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昕
目前信托開設子公司成為一種趨勢,對于信托公司來說,眾多的子公司因為經營模式相對主體公司靈活多變,受監管影響較少,因此受到歡迎。但也常常會因“埋雷”波及到母公司
伴隨傳統融資業務受到限制越來越多和整體經濟下行的風險,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為了突破限制,規避監管,尋求更多發展可能,紛紛開啟 “子公司化”的運作。
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在評價今年一季度信托業經營數據時曾對媒體提及,信托公司轉型過程中(開始)通過成立專業化子公司來發展業務。
這可能是信托轉型新的突破點。
一位業內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設立子公司可以隔離風險,業務更有針對性,減輕資本金壓力,相應監管政策也更靈活。不過,數目不斷增多的信托子公司的爆發給信托公司帶來了無限遐想的同時,也有可能由于風險失控而“埋雷”。
根據《投資者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目前約有17家信托公司已設立專業子公司,占總數的1/4。但由于缺乏明確統一的監管和規范,信托子公司設立后,大多實行自行摸索式的管理,相互之間的經營模式差異較大。
為了全面地了解目前信托子公司的發展狀況,《投資者報》記者走訪部分信托公司以及專業人士。
子公司玩法多樣
“子公司的界定目前爭議很大,各家玩法都不一樣,信托公司有做金融控股平臺進行間接管理的,也有自行摸索直接管理的。”某資深信托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目前信托子公司的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金控為背景的信托子公司,由于能夠較強地整合內部資源,該模式在業內較為推崇,而這類信托公司的代表主要有平安信托、華潤信托和重慶信托。
“金控模式值得學習,背后股東支持力度很大。”上述人士也稱,但受股東背景和支持力度等限制,這樣的模式目前也很難以被復制。
“平安信托控股平安證券55.66%的股權,但平安證券的實際管理卻不在信托,主要由集團管理。平安證券算平安信托的子公司嗎?名義上的母子關系,卻又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母子關系,這一點很難講。”該人士表示。
另一種則是以自力更生較多的信托子公司,主要以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國投信托為代表,這也是多數非金控模式信托公司發展子公司的常態。
例如,近年來以市場化特長的中融信托以專業子公司“中融鼎新“為平臺,一口氣設立了中融長河資本、中融匯智、上海隆山投資、中國國際資本等專業子公司,分別負責房地產并購、人力資源管理、境外資本市場投資、境外資產管理等業務。中融鼎新同時作為中融信托戰略轉型而設立的各家專業資產管理子公司的控股平臺,擔當對各家子公司的股權管理職能。
不過在有些人看來,子公司的貢獻有限,“經過轉型布局,目前公司基本形成了傳統業務穩定增長,創新業務多點開花的局面。不過,從中融信托管理各類型資產來看,子公司的規模及比重并不是很高。”一位接近中融信托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如此說。
與此同時,“變化迅速”成了信托子公司的另一特點,“今天有,明天沒,市場化的公司運作,會存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數目會有變化”。
一個例子可以證明,2015年因集團轉讓深圳市平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股權,平安信托喪失上述兩家公司的控制權。
風險常波及母公司
根據《投資者報》研究顯示,基于平臺背景和公司實力的不同,信托子公司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多級化的樣貌。
有人住高樓,有人臨深淵,盡管有法律隔離,一旦子公司或孫公司發生風險,又會波及到母公司的聲譽。
“部分信托子公司在業務監管嚴格的背景下產生的,也有轉移某些業務板塊的目的,加上信托公司在專業領域的管理經驗還待培育,管理不到位極可能在子公司業務中誘發風險。”遺憾的是,由于子公司、孫公司的發展不一,目前尚沒有相對成熟的管理經驗,各家的情況差異也較大。
2012年,華宸信托出資40%、韓國未來資產基金管理公司出資25%、咸陽步長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出資35%,在上海共同發起設立華宸未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但是由于華宸未來基金的全資子公司華宸未來資管接連爆出多起違約事件,也給華宸基金和華宸信托的聲譽帶來了不良影響。
2014年8月,因風險爆發頂峰,證監會對華宸信托子公司業務華宸未來責令整改,暫不受理公司業務備案,并同時對暫停管理失責的母公司業務申請,追究相關責任人。
可見,風險一旦處理不善,將面臨失去牌照危機。如何看待基金子公司的情況,《投資者報》記者也曾采訪了華宸信托。
“截至目前,基金子公司華宸未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現兌付違約的項目共有兩個。其中一個項目中小投資者的問題已經妥善解決,已化解了大部分風險,后續將繼續推進風險處置工作,徹底解決項目風險。另一個項目的風險處置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華宸信托相關負責人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違約事件出現后,基金公司的各家股東高度重視,要求基金子公司按照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切實加強風險管理。目前,基金子公司正在積極建立較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今后絕對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業務。
“華宸未來母子公司目前確實仍在暫停業務中,但母子公司正在全方位為恢復業務進行準備和創造條件,近期恢復業務的可能性較大。”一位知情人士說。
無獨有偶,2016年1月22日,平安信托因“將信托財產的部分收益確認為子公司收入、賬戶管理存在嚴重缺陷”,被深圳銀監局處以1650萬元罰款。
