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霞
臨床護理路徑對剖宮產母嬰結局的影響
胡云霞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CNP)對剖宮產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擇204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0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CNP干預。結果 研究組產婦產程時間(6.55±3.23)h、產后2 h出血量(302.21±48.52)mL及1 min Apgar分值≤7分的發生率0.98%,均低于對照組(10.54±4.85)h、(377.65±50.32)mL及8.82%(P<0.05)。結論 CNP可以有效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兒Apgar分值,保證母嬰的健康與安全,適于臨床應用。
剖宮產;臨床護理路徑;母嬰結局
剖宮產是一種常見的婦產科術式之一,雖然可以有效改善母嬰的預后質量,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高于自然分娩,且新生兒窒息率與死亡情況也并未得到改善[1]。因此,探尋一種有效的護理措施保證剖宮產質量,改善母嬰結局十分必要。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它根據每日的護理計劃,為特定患者制定出有時間性、順序性的臨床服務計劃,以便于提高護理效率,保證患者的就醫質量。本研究對102例剖宮產產婦實施了CNP干預,臨床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204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02例。納入標準:未合并圍生期并發癥;單胎妊娠;對本次研究知情,已簽署同意書。研究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5.6±5.6)歲;產次:初產婦90例,經產婦12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5±1.5)周。對照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5.4±5.3)歲;產次:初產婦91例,經產婦11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6±1.4)周。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基礎護理、囑醫囑給予用藥及治療護理、心理護理、產程觀察、教育指導等。研究組實施CNP干預,組建CNP小組,設計及執行標準化CNP流程,具體方法如下。
1.2.1 設計CNP表 CNP小組根據剖宮產產婦的特點、住院過程、治療與護理程序設計CNP表格。表格橫軸為住院時間,縱軸為術前指標、用藥、檢查、治療、護理、功能鍛煉、飲食護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導。根據醫生醫囑、診療計劃及護理程度合理編排每天CNP表單,之后由護理人員與產婦共同執行。
1.2.2 CNP實施方法 產婦入院時即為主管護士向其進行入院宣教,并發放護理計劃單。向產婦講解CNP的相關內容,指導她們掌握術前檢驗、檢查方式及術后應達到的護理、治療目標,以便于取得患者的配合與信認。各護理班次的護理人員根據CNP內容密切觀察產婦的病情變化,并實施相關的護理操作,認真開展健康宣教。若在護理過程中未見異常情況,且患者較為滿意,則可以CNP表單后用黑筆打“√”,反之有異常情況則用紅筆打“×”。當遇到護理異常情況時,當班護士應將產婦病情認真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中,分析相關原因并采取處理措施,之后護士長對護理情況給予評價,避免不良變異再次出現。CNP小組成員通過協調、溝通與討論不斷優化CNP表單內容與實施方法,實施全面的護理持續性改進工作,保證臨床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2組護理干預后的母嬰結局,包括產程時間、產后2 h出血量,以及新生兒1 min的Apgar分值。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進行數據處理與統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2 h出血量比較 研究組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2 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2 h出血量比較(x±s)
2.2 2組新生兒1 min的Apgar分值對比 研究組新生兒1 min Apgar分值≤7分的為1例(0.98%),對照組為9例(8.82%),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3,P<0.05)。
傳統的產科輪班制護理將孕期生理變化作為工作的重點,未對患者心理、生理、社會等綜合需求給予規范性的指導,易使患者因不良情緒及相關生理情況而誘發神經內分泌系統應激反應,最終造成收縮乏力、胎兒窘迫、產程延長等癥狀,危害母嬰安全[2]。因此,采取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法保證剖宮產母嬰的健康與安全十分必要。
臨床路徑表單最早應用于國外的工業質量管理系統,實踐結果說明它在各部門間的協調合作中具有重要的價值[3]。CNP是臨床路徑的一種延伸,它通過實施有目的、有計劃、有時間、有順序的護理計劃,有效改變了傳統護理工作的隨意性與盲目性,讓產婦在入院至出院期間對所有治療、護理、檢查及健康宣教等操作均有詳細的認知,充分保證了她們的知情權與選擇權,這也為提高產婦的主觀能動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4]。同時,CNP在照顧到護理品質的同時,有效提高了護理效率,通過標準且嚴格的護理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各項護理、治療及檢查項目,充分體現了“將時間還給患者”的優質護理理念”[5-6]。
本研究在實施CNP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轉變了傳統的被動觀察護理模式,主動根據路徑表單內容實施護理操作,有效提高“發現問題”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避免因缺乏責任心所致的護理遺漏及護理差錯。有學者對42例剖宮產產婦應用了CNP干預,結果顯示,該組產婦產后出血量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新生兒1 min的Apgar分值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7-8]。本研究結果與此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CNP可以有效縮短產程時間,降低產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兒Apgar分值,保證母嬰的健康與安全,適于臨床應用。
[1] 劉春.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2):285-286.
[2] 王英.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產婦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8-49.
[3] 龔美英.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9(19):10-11.
[4] 歐少玲.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46-47.
[5] 劉莉,汪德榮.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7):60-61.
[6] 劉業珍.臨床護理路徑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 2013,19(18):92-93.
[7] 孔祥鳳.臨床護理路徑在擇期剖宮產術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7):1020-1022.
[8] 王建新.臨床護理路徑在擇期剖宮產手術孕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2):142-1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79
江西 334000 上饒市人民醫院婦產科(胡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