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業權
[摘 要]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也是我國適應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出路,更是高校全面推進和提升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就學生社團及課外活動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有機結合進行探討。
[關 鍵 詞] 社團;課外活動;就業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26-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高校應屆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往往是高校教學育人的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學生創業能力,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時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視作中國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在每個高校都拉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是高校教學育人的重要內容。
與此同時,進入21世紀后,各高校學生的社團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形式多樣,學生課外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從某個層次上講,社團與課外活動成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基礎。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團的作用并使社團及課外活動成為學生創業平臺是時下各大高校關注的焦點。鑒于此,筆者在訪問臺灣部分高校期間,就臺灣大學學生社團管理、學生課外活動的開展情況的感觸,社團及課外活動高校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或方法提出淺薄的見解。
一、臺灣高校社團及課外活動的基本現狀
臺灣的課外活動宏觀統籌指引或社團組織的管理隸屬于學生事務處,學生事務處一般下設生活輔導組、課外活動組、衛生保健組、服務學習組、住宿服務組、進修服務組、學生發展中心、軍訓室等,課外活動組主要負責學生校內外活動推動與執行、學生社團的輔導與評鑒等項目。
課外活動組一般是以“一般行政業務”及“社團輔導”兩大方向為主軸,其中“二般行政業務”是強化專業能力,而“社團輔導”則是主動積極互動,旨在為學生提供發展心智、社交和領導技巧的機會,培養學生人際關系處理、自我表達、自信心養成、經營管理等技能。
按照特性不同,學校會將社團分門別類,有的臺灣高校分為綜合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學術性社團、文藝性社團、體育性社團六大類;有的則分為綜合性社團、學藝性社團、康樂性社團、服務性社團和聯誼性社團五大類;有的則分為自治性社團、服務性社團、學藝性社團、體能性社團四大類。
綜合性社團一般由學生會、學生議會、畢業生聯誼會和各專業院系的學會組成,以推展各系學生自治活動為目的。其他類型的社團則精彩紛呈、百花齊放,學藝性社團以研究學術技藝為目的,服務性社團以推展社會服務為目的,康樂性社團以提倡正當、休閑、康樂及體育運動為目的之社團,聯誼性社團則以促進友誼砥礪情操為目的,都是為發揮學生的興趣特長而搭建的交流平臺。
二、社團及課外活動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影響
(一)學生社團及課外活動推動學生創業意識萌芽、發展
課外活動是大學生一個重要的活動,社團是大學生個人社會化的一個重要平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已經沒有給大學生留下畢業后適應社會的時間,社會需要的是和社會已經融為一體的人才,如今學校也在從不同的途徑創造條件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課外活動對促進學生的交際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社團企業化的運作,必然形成社團小企業、小社會的現象,使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熟悉社會的運作方式,有利于個體的社會化。
此外,課外活動、社團運作都需要一定的資金學校提供的活動資金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不少學生、社團走出校門,通過拉贊助、校企業合作的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這就增強了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和交際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的商業化因素為學生的創業提供了誘導,且無形中培養了他們的創業能力。例如,筆者工作所在的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每年一度的校園歌手大賽、青春風采大賽,商業氛圍都很濃厚,學生到各企業聯絡、洽談業務,力爭取得贊助,很多學生通過這些活動走上了兼職或創業之路。
(二)學生社團及課外活動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創業的主觀能動性
創業能力作為一種核心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更需要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同其他學生課外活動相比,社團活動在大學校園里具有明顯的自主性。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允許的范圍內,社團活動的開展從內容到形式、從策劃到實施都不會受過多的限制和束縛,沒有固定的模式。社團負責人及其活動骨干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組織設計活動,其想象力和創新力比較容易得到充分發揮。這種在活動的開展上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的特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而主動性、能動性的開發與調動對一個人的創業能力的最終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三)社團活動的個性化色彩有利于學生創業能力培養
創業能力的養成不僅要求人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人在某一領域具有獨到的見解、深入的研究和長期的實踐。學生社團組織成立的重要因素,是成員具有相同的興趣愛好、特長或理想、志向,這就決定了學生社團活動培養人才的鮮明性與特色性。社團成員對某一領域的興趣因社團活動更加牢固,其特長也會因社團活動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與提高。社團活動對人才的培養優勢超出了學校培養專業人才目標的范圍,這是學生社團在創業人才培養中的特殊作用。
三、課外活動,社團平臺在創業教育中的結合研究
(一)鼓勵開展校內創業活動
校內創業是學校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活動。可以將學校的電信營業網點、文印社,郵遞代發等基礎服務面向學生開放。臺灣很多高校都組織開展的大學生二手交易市場、二手超市,目前就舉辦得很好。這都將為大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上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社團活動在學校創業教育中的地位
目前絕大部分高校的學生在學校社團中的活動成績一般都是既不計算學分也不記入學籍檔案,活動記錄在學生德育考核上也不加以考慮。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必須樹立新的課程觀,應該把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看做是選修了一門重要的課程,納入學生德育考核或者素質拓展考核當中,從而多維度多結構地構建高校的課程體系,這樣客觀上利于促進學校創業活動的發展。高校必須充分認識到發展和優化學生社團是高校創業教育建設的重要一環,從而提高學生社團活動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地位。
(三)為社團的發展委派專門的業務指導教師
學生社團開展活動,如果有指導教師的參與,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社團活動的專業水平,而且能大大提高社團的管理水平。因為教師的參與,不僅可以直接為學生樹立表率,還可以調節學生間的關系,并為社團的管理和發展出謀劃策。從某個層次來說,高校應該為學生社團委派指導教師。臺灣高校,基本上就每個學生社團協會都配置有指導教師。不少學生社團在相關老師的指導下,會組織一些類似營銷策劃大賽、商務談判大賽、創業大賽等活動,相當部分的比賽方案在比賽后成為學生的創業項目,這為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當然,高校委派指導教師,要考慮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也要考慮其綜合素養。
創業教育的本質與核心是創新教育,獨特性、開創性、創新性和實操性是其根本屬性。高校的創業教育關鍵要有一個持續的平臺及載體。積極開展各類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外活動,正確引導、支持學生社團的發展,是高校創業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參考文獻:
[1]林莉.推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9).
[2]宋元明.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探析[J].跨世紀,2008(5).
[3]俞慧雯.大學生社團市場化運作對開展創業教育的啟示[J].現代商業,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