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青
[摘 要] 教學團隊的建設不僅是建設職業示范院校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也對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和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工作實踐經驗,緊緊圍繞職業示范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對教學團隊的內涵與特征、建設優秀教學團隊的意義與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 鍵 詞] 職業教育;教學團隊;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42-02
為進一步落實江蘇省教育廳關于技能大賽的“四覆蓋”“五促進”等要求,我校在原先獲取的成績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著手規范、加強技能競賽制度建設,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我校也因時而改、因勢而變,精心打造、建設一批教學團隊。“弘揚教學團隊精神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意義非凡”,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教學團隊的發展決定了學校的未來發展。我校經貿系教學團隊的建設就是一個成功的示范典例,日漸顯示其優勢和成效。
“個人因團隊而成長,團隊因個人而成功。”在我校2016年的技能大賽工作中,經貿系參賽師生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歸功于系部預設性建設技能大賽的教學團隊。經貿系的旅游、烹飪、財會、藝術插花、物流等參賽團隊都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開始建立并逐步成長起來的,經過努力拼搏,系部師生最終獲得的一金四銀四銅的成績。我校經貿系的藝術插花專業團隊已成功打造成學校的精品團隊,其他參賽團隊中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也均能在此影響下有所穩步提升。
一、教學團隊的內涵與特征
把握一個教學團隊的內涵自然離不開對團隊概念的理解。所謂團隊,是指由具有一定技能、愿意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協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它的本質特征在于擁有共同的目標,即團隊成員的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是一致的。教學團隊是教師基于共同的目標和興趣,旨在通過合作機制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開發優質的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加速教師的教育專業發展,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學隊伍,最終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而組織起來的正式群體。
教學團隊應與教育團隊有所區別,它以課程教學工作為主線,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基地建設、教學研究項目等為重點,以教研室、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等為建設單位,由在學歷、年齡、學緣結構等方面優勢互補的教師建構的核心隊伍。明確的教學建設目標、鮮明的團隊精神、合理的教學梯隊、優良的教學建設成果,是一個教學團隊的基本特征和衡量標準。
職業院校自身的發展需要也要求注重培養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在創建示范性職業院校的過程中,職業院校的教學團隊要主動承擔對示范建設專業解構舊的基于學科的課程體系、重構新的基于職業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的艱巨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能力,也水到渠成地回答了教師在教學中到底“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
二、建設優秀教學團隊的策略
(一)認識意義,組建團隊
團隊的工作模式因為團隊的靈活性大、適應性強、工作效率高等優點日益凸顯,由此,我校的教學團隊應運而生。我認為打造教學團隊,給教師一個更為活躍的展示平臺,可以充分激發其內需力,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也會相應的增強,因為每個教師內心里都有期待專業發展的需求。教學團隊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各級各類業務理論和技能學習,改變教師的心智模式和原有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重新調整自己,形成教學團隊的共同發展目標,促進教學團隊的共同提高。所以,教學團隊的建設活動是教師獲得個人業務水平和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的建設,一個能夠摘金奪銀的教學團隊的打造,首先來自于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校領導親自帶隊,定奪金目標,督查訓練。系部按照學校要求建立了系部技能大賽訓練工作小組,明確了由系主任主抓技能大賽工作,指導本系各專業教學團隊對照各項各專業的技能大賽的具體要求,認真制定總體宏觀的和分階段的訓練計劃,并在具體的訓練中有效推進。訓練計劃切合實際,目標明確,職責明晰,措施有力,保障得力,這也是最終取得成功的組織保障。
(二)同舟共濟,團隊合作
搭建智慧共享平臺,促進教學團隊化發展。通過建立由領導班子和團隊首席執行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建設的工作室和學科技能研究小組,實現學習共同體平行管理,指導、激勵學習型團隊開展學習研討活動,使教師群體更愿意接受和吸納專家或指導者的意見,使團隊學習更具有時效性和先進性,做到與時俱進。
每一項技能大賽取得優秀成績,都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團隊中每位成員的協同作戰。在我校經貿系的每個參賽團隊里,大家一起制訂訓練目標,一起想辦法解決訓練中遇到的盲點、難點。團隊內提倡良性競爭,對所有參賽人員都制定了具體且嚴格的要求,營造了濃厚的邊訓練、邊研究、同提高的參賽實戰氛圍。同時,系部的每個參賽團隊都配備有一名素質過硬的項目負責人,一是要具備專業背景,自己有參賽的經驗,如藝術插花專業團隊的負責人陳主任作為省賽和國賽的優秀教練,既有多年的自身參賽經驗,又有多年指導教師的豐富經驗。二是要對隊員做到寬容不縱容,既嚴格要求又以人為本,讓每位成員因為團隊而拼搏;三是要營造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讓每位成員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而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例如,我校導游銀牌得主李老師,他勇于挑戰,從2015年9月開始全身心投入了備賽狀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提升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磨煉自己的操作技能。經貿系部專門為他成立了一個備賽團隊,團隊成員犧牲大量個人業余時間,與他一起研究、修改、完善參賽內容。經過備賽團隊半年多的努力,他第一次跨界參賽就喜獲省級銀牌。他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備賽團隊的支持!
