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清 王士列 威武
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多發性硬化急性期的臨床研究
宋元清 王士列 威武
目的 研究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多發性硬化急性期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12例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6例。對實驗組患者予以靜脈滴注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予以甲基潑尼松龍靜脈滴注治療,治療結束后對2組患者的療效、擴展殘疾狀況評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有效率為96.4%,對照組有效率為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入院前,2組患者的EDSS評分為(5.5±1.4)和(5.7±1.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7 d后,實驗組患者評分為(2.9±1.2),對照組為(4.3±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1 d后,實驗組患者評分為(2.5±0.8),對照組為(2.8±1.6),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入院前相比顯著降低(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6%;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多發性硬化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相對較輕,發生率相對較低,可作為臨床上治療多發性硬化急性期的首選藥物。
免疫球蛋白;多發性硬化;急性期
多發性硬化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所致的以中樞神經系統白質脫髓鞘病變為特點的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常累及視神經、腦干、脊髓傳導束。病情反復發作與緩解交替進進行[1],患者主要表現為視力、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甚至導致癱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激素治療是傳統的治療方式,但這種方法需要激素量大,機體不良反應較多,為尋找治療RRMS更加優良的方法,做出本次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的112例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RRMS)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6例。其中實驗組男22例,女34例,年齡(34.2±8.9)歲,病程(2.9±1.4)年,復發(2.8±1.3)次;對照組男24例,女32例,年齡(32.8±8.6)歲,病程(3.1±1.6)年,復發(2.9±1.3)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McDonald對RRMS的診斷標準。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復發次數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實驗組患者予以人免疫球蛋白(貴州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23034)進行治療,用法用量為0.4 g/(kg·d),用500 mL的葡萄糖液(大理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0343)稀釋后靜脈滴注,連續使用5 d。對照組患者予以甲基潑尼松龍(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4)進行治療,用法用量為1 000 mg/d,加入500 mL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2組患者均連續用藥5 d,然后予以2組患者潑尼松龍(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6022367)1 mg/(kg·d),晨頓服,服用7~10 d減量,周減5 mg至完全停藥。分別在入院前,治療7 d、治療21 d依據Kurtzke神經功能量表(EDSS)對2組患者小腦、錐體束、感覺、腦干、大小便、視覺、精神等神經系統功能進行綜合評分[3]。對2組療效,EDSS評分減少程度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
1.3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患者臨床表現改善情況,分為顯效、有效、無效。15 d內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接近正常者為顯效;30 d內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者為有效;30 d內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者為無效[4]。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病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統計學分析在SPSS 15.0下進行,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療效的比較 實驗組有效率為96.4%,對照組有效率為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n)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各階段EDSS評分比較 入院前,2組患者的EDSS評分無差異統計學意義;治療后EDSS評分較入院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前期(第7天),實驗組患者的EDS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21天,2組組患者的EDS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各階段EDSS評分比較(x±s)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頭暈2例,發生率3.6%;對照組患者頭暈3例、血糖升高2例、血壓升高2例、嘔吐2例,并發癥發生率16.1%。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4,P<0.05)。
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灶多發且集中于中樞神經系統,病因不明。傳統對MS的治療以大劑量激素為主,大量激素的應用使機體產生較多的不良反應,如誘發加重感染、潰瘍、骨質疏松等。現已有國內外多篇文獻報道顯示大量免疫球蛋白對MS治療有效,且不良反應相對較少[5]。但是,對關于MS的急性發作的研究卻較為少見,臨床上對于MS急性期的治療也不統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EDSS評分較同期對照組患者低,支持相關研究[6]研究結果提示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可明顯改善MS的臨床癥狀,效果優于甲基潑尼松龍,這是由于免疫球蛋白使通過對多個環節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其作用機制包括與免疫復合物或抗原結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進而被吞噬系統清除;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升高體內的IgG的濃度,反饋性引起體液內B細胞濃度降低,進而使自身抗體濃度下降,同時,免疫球蛋白能與Fc受體結合,對B細胞和巨噬細胞表面Fc受體進行封閉,使巨噬細胞喪失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進一步抑制B細胞產生自身抗體[7];另外,免疫球蛋白能直接與血液中的髓鞘堿性蛋白抗體結合,減少對神經髓鞘的損害的同時促進少突膠質細胞的產生促進神經髓鞘的修復[8]。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表明免疫球蛋白治療多發性硬化的副作用小。
綜上所述,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多發性硬化,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相對較輕,發生率相對較低,可作為臨床上治療多發性硬化急性期的首選藥物。
[1] 中國多發性硬化及相關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專家組.中國多發性硬化及相關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草案)[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12):862-864.
[2] 柳林春.甲潑尼龍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急性期多發性硬化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2):138-139.
[3] Haas J,Hommes OR.A dose com parison study of IVIG in postpartum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J].Mult Scler,2007,13(7):900-908.
[4] 胡晴,鄢艷紅,曹夢瑩,等.糖皮質激素治療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的影響[J].熱帶醫學雜志,2015,15(10):1399-1401,1421.
[5] 龔非力.醫學免疫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06-107.
[6] 胡曦丹,何金鳳,王緋,等.對神經內科多發性硬化癥病人糖皮質激素應用的藥學服務[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5,15(5):339-342.
[7] Durelli L,Isoardo G.Hig 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J].Neuro lSci,2002,23(suppl1):s39-48.
[8] 易繼平,姚曉喜,黃鳳珍,等.糖皮質激素聯合法舒地爾治療多發性硬化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5,6(4):44-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99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宋元清王士列 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