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旦燕
摘 要:在現在的手風琴教學過程中,必須行之有效的運用和發展這種形象思維,以便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理性培養,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形象。設定情景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利用音樂蘊含的形象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利用音樂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等都是手風琴教學可以嘗試的方法。
關鍵詞:手風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61-01
形象思維是人類的感性思維,是通過主觀自我想象以及創新聯想而實現的一種思維方式。對一部音樂來說,其藝術感染力最終是要靠演奏者來實現。演奏者演奏作品時,不僅要正確理解和表達音樂作品的內容,更是要憑借形象思維能力、展開音樂想象,對作品進行再創造。因此,在手風琴教學中,形象思維便成為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現在的手風琴教學過程中,必須行之有效的運用和發展這種形象思維,以便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理性培養,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形象。在音樂、器樂等聽覺藝術中,撥彈、弓弦、吹奏、擊打等動作均用雙手十指來協調演奏;在視覺藝術中,舞蹈以動的藝術見長,手舞足蹈堪稱形象思維的典范。因此,在音樂教學中,特別是在器樂教學中我們要把形象思維有效的運用到實踐中。
一、設定情景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在教學中,可以設定特定的情景,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得形象的經驗與認識,在體驗中形成對音樂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并形成對音樂的理解,從而在器樂演奏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達到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手風琴演奏者要注意在演奏中,怎樣從風箱、力度、音色等方面來表達情感的。然后憑借自己的記憶演奏出來,表達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在演奏時,情感往往不能太過分,既要有情感的對比又要顯得自然平和,只有更好地把握住各種風格作品的情感特征,我們才能更好地表現作品的思想感情。
例如手風琴曲《我為祖國守大橋》中,風箱的抖動形象的模仿了火車駛來與火車遠去的效果,這時的作者是超出一般的思維想象,而進入到形象思維的最佳狀態,從而把全曲推向最高潮。演奏作品,其實是我們對作曲家創作的作品進行二度創作,所以我們應以作曲家的心理活動為基礎,投入全部的熱情與智慧去探索歌曲的思想內涵,能對音樂作品進行全面、準確的詮釋,而想象與聯想在作品二度創作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使演奏中得以升華。這是一種創作性的心理活動。
二、利用音樂蘊含的形象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音樂作品中都含有一定的音樂形象。例如,作曲家李遇秋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手風琴獨奏曲《天女散花》。該曲是《惠山泥人印象》組曲中的第二首,作者由惠山泥人廠制作的天女散花形象引發靈感寫成此曲,它寄托著人民群眾渴望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以及對善良、真誠的追求。李遇秋先生圍繞"天女散花"這一題材,充分發揮了手風琴的個性與技巧,成功地塑造了鮮明的藝術形象,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良好的舞臺效果。開始部分是以引子作為序奏的形式出現的,這里所采用的輪指,效果猶如琵琶的輪指彈奏,旋律以上行五度的跳進方式,加以漸強的律動趨勢,獨具飄逸、神秘的意境。演奏時應注意手指動作與風箱的運用,使音樂出來的效果更能引起人民心中的共鳴。
第一主題的旋律因素的在江南水鄉的民間音調中孕育而生的,婉約雅致,刻畫出一個嫵媚、善良的天女形象,猶如美麗的天女手執竹笛,傾訴著對人間的鐘愛。第二主題充分發揮了手風琴的器樂特性滿載節奏上加強了變化,與第一主題形成情緒對比,音樂在流暢中激蕩起伏,富有朝氣和熱情。
第三段的結構在變化中時而舒緩的敘述,時而激起情感的浪花。在這個段落里切分節奏被大量使用,左手跳躍不規則的進行著,之后一輪指遞進作為橋梁,逐漸增強將樂曲推想高潮。第四段音量進行著強烈的對比,音響奇幻多變、色彩斑斕。隨著旋律由線性狀態轉為音塊狀態,第五段音樂變得恢弘有力,充滿了朝氣,該段落可以看成第四段的延伸和發展,并與前三個樂段的構成迥然不同,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增強了全曲的戲劇性和幻想色彩。當第五段音樂旋律結束之后,音樂徒然消失了,只有左手尚在做緩慢低沉的顫動,伴隨著一組泛音,萬籟俱寂,仙影漸隱,演奏雖然已停止,而我們仍然陶醉在天女為我們帶來的幸福美景之中。在這首《天女散花》中,手風琴模仿天女下凡和江南美景的形象,有機結合在一起,有很強的形象性,給聽眾創造出形象逼真、極富想象力的意境,演奏時要注意風箱的運用和幾個形象的對比。
我們一定要重視作品的藝術形象,想一下,如果藝術家的頭腦中失去了形象,筆下也就不可能出現藝術形象。同樣的道理,如果演奏者的頭腦中沒有形象,他的音樂就不可能向人們傳達一種鮮明的音樂形象。
三、利用音樂培養學生形象思維
手風琴教學中的這種形象思維能力的有效運用,培養是關鍵。根據形象思維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直覺能力、情感、聯想和想象,音樂記憶力、創造力等多個方面進行形象思維訓練,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首先,可根據形象思維的直觀"形象"信息化特征和體驗式教學中的有效性,對學生進行形象直覺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形象讓學生來體驗,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形象直覺能力,還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理解力,使學生身臨其境,進入角色,激發了學生的教學熱情,積累了豐富的形象直覺能力。豐富的直覺能力積累才能為形象思維提供廣闊的天地。其次,要重視自主想象和聯想能力的培養。聯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維的主要思維方式。所以,我們要掌握音樂的表現手法,同時,在欣賞作品時,為藝術插上想象的翅膀,還可以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想象訓練,豐富自己的藝術修養,從而提高自己想象的深度與廣度。再次,練琴時要動腦筋,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這期間,感覺積極敏銳,記憶力大大增強,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提高了練琴的效率。
結語:手風琴教學過程,不能只是向學生傳授枯燥的技術知識,而是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演奏方法,引導學生想象與聯想,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對作品展開豐富的藝術想象,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審美力和表現力,積極調動起他們教學的前能與欲望,探索有效而生動的手風琴教學思路。這樣不僅有利于手風琴的教學,也為他們日后帶來借鑒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梅海林.淺談形象思維的培養及其他[J]教育論壇,2005,02.
[2] 梁文光.鋼琴教學中形象思維的有效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