不過,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一篇研究文章卻認為,專業子公司反而成為信托公司的一道防火墻。因為專業子公司是獨立法人實體,在經營上自負盈虧,即使出了問題,影響的是子公司而非整個信托母公司。
子公司特色多樣
隨著藝術品、影視和PPP模式等不斷的深入,信托及其子公司衍生領域也在不斷擴張,但是,設置怎樣有特色的子公司,主要根據各家信托的稟賦操作。有較強代表性的包括中信信托的土地信托,國投泰康的藝術品信托等。
“從信托行業的轉型發展角度考慮,搭建專業子公司平臺主要目的:一是推動信托公司的創新和專業化運營;二是為了加強風險隔離,避免風險傳導;三是促進信托公司的轉型升級。”格上理財研究員歐陽嵐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以國投泰康信托為例,去年公司結束的一款與保利合作的藝術品信托5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達到17%以上,而為了進一步提高藝術品專業投資能力,國投泰康信托也在積極探索設立藝術品基金管理子公司。
“公司前幾年發行了不少藝術品信托產品,和大型的藝術品專業機構保持了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這些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對信托產品領域的拓展起到了較強的引導作用。”
國投泰康信托研發部總經理和晉予向《投資者報》記者介紹,專業的藝術品基金公司需要信托公司和藝術品專業機構共同合作,信托公司在資金、品牌、金融功能上更具優勢,藝術品投資機構在專業領域的管理能力上具備優勢。
“基于公司三年戰略規劃,未來主要的業務架構由實業投行、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組成,從而形成綜合競爭力。探索建立專業子公司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覆蓋各類底層資產的專業投資能力。”和晉予表示,在團隊構成方面,除了專業金融產品設計人才,更重要的是專業資產底層管理人才。
“專業的資產管理主要依靠專業的團隊,信托公司需要采取更加市場化的機制,通過設立子公司等形式,引入團隊持股機制,吸引專業人才加盟。國投泰康信托具有央企的品牌優勢,金融機構的專業優勢,以及市場化的體制機制,能夠充分發揮專業團隊和專業子公司的作用,切實提高在相關領域的資產管理能力。”
而繼五礦信托占股公司投資《美人魚》大獲成功之后,中融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融匯興”)又開創了演唱會的資本運作模式。
據悉,中融匯興由中融信托旗下專業子公司中融鼎新創設的,主要投向包括影視、演唱會等文化產業。而由其發布的“悅融樂享”系列契約式基金產品,全部投向音樂和現場演出。首期基金主要投資于2015年韓國團體Big Bang演唱會,并最終實現了較高收益。
而除此之外,為了順應“互聯網+”的政策引導和行業趨勢,以營銷能力著稱的中融信托2015年通過專業子公司中融鼎新投資創設了中融金服。
中融金服平臺旨在對接高凈值用戶的流動性和大眾對低風險投資品的需求,發行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期限均是90天到300天左右的短期理財產品,流動性更好,收益率在6%-9%之間,而由于收益率偏高,產品常被一搶而空。
對于信托子公司的發展方向,中誠信托研究發展部總經理王玉國認為,信托公司未來可以嘗試搭建三大類專業子公司平臺:第一類是從事特定領域信托業務及服務的專業子公司,其運作范圍既包括地產、基礎設施、資本市場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家族信托、財富管理、國際業務、資產證券化等創新業務,還可承接信托母公司的部分牌照范圍內業務;第二類是從事信托以外其他資產管理業務的專業子公司,包括基金子公司、產業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投資管理公司等,開展多種產品、模式的資產管理業務;第三類是為信托公司提供IT、審計、中后期運營管理等業務服務或管理的服務型專業子公司。而從目前看,該范圍也包括現在已有的信托子公司的發展領域。
管理待規范
“目前,行業內設立子公司較多的信托公司,如中融、中信、平安、上海和中誠等都是在2010年前后經批準設立的PE子公司,近兩年以這些PE子公司為平臺,又在其下設立了不同類型的子公司。”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員陳進博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然而,伴隨信托業務轉型和泛資管時代的全面開啟,信托公司通過專業子公司進一步拓寬業務范圍,并將部分業務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的需求也刺激了2014年以來新一波的子公司設立潮。
“信托公司前幾年主要以參股或控股的模式來設立子公司,直到去年《信托公司條例(征求意見稿)》的出臺,信托公司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始興起。按照《條例》,信托公司不得設立分支機構,但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可以申請設立并表管理的全資專業子公司。”歐陽嵐表示。
2014年4月8日,銀監會辦公廳下發《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這被喻為史上最嚴監管文件的“99號文”。99號文在明確做好風險防控、完善監管機制的同時,也明確提出了轉型方向。在推動業務轉型中,即指出要大力發展真正的股權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設立直接投資專業子公司。
“目前信托公司設立子公司遇到的問題是監管部門的審批,由于監管部門沒有出臺專業子公司的監管辦法,各地銀監局對信托子公司的審批普遍采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可以說,對于大多數希望設立專業子公司的信托公司而言,還是期待信托子公司的管理辦法可以盡快落出臺,可以從監管層面得到認可。”陳進博士認為,隨著信托業務向精細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在行業轉型時期,必然會出現行業的分化和專業化發展,而不同的信托公司找準業務定位和業務方向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