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222-01
從心理和生理特征看,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遠遠高于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就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一、形象思維的主要特點
形象思維具有自由性、靈活性、自發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點,從培養形象思維的必要性來看,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簡約性
形象思維是對思維對象從整體上考察,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經驗,通過豐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銳而迅速的假設,猜想或判斷,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間環節,而采取了"跳躍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間的思維火花,是長期積累上的一種升華,是思維者的靈感和頓悟,是思維過程的高度簡化,但是它卻清晰的觸及到事物的"本質"。
2、創造性
現代社會需要創造性的人才,我國的教材由于長期以來借鑒國外的經驗,過多的注重培養邏輯思維,培養的人才大多數習慣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缺乏創造能力和開拓精神。形象思維是基于研究對象整體上的把握,不專意于細節的推敲,是思維的大手筆。正是由于思維的無意識性,它的想象才是豐富的,發散的,使人的認知結構向外無限擴展,因而具有反常規律的獨創性。
3、自信力
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其二是來自數學本身的魅力。不可否認情感的重要作用,但筆者的觀點是,興趣更多來自數學本身。成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自信,形象發現伴隨著很強的"自信心"。相比其它的物資獎勵和情感激勵,這種自信更穩定、更持久。當一個問題不用通過邏輯證明的形式而是通過自己的形象獲得,那么成功帶給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內心將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學習鉆研動力,從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高斯在小學時就能解決問題"1+2+ …… +99+100=?",這是基于他對數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這對他一生的成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而現在的小學生極少具有形象意識,對有限的形象也半信半疑,不能從整體上駕馭問題,也就無法形成自信。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1、扎實的基礎是產生形象的源泉
形象不是靠"機遇",形象的獲得雖然具有偶然性,但決不是無緣無故的憑空臆想,而是以扎實的知識為基礎。若沒有深厚的功底,是不會進發出思維的火花的。在教學中,我們要緊密結合生活實踐,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獲得感性的認識,這是最好的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方法。生活中的桌椅板凳、房屋建筑、山川河流都可以成為我們教學中鍛煉學生形象思維的道具,充分利用這些,學生就能夠將生活和數學鏈接起來,自然而然,形象思維能力也就會慢慢提高。
2、重視解題教學
教學中選擇適當的題目類型,有利于培養,考察學生的形象思維。
例如選擇題,由于只要求從四個選擇支中挑選出來,省略解題過程,容許合理的猜想,有利于形象思維的發展。實施開放性問題教學,也是培養形象思維的有效方法。開放性問題的條件或結論不夠明確,可以從多個角度由果尋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發散性,有利于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3、設置形象思維的意境和動機誘導
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對于學生的大膽設想給予充分肯定,對其合理成分及時給予鼓勵,愛護、扶植學生的自發性形象思維,以免挫傷學生形象思維的積極性和學生形象思維的悟性。教師應及時因勢利導,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使學生對自己的形象產生成功的喜悅感。
有一句歌詞"跟著感覺走",如果將這句歌詞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就是對形象思維很好的闡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形象思維冠冕堂皇的在課堂教學中明確的提出,制定相應的活動策略,從整體上分析問題的特征;重視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諸如:數形結合、歸納猜想等,對滲透形象觀念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大有稗益。
從根本上說,數學教學就是思維教學,善于抓住學生的特點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充分利用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運用到教學當中,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師的教才能夠輕松自如而且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