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紅英
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余紅英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方法 選取股骨頸骨折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結果 2組患者治療前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92%,高于對照組的77.08%(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7%,低于對照組的20.8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顯著,臨床推廣價值高。
舒適護理;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為臨床常見骨折類型,多發于中老年人,外科手術治療是當前臨床常用的股骨頸骨折治療方法,但是術后疼痛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較大[1]。本研究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用舒適護理,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96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齡39~74歲,平均年齡(64.36±4.67)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傷27例,墜落傷10例,其它11例。觀察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齡39~73歲,平均年齡(64.41±4.72)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傷28例,墜落傷11例,其它9例。上述2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內容如下,(1)環境護理:確保每天對病房進行通風換氣,定期進行消毒,確保病房內空氣保持清新,同時可依照患者喜好于病房內播放舒緩音樂,以此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2)飲食護理:多數股骨頸骨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癥狀,因此應叮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高鈣食品的補充,以此促進患者骨骼恢復,出院前叮囑患者繼續保持高鈣飲食。(3)心理護理:患者在突發骨折的情況下,必定會存在較多焦慮、抑郁情緒,特別是對老年患者來說,其可能出現悲觀、恐懼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針對該種情況應加強對患者股骨頸骨折現相關知識的宣講,同時向患者介紹院內相關資質及醫生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療及康復信心。(4)疼痛護理:疼痛為骨折患者常見反應,對劇烈疼痛難以忍受患者可給予鎮痛泵進行止痛處理,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指導患者學習并掌握深呼吸止痛法及注意力轉移法等自我止痛方法,以此提升患者主觀性及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統計2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調查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情況進行評價[2],最低分為1分,最高分為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明顯。后根據改良巴氏指數評定表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包括大便、小便、修飾、如廁、吃飯、轉移(床-椅)、活動(步行)、穿衣、上樓梯及洗澡等自理能力,滿分為100分。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主要包括病房環境、基礎護理、服務態度、管理規范性、綜合素質等方面,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 2組患者護理前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x±s)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92%(47/48),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7.08%(37/48),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7%(2/48),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83%(10/48),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股骨頸骨折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中,且以老年人居多[3]。主要是由于在年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受到骨質疏松、合并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影響,為股骨頸骨折創造了條件,外加中老年患者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因此其發生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也就更高[4]。而由于股骨頸的生理解剖位置較為特殊,發生骨折后的血液供應難度較大,在局部剪切力大的情況下,發生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更高,對患者治療效果影響較大[5]。有臨床研究表明[6],給予股骨頸骨折患者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可促進骨折愈合并提升治療效果。
舒適護理是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充分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護理模式,其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將高效、貼心、優質理念融入在各項護理措施中,為患者創建了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通過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等措施的開展,確保患者術后恢復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舒適護理,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實施效果顯著,臨床推廣價值高。
[1] 米素敏.綜合護理對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并發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5,21(22):105-106.
[2] 吳佩霖,吳耀華.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護理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17):106-107.
[3] 賴家盈,王鶯,林子玲.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1):25-26.
[4] 張文娟.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調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18(10):1689-1690.
[5] 李瑛.舒適護理在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8(19):3612-3613.
[6] 關曉芳.股骨頸骨折舒適護理干預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5):46-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83
江西 330006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一科(余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