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帥
摘 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缺少生活體驗的作文也會缺乏情感,好的作文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感悟,本文著力從積累素材、豐富情感和精彩呈現的角度探討如何寫好小學作文,旨在通過本文的探討,更好促進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作文;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289-01
長久以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都采用命題、指導、作文、批改和講評的模式進行,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主要來自于對課本素材的模仿和教師的指導,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不足,也導致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讀起來味同嚼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葉圣陶先生提出要將作文和生活結合起來,生活越豐富,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越充實,要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觀察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將更多的情感融入作文寫作中,讓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去觀察和描繪世界,讓作文變得更加精彩,讓寫作變得更加有趣。借此,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作文與生活的結合談幾點看法。
一、體驗和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果讓教學工作遠離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變的如同抽象的數學課程那樣難以理解,無異于緣木求魚[1],也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新課改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對此,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從知識灌輸向能力培養轉變,正所謂授之魚不如授以漁。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心中有“貨”,在寫作之前能夠做到成竹在胸,在寫作過程中下筆如有神。那么,怎樣才能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呢?除了課堂之內教學和課堂之外的閱讀,還要能夠因地制宜的對學生做出引導,將寫作素材的積累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和觀察,讓作文寫作顯示“真實”的一面,不再是空洞文字堆積,而是豐富、精彩、具體生活的再現。這也要求教師能從多個角度為學生創設觀察、體驗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活動,在具體活動中增強情感體驗。如在《我的百草園》中,作者通過對百草園自由快樂生活的回憶,來體驗廣泛的生活樂趣,也不由得讓人憧憬自然,渴望自由自在,在課文講授結束后如果能夠安排一次春游活動,讓學生置于自然中去近距離觀察體驗,在作文中描繪的各種動植物也將更加形象生動。
二、感悟和探究生活,豐富情感
生活只是素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不斷總結和反思,才能在現實平淡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升華,將這些素材應用到寫作中去,作文內容才能更加具體。在小學作文寫作中,如果只是對生活素材的簡單描述,沒有將作者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寫出來的文章便會非常平淡,就不會出彩,難以給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2]。生活給了我們以豐富的情感體驗,在這里我們得到了成長,閱歷得到了提升。但是如果只有素材,沒有能夠在作文寫作中將素材與深刻的人生體驗結合起來,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只有表象,沒有神韻[3],很難真正的打動人。然而,作為小學生來說,受人生閱歷的限制,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對事物的看法也難以入木三分,往往職能停留于表面,這也要求教學在作文教學中更加關注對學生的引導,如通過情境創設、問題設計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感悟和探究知識。以《收藏陽光》一文的教學為例,在講完課程以后,引導學生去挖掘自身親身經歷的“苦難”,通過憶苦思甜在對比中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尋找現實生活中的美,并把這種對生活的體驗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不斷積累儲備素材,在作文寫作時能夠做到信手拈來。
三、凝練和表達生活,呈現精彩
作為作者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作文的深度是由作者的思想境界決定的,而這些思想情感又來源于作者對世界的認識和感悟。對于廣大小學生來說,雖然也一直遵從老師的要求去觀察生活,去留意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但是由于這種觀察、留意常常停留于表面,缺少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導致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情感,思想貧乏,難以觸動讀者的心靈,更談不上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對于部分小學生來說,盡管在課外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寫作時也非常注重使用各種華麗的辭藻,但還是難以擺脫矯揉造作、尋章摘句的特性。對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也要著力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由淺入深,真正的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類信息資源,用犀利的眼光去捕獲,靈活機制的進行重組和體現,挖掘生活表象背后的深層次意義。以《回家》一文的教學為例,引導孩子結合課文所表達為大家舍小家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家”的意義,討論現實生活中值得我們感恩和銘記的事件,并通過簡潔精煉的文字將自己的體會寫出來,做一個善于觀察、思考和提煉生活的人,做一個善于表達的人。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小學生寫好作文,要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讓作品充滿真情實感,文章自然會更加出彩。
參考文獻:
[1] 孫春雨. 親近生活,讓作文教學更精彩[J].教育教學研究,2014(09):74
[2] 何銀社.讓作文走近生活 讓生活走進作文-淺談新課程標準指引下的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4(07):41
[3] 吳慶源.走進情感世界,讓作文教學更精彩[J].教育教學研究,20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