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火根 王瑋
[摘 要] 高職教育在我國有著多年的歷史,為我國社會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在如今的高職教學中仍然存在“重專業輕應用”的問題,使高職教育沒有走出自身的特色道路,這其中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重點探討了如何用就業導向構建高職英語教學的策略,為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建言獻策。
[關 鍵 詞] 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15-01
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學一直采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教學方式,注重對英語書面語法的講解,忽略了與高職人才實際就業的聯系,導致高職學生所學英語無法得到實際的應用,嚴重脫離學生實際就業需要,英語教學效果不佳。
一、高職英語與就業導向之間的差距
目前來看,高職英語與實際就業導向之間的差距源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生方面
就業市場與高職畢業生之間的矛盾,一是學生較低的英語水平與社會對英語能力要求較高之間的矛盾,二是學生學習目的與實際學習情況之間的矛盾。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詞匯量較小,更不用說其他聽、說、讀的方面了,此外大部分高職學生找不到高效的學習方法,使英語學習的難度增加,時常事倍功半,長此以往,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最終放棄學習英語。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英語在工作中能起到什么作用,故而對英語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這也導致高職英語教學質量不高。
(二)教師方面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還有很大的欠缺,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及時更新,認識不到高職學校的特殊性,仍采用落后的教學觀念進行“灌輸式”教學,不注重英語的實際應用,導致教學與就業之間存在差距,影響了教學效率。另外,高職院校擴招后,英語教師的人數明顯不夠,教師的教學壓力大,使教師無暇與學生進行溝通,更沒有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這也直接影響了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教材方面
目前,高職院校并沒有找到符合學生水平的教材,大多套用本科的《大學英語教材》,對學生而言難度較大,無形間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一些高職學校采用《新視野大學英語》這本專供專科學生學習的教材,這本教材的內容題材廣泛,但內容量大,難度跨度較大,不利于基礎差的學生學習。這些難度較大的教材為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增加了難度,使其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畏懼感,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教學質量較差。
二、就業導向下高職英語教學的建設
根據就業向導構建高職英語教學,解決其與就業間的差距問題,高職院校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改變學生意識
高職英語教學應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逐漸進步,增加英語教學的實用性,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實際的英語運用,進而愛上學習英語,只有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使其認識到英語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從而改變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沒有用的觀念,激發其競爭意識,更努力地學習英語。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教材聯系實際,盡可能地將英語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提高英語教師素質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高職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掌握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新鮮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與學生間的感情交流,深入到學生中去,做學生的好朋友,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繼而幫助其解決困難,使其英語學習得到更大的進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評價環節,多鼓勵學生學習英語,激勵學生多進行實際的英語運用,以提高其英語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教材
高職院校培養人才要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習的實用性,要讓學生擁有與其專業相關的英語能力,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來選擇不同的英語教材,教師以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會涉及的英語為主要教學內容,如文秘專業主要教授社交文書類的英語,電器專業主要教授技術指導類的英語,做到因材施教,不浪費教學資源,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工作技能。高職英語教育應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創造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運用能力,這樣才能擴展學生的就業面,使其在社會競爭中立足,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呂沖.談高職英語教育的應用性[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5(3).
[2]張梅.英語教學和農林專業教學的有效對接[J].教育探索,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