(三)精挑細選,收獲希望
依據“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有助于為教師和學生成長創建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意識和自我發展精神,這在教學實踐中也為選拔優秀的學生團隊提供了可參考的可貴素材。
經貿系部借助學校一年一度的“技能節”開展,提前挖掘參賽師生的苗子,及早組建參賽團隊。指導老師根據比賽項目針對性地選拔優秀學生,重點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克服困難的勇氣、基本的技藝能力、平時的行為習慣以及學習努力程度等方面。選拔一批好的參賽苗子,為競賽團隊注入新鮮的血液,也為團隊增添了強勢的競爭力。
我校經貿系的學生綜合基礎相對較薄弱,而技能大賽則要精選自信、陽光、有靈氣、肯吃苦、具備堅韌的性格和良好心態的學生。因此,班主任對參賽學生的選拔和推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系部王老師是13級中專烹園班的班主任,親自指導學生進行果蔬冷盤雕刻項目的技能訓練,還要配合藝術插花團隊選苗子,協助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他主動放棄休假日,一直堅持陪同學生訓練。這一年,系部所有省賽獲銀牌和銅牌的學生全部來自于他的班級,這與他辛苦的付出和對參賽學生的嚴格教育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四)無私奉獻,刻苦訓練
系部的教學團隊建設是在原有的校本教研活動基礎上,結合省技能大賽的契機,創建良好的學習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師發展文化,讓教師在團隊中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活動,激發教師自我發展的愿望和內在發展動力,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實現教師差異性成長。
技能大賽已經舉辦很多年了,比賽要求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多、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強,這就需要參賽的每一位選手,敢于創新,加倍訓練。每一項技能比賽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和不停地訓練,所以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并且要有恒心和毅力支持。
例如,我校經貿系孫老師,多年來既當班主任,又上專業課,工作量滿負荷。每年,她既要代表教師組親自參賽,又要訓練學生參賽。在辦公室里,她總是忙于做題、練點鈔、練鍵盤。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江蘇省財會專業技能大賽中取得三等獎的好成績。還有姚老師和王老師,參加藝術插花比賽,她們全身心地投入,經常訓練到深夜。雖然訓練過程很艱辛,但她們始終堅持著,最終她們分別摘得省賽的金牌和銅牌。
(五)訓練得法,事半功倍
訓練很辛苦,要想事半功倍,指導老師一定要注意訓練得法。
首先,要制定訂好訓練計劃,并跟團隊成員一起制訂階段性目標。全程跟蹤,學生訓練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解決,鼓勵批評并重;關心參賽選手的生活,在枯燥的訓練中不斷激發她們的興趣。
其次,要深入研究比賽項目的具體要求和相關規定,緊扣得分點。比賽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誰做得多、做得好,這就要求參賽選手要研究比賽的技巧和方法,有時候不能按常規出牌。
再次,在訓練的過程中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心理狀況,以便能更好地取長補短,提升訓練效果。長時間的不斷訓練本身就很枯燥,沒有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學生幾乎很難堅持下來,更別說獲獎了。這其實也是對參賽老師和學生一種極大的心智考驗。
最后,要進行仿真式訓練,幫助學生克服賽前的焦慮、比賽過程中的緊張。要指導學生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總結,從而達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年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規則都會有一些相應的改變,即使指導老師很有經驗,團隊力量很強大,但我們的眼界畢竟有限,所以,邀請專家蒞臨指導,進行引領和點撥是必不可少的。
我校各參賽團隊在訓練過程中,有幸邀請到省市各級各類行業的相關專家和兄弟學校在國賽、省賽中獲得過獎牌的師生來校對參賽選手進行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經過他們的指導和解讀,讓參賽選手在訓練中少走彎路,大大提高了訓練效果。
總之,經貿系充分認識到了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對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和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在學校各項教學團隊建設舉措引領下,經貿系以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為抓手大膽嘗試,不斷探索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的策略,并以教師教學團隊建設帶動學生的發展,已經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寶存.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高[J].中國高等教育,2007(5).
[2]田恩舜.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