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娥
摘 要:小學數學復習課是以總結、講解、練習為主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是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好復習課,對于學生牢固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提高數學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復習課;梳理;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85-01
教師要組織好學生復習,必須依據復習課本身的特點,以及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學會學習為目標,以本班學生實際為基礎來進行復習。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復習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僅供同仁參考:
一、對小學數學復習課要有正確的認識
復習課往往使老師感到難講,學生感到乏味。學生認為是自己學過的知識,學得沒勁,老師上得累,學生學得膩,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上好復習課,對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至關重要。如果不認真安排,不精心設計,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復習導入要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樂趣,激發(fā)欲望
首先要注重復習方案的設計。復習課前,教師首先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找出書中涉及到本節(jié)復習內容的題目。然后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將要復習的內容作有機的組合,以一種新的問題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由此來喚起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如復習“乘法口訣”時,我借創(chuàng)設學校組織去兒童樂園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并列乘法算式求圖中小朋友的人數。讓學生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來解決問題。這樣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數學從學生的生活中走出來,使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明顯提高,課堂上學習的氣氛更加濃厚、每個孩子都參與了進來。
其次,注重復習方式的新穎性、趣味性、多樣性,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復習活動中來,并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以及設計一些可以從多角度思考的題目,通過復習,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復習。例如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適當組織學生參加有趣的編題活動,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復習教學活動。
三、制定復習計劃至關重要
復習課要把舊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復習前,教師應將前面所教過的知識做一番綜合整理,系統歸類,縱橫貫通,找出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易混易錯之處。根據這些歸納整理和學生一起制定一個復習計劃,在教師的引導下有計劃地復習。如果教師對復習問題面面俱到,引不起學生的興趣,老師成了課堂的主角,學生被動接受,就會造成老師累而學生思維受到限制的結果,復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應該留給學生較大的探索空間,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因此在課堂上我嘗試把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師生共同列出本節(jié)課的復習計劃,再讓小組探討、整理歸納學過的知識。
四、復習內容要有針對性、開放性,突出實效性
復習時,要進行系統的復習和整理,復習的內容要有選擇性、針對性、開放性。復習中的練習題,不是舊知識的單一重復,機械操作,要體現知識的綜合性,達到訓練學生思維敏捷性、創(chuàng)造性的目的。例如,我把期末復習的內容大體分為三大塊:一是基礎知識;二是計算題;三是解決問題。在復習時注意讓學生主動地回憶和整理學過的知識,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哪個方面薄弱就進行針對性的對應練習。又如計算復習課,要注重計算的準確性和計算方法的靈活性,那么改錯題和開放題比較好。有針對性的練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毫無重點、表面花哨的練習,卻只能事倍功半。復習中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既可以把學生學過的知識“串成線”、“連成片”,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還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五、注重分層次練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復習階段,分層次的練習題的設計應把握知識的連接點,做到一道練習題擊中多個知識點,通過題型或問題情景變化,促進學生獲得熟練解決問題技能。同時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利用學生間的互相提問、小組中成員的合作等多種學生喜愛的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獲得發(fā)展。還可以通過做有趣的數學游戲,圍繞一些故事情景設計幾個不同層次的練習或者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學習競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經常采用的游戲活動有:開火車、接力賽、評選優(yōu)秀郵遞員和奪紅旗等,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各種可愛的小動物為載體,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題材,讓學生來充當助人為樂的小雷鋒,從而使他真正體會到數學的作用,使他產生學好數學的愿望。
六、重視一題多變的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題多變是加深對應用題理解的良好訓練方法。這樣復習有兩個好處:1、進一步深化對應用題的理解掌握規(guī)律;2、加強對不同類型的應用題的比較,防止知識負遷移。例如,在復習“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和“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時,我把“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加法應用題,改變成“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減法應用題。如“有5朵黃花,紅花比黃花多3朵,紅花有多少朵?”改變成“有8朵紅花,紅花比黃花多3朵,黃花有多少朵?”通過一題多變,使學生搞清楚誰與誰比,誰多誰少,不是見“多”就加,見“少”就減。
七、師生一起參與評價
讓學生邊復習邊練習,每次練習之后,教師把評價的機會交給學生。在自我評價中,教師則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真正使復習課中的練習起到補缺和提高的效果。同時,教師在復習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靈活選用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收到實效。
總之,數學復習課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傳統教學強調知識的傳授和關注技能的掌握,轉向側重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多種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回憶、討論、整理、溝通、歸納、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