,必須依靠主觀情態意義來實現,即通過主觀情態意義加強或者指導話語意義理解的語境。通過分析主觀情態對語境的影響,可以幫助言語交談雙方在交際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言語。主觀情態的內容有多種語言手段形式,在語言層面上,主觀情態的意義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一方面體現在意義的多層含義上,另一方面體現在主觀情態的語境上,特別是主觀情態語義和情態總是和情態語用相互交融、相互包涵。主觀情態性突顯情態的主觀性,即以說話者的因素為出發點,這樣主觀性情態話語與純命題句形成鮮明對照,從而影響語境。
主觀情態有兩個方面:
1.主觀情態通過改變語言環境,從而限制或者補充語言運用的作用。語言環境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有一定的直接干預作用。即使表達具有相同真實值的句子,在不同場合說出來,表達的意思可能也不同;同樣是表達一個意思,同一場合對不同聽話的人說,使用的語言也可能不同,這正是由于主觀情態通過富含主觀情態意義的情態詞在句中改變了句子的語言環境。
例如:
(1)Ты молодец!好樣的!
(2)Ты молодец!(ИК 6)好樣的?。ǚ戳x)
(3)Да,ты молодец!是啊,你可真是好樣的?。ǚ戳x)
(4)Ах,как ты молодец!嗯呀,你可真行?。ǚ戳x)
主觀情態對語者語言環境的限制,表現在語句中信息真實值提供的語言環境的基礎上,利用那些具有主觀情態意義的情態詞重新限制該語言環境,讓聽話人對真實值信息進行推測,理解說話人的真實意圖。
2.主觀情態對語言的情感突顯功能。俄語中除了用情態動詞表達主觀情態,還有一些主觀情態是通過具有情態意義的語氣詞表達的,通過在句子中加入表達主觀情態的語氣詞,從而改變句子的語氣,發揮其對話語的情感突顯功能。其中下列這些具有主觀情態意義的詞對句子內容真實值具有充分肯定、確定的意義,可以使句子的情感增強,例如,конечно,разумеется, правда, несомненно, бесспорно, без сомнения,само собой разумеется,безусловно,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в самом деле, правда,само собой等。
例如:
(1)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Олег часто опаздывает.奧列格確實常常遲到。
(2)Конечно,я её не люблю.真的,我不愛她。
(3)Правда, завтра я не буду на уроке.我明天真不上課。
(4)Точно,точно,я все уже узнала.真真的,我已經都知道了!
主觀情態性結合具體的語用信息來進行語用功能研究,句子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為明顯或隱含地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態度和交際意圖,必須與一定的主觀情態意義相結合,俄語句子的各組成部分和序列可以體現主觀情態性,同時,在語境中,其他要素例如語者的神態、語調、語氣、語音或者其他肢體言語也可以增強表達和領悟意愿,這正是主觀情態的語用功能的真實體現。
參考文獻:
[1]楊明天.俄語主觀情態研究[M].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社,2002.
[2]А.М.Финкель,Н.М.Баженов,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
ий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язык [M].Киев,1954.
[3]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4]郝斌.俄語簡單句的語義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
[5]曹越明.俄語主觀情態性的句法學研究及語用觀[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3).
[6]王曉軍.漢語主觀情態語用意義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6(2).
[7]王曉軍.俄-漢主觀情態的語用意義分析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9).
[8]于勝博.俄語主觀情態的語用功能分析[J].語文學刊,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