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娟
每年這個時候,孩子升學問題總是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5月份將開始新一輪“幼升小”信息采集。4月25日,東城區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發布。東城區涉及學區、學位調整變化較大,不少傳統學區房的人氣又再次旺盛起來。特別是名校旁邊,以及九年一貫制學區房,家長選擇學區房是希望不再為孩子擇校折騰。
房子緊俏不愁賣
與海淀區相比,東城區的知名小學比較少,最知名的莫過于史家小學,史家胡同名宅鱗次,從晚清至當代,眾多政商名流曾先后定居于此。
史家小學的學區房主要是周邊幾個胡同內2003年左右的回遷樓和上世紀90年代的老式板樓。“這邊的學區房均價是8萬-12萬/平方米。”我愛我家朝陽門南小街店的置業顧問劉小姐對記者表示,這里的一部分房子是經濟適用房,如果買的話,需要多繳納3%的土地出讓金。
記者了解到,北新橋、東直門這一片區的學區房一居室價格在10萬元/平方米左右,而二居室和三居室的價格在8萬元/平方米左右。同時,由于地處東二環內,這邊房子價格一直是穩中有升。
“這里房價肯定不會跌。”劉小姐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就買好了學區房,在孩子上學之后就將學區房賣出,這本身也是一項獲利頗大的投資。
此外,府學小學近700年的辦學經驗和北京市排名前三的教育教學質量地位,引領很多家長趨之若鶩。
在易嘉時代交道口東大街門店,一位中介向樂居透露,該小學每年入學人數在400人左右,“有錢比不過有關系,有關系比不過有房”,房產證日益成為入學的敲門磚。
除了府學小學,該地區還云集北京五中、北京二十二中等優質初高中,多個名校匯聚的疊加效應致使該區域學區房源十分緊張。“基本屬于掛一套清一套的形勢,你看完房不買,OK,后面有更多家長排隊”。易嘉時代上述中介表示。
章先生曾一度慶幸,雖然一家三口并不居住在東城區,但由于戶口跟著老人掛在交道口片區,因此自己的孩子在入學時成功擠進了府學小學。在看到年幼的兒子每天早晚奔波于居住地昌平和學校所在地東城之間身心俱疲后,他決心在學校附近租一套房源。
“我們原來的房子在霍營,小區環境不錯,也是精裝修,一家三口住綽綽有余,生活作息互不打擾,唯一的缺點是離學校太遠。坐公交車路上堵,北京的地鐵你也知道,那種擁擠是一個不到10歲的孩子無法承受的。”
章先生介紹,去年年底,他和妻子有了租學區房的意向,但當時房地產市場環境不佳,便沒有動作。今年春季過后樓市回暖,他終于成功移轉騰挪:位于昌平的房子以每月6000元租金成交,而他選定的距離府學小學步行僅需5分鐘的交東小區一套50平米的老房子,租金每月6500元。
放棄了京北的三室兩廳兩衛,三口擠在東城鬧市區的一室一廳,從“有房一族”變成了“租房一族”,他告訴記者,“這很值得。”
數據顯示,交道口片區普通住宅二手房價格多在8萬元/平方米以上。在租賃市場方面,50平米的一室一廳月租金一般在6000至6500元,80平米大小的普通房源月租金普遍處于8000元-9000元。
在該區域樓房被家長瓜分的同時,周邊胡同平均租金也在水漲船高。在香餌胡同,一套10平米左右的普通平房月租金也能升至2200元的水平。
深度聯盟實現名校夢
4月25日,東城區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發布。根據最新政策,東城區已構建了6對初中深度聯盟校,共涉及18校次。在學區內將一所優質校與一所薄弱校聯盟后,建立大年級組,這組“盟友”將統一管理、統排課表、共享師資、統一評價、教師統一編排,構造一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大通道,淡化學校邊界。
早在2014年9月,五中分校和國子監中學新初一的學生已開始混合編班,均在五中分校園上課;兩校初三學生均在國子監中學上課。校長楊春林表示,兩校教師已開始共同備課,所有年級課程設置相同,國子監中學有12名教師在五中分校進修。
“深度聯盟后已經有五中分校的老師來給我們上課了。運動會就是兩所學校一起開的,新學年開學還一起舉行拜師禮!”國子監中學的就讀學生告訴記者,學校已與五中分校在課程設置、作業格式等方面實現統一管理,甚至連校服也已統一。
同時,東城區在小學階段還推出了與深度聯盟校性質相同,但形式不同的優質資源帶學校模式。2015年,東城區已打造了6個優質資源帶。即以學區內一所優質小學為龍頭,聯合相鄰的兩至三所普通小學。在“并聯”后,幾所學校統一招生,統籌師資、教育教學及活動等,實行一體化管理。
比如,遂安伯小學與史家小學結成了優質資源帶學校,2015年9月,唐崇越(化名)的孩子入學后就擁有史家小學學籍,并與原來史家小學片區的孩子一起由史家小學教師授課。“史家小學是東城乃至全市數一數二的小學,孩子能在這里就讀,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唐崇越說。
“本來我兒子在遂安伯小學上學片內,看到招生簡章說可以進史家小學,我都不敢相信。兒子上學這件事,雖然幾經曲折但最后以大功告成收尾,真是命好。”家長唐崇越表示:“想當初收到史家胡同小學的入學通知書后,我騎著自行車從家到學校來回跑了三趟看招生簡章,生怕看錯了,覺得太意外。這樣,不住學區房也能入讀名校!”

堅持就近入學
據悉,2016年東城區小學入學繼續堅持劃片就近入學,凡年滿6周歲(2010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具有東城區正式常住戶口及東城區房屋產權證(監護人持有)的適齡兒童均需參加學齡人口信息采集,免試就近登記入學。此外,東城區還將探索小學生源壓力較大的地區連片入學政策,嘗試建立以戶口、房產的性質及年限等綜合因素為依據的入學優先序列。
5月1日,東城區2016年小學入學劃片服務系統正式開通,學齡前兒童家長可憑學齡兒童身份證號查詢戶口所在地址或家庭實際居住地址所對應劃片小學的基本情況。社會公眾可憑個人身份證號查詢自己戶口所在地址或家庭實際居住地址所對應的劃片學區和學區內的學校情況。
對非京籍適齡兒童,東城區將建立聯合審核機制,保障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在東城區接受義務教育。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因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東城區工作并居住且需要在東城區接受義務教育的,需參加非本市戶籍學齡人口信息采集后,由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持在東城區務工就業證明、在東城區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在東城區暫住證、全家戶口簿、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等相關材料,到居住地所屬街道辦事處提交入學材料審核申請。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通過聯審后,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義教辦為其安排入學。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城區2016年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審核實施細則”多個證件審核條件中都增加了“3個月”的審核要求,即審核申請人或其配偶受雇于用人單位的,應在東城區正常繳納社會保險,社保在審核期間應處于正常繳費狀態且最近三個月應連續繳費(2016年2月至4月),2016年5月15日后補繳無效;審核申請人或其配偶租住房屋的,租房時間距2016年5月15日應滿三個月及以上。
東城教委表示,2017年該區范圍內的的適齡兒童可100%實現劃片就近入學。
到2020年,東城區的小升初將形成以學區為基本單元,采用九年一貫或對口入學的方式,曾經的電腦派位制將不再成為小升初的主要方式。未來,還將在區內逐步推行九年一貫制、初高中六年一貫聯合培養模式的探究,最終實現12年一貫制的培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