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瑜
摘 要: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只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才能促進師生在教學的共同體中共同進步、提高。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我從下面幾點做些闡述,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098-01
小學語文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保障。課堂是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學施教的主陣地,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教育與指導下獲取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過程。因此,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課堂教學的優化,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意義很大。
一、優化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實質是師生互動的課程,課堂教學中優化師生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是素質教育進入課堂的前提,是學生以最佳狀態參與學習的前提。課堂教學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主要表現為: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師要既做先生,又做學生,只要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信賴,此時教育教學才有可能走向自由;熱愛學生。熱愛是教育的真理,熱愛是教育的保證,教師熱愛學生與學生熱愛教師互為條件。沒有教師的摯愛,也就不可能有學生的樂學;了解學生。如果沒有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的觀察與了解,我們的教育就難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師必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知道他們了解他們的學習水平,分別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每個學生都要有相應的標準,讓他們跳一跳,夠一夠,達到在原有的起點,切合自己的實際來有所提高。
二、優化教學設計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一要突出語文性,特別是語文新課程強調新的理念、新要求的落實,以教師教學行為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二要突出課堂特點,促使學生語文知識掌握在課堂上,語文能力發展在課堂上,語文方法應用在課堂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潛移默化在課堂上。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五個內容:第一,教材分析。一般包括語文教學課題的出處、內容、編者意圖。第二,設計理念。突出本課語文教學運用的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第三,設計思路。主要指本課語文教學意向、比較宏觀的教學過程結構。第四,教學流程。指語文教學課堂活動的立體結構,如:創新性的語文教學方式、特色性的語文內容板塊、主題型的語文問題系列、指向性的行動目標和簡明的設計說明。第五,課后反思。語文教學設計的效果反饋、得失歸因分析、改進措施、對教學規律的感悟等。
三、優化教學過程
當前的小學語文,要求我們能根據小學生學習的需要來優化教學過程。我們首先要從學生們的認知規律出發,合理地組織安排教材,巧妙地設置各個教學環節,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較好地獲取基礎知識,注意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讓學生通過看課本,低年級一般在教師講解后,通過自己的理解,把教師的講解與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系起來,能讀懂練習的形式和要求。對于我們小學高年級則可設置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和思考,再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啟發下歸納語文規律和運用規律解題,學會對不同的內容用不同的方法來學習,對重點內容和疑難問題之處做下記號,以便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優化教學手段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利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進行“滿堂灌”的講授,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和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大大節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時間,還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小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中,運用媒體制作出形象生動的場景,一直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了他們的求知興趣。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景物的美麗,也喚起了他們幫烏鴉喝到水的欲望。這一點遠比教師直接作畫給學生看更生動更有效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氛圍中自覺地學到了一定的生活技能。
四、優化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值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以往的評價是教師評價學生,教師說了算,評價主體比較單一。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輸入發展,現在的評價要求主體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等,把學生小組的評價與對小組中每個學生的評價結合起來,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不再是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單向刺激反應,而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互動的過程,其中,評價活動的重點環節是學生自評。學生應該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通過主動參與評價活動,隨時對照教學目標,發現和認識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將評價作為學生自我教育和促進自我發展的有效方式。
五、結束語
總之,教無定法,特別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又是靈活的,只有從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麗平.小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關愛明天,2015(05)
[2] 傅道春.教師行為優化教程[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