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嚴晨沁+李云仙+施航天+陳黎生+趙志蘭



[摘要]高校教職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科研工作往往壓力都比較大,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各種疾病,因此他們的健康狀況和醫療保障不可小視。根據云南省某高校2012年、2013年教職工體檢報告,利用SPSS進行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患心電圖異常、腎功、高血脂和脂肪肝的人數增加迅速,且大部分疾病呈現男性多于女性、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的趨勢,教職工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在此基礎上,初步分析高校教職工這個特定人群的醫療保險需求,包括目前教職工擁有的基本醫療保險是否能彌補疾病的資金支出,以及針對不同身體健康狀況的教職工還應有怎樣的補充醫療保險,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和住院及門診醫療保險。
[關鍵詞]高校教工;健康狀況;醫療保險
1引言
目前,高校教職工的健康狀況問題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的競爭不斷加劇,高校教職工的各種壓力越來越大。高校教職工一方面要從事教學工作,長期伏案備課和上課;另一方面要從事科研工作,寫文章、搞科研,這些都要進行強度較大的腦力勞動。此外,各種社會人際關系的交流以及應酬,家庭上的瑣事,都會影響他們的健康狀況。由于事務繁忙,他們往往缺乏或者忽略了身體的鍛煉,又不太重視養生的方法,長此以往,身體的生理機能就會慢慢下降,患病的概率就會增加,這無疑會增大教職的經濟壓力。目前,大多數教職工僅僅參保了國家規定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雖然有一定保障,但由于其是國家層面規定的強制保險,保障的范圍和程度都是最基本的,一旦醫療費用超出基金規定的最高支付限額,超出部分仍然需要教職工自己承擔。那么,高校教職工現階段健康狀況究竟如何?怎樣有效分散教職工健康風險?
國內對于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問題的研究較多,但基本上是根據各個學校的體檢報告,描述統計出多發疾病的種類以及比例,并討論性別、年齡或吸煙史對于這些疾病的影響,最后對于如何改善身體健康提出建議。如陳鐵梅,馬直勉,胡焱,張卉(2011)對比分析哈爾濱某高校的體檢結果,得出高校教職工常見疾病檢出情況存在著明顯的職業特點以及常見疾病中高血壓、高脂血癥及脂肪肝的發病率均呈現男性高于女性的特點,因而健康體檢對于高校教師健康保健指導有積極意義。辛青,于巍紅(2011)認為很多慢性病與年齡或性別有一定關系,都隨著年齡的升高而增長,但升高的趨勢男女有別,總體來看各科基本增長速度均加快,發病向年輕化趨勢發展,應將高校教工疾病管理的重點放在改善不良生活行為和習慣上。目前的論文研究主要存在兩個不足:第一,大多數的論文統計方法過于簡單,單單從卡方檢驗進行分析并不全面;第二,大多數論文在分析多發疾病、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于對策建議這塊比較籠統和單一,在對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后,很少根據在高校這個特定區域研究以保險形式分散教職工健康風險。而本文正是在比較某高校常見慢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發展成為重癥疾病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身體健康狀況的教職工還應有怎樣的補充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住院及門診醫療保險)。
2某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基本分析
2.1數據來源
本次進行統計分析的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某高校2012年、2013年教職工體檢報告,其中2012年實際體檢人數為803人,男性為387人,女性為416人;2013年實際體檢人數為807人,男性為374人,女性為433人。體檢的主要內容包括血壓血脂、心電圖、肝腎功能、B超(膽腎結石、脂肪肝)、腫瘤篩查。
2.2統計與分析
將所有的體檢報告數據錄入Excel建立數據庫,共對11項指標進行統計,包括健康狀況、高血壓、心電圖異常、肝功能、腎功能、高血脂、膽結石、腫瘤、輕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和腎結石,其中健康狀況是每個人整體的健康狀況,只要剩余10項有一項指標有異常,那就記該人的健康狀況為1,如若10項疾病內容都顯示正常,則記為0。剩余10項疾病內容,每項疾病內容只要是醫生診斷有該方面疾病,還是指標顯示異常的,就記為1。同時按年齡進行分組統計(20~29歲為第一組;30~39歲為第二組;40~49歲為第三組;50歲以上為第四組)。導入完成后,將體檢結果數據進行錄入。輸入的數據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以及Logistic回歸,分析云南省某高校2012年、2013年教職工基本健康狀況,以及高發疾病在性別、各年齡段的分布情況,除此之外,還有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對高發疾病患病率的影響。
2.3分析結果
經過數據的統計,我們首先對2012年和2013年云南省某高校教職工的整體健康狀況做一個對比分析,具體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云南省某高校教職工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3年有超過一半的教職工至少有一項體檢內容的指標出現異常,這一比率比2012年超出了近25%。從具體疾病來看,2013年異常率最高的就是高血脂,達到43.74%,其次依次是腎功能異常、脂肪肝和心電圖異常,這四項的異常人數都超過了100人,與2012年相比,腎功能異常和心電圖異常的異常比率大幅上升,增長幅度都超過了10%,需要引起重視。從上面的結論可以看出學校教職工整體健康狀況并不好,從性別和年齡角度分析其分布情況見表2和表3。
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無論是性別角度,還是各個年齡段,2013年的異常比率都超過了2012年,而且在性別上呈現出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在年齡上呈現出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的趨勢。通過卡方檢驗(對于年齡在20~29歲的教職工,自變量年齡中定義為0;年齡在30~39歲定義為1;年齡為40~49歲定義為2;年齡大于50歲定義為3)和邏輯回歸模型分析(在自變量性別中,把男性定義為0,女性定義為1;在因變量健康狀態中,把無異常定義為0,異常定義為1)得到了證實,具體見表4。
從卡方檢驗結果來看,性別和年齡的Sig.=0.000<0.05,故可認為性別和年齡都與教職工的健康狀態相關,但要分析年齡、性別是呈負相關還是正相關,還需要進一步運用邏輯回歸模型進行分析。見表5。
從邏輯回歸結果來看,自變量性別和年齡的Sig.=0.000<0.05,也可認為自變量性別和年齡都與教職工的健康狀態相關,同時自變量年齡的系數B為正數,表示年齡與因變量為1的概率正相關,故可以得出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結論;自變量性別的系數B為負數,表示性別為1的概率與因變量為1的概率負相關,故可以得出女性的發病率低于男性的發病率。
同時,根據表2,從增長幅度來看,性別角度上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增長幅度基本上是一致的,都達到了31%,而從各個年齡段來看,20~29歲年齡段的增長幅度最快,達到了30%,這表明高校教職工患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對四類高發慢性疾病進行分析,除了年齡對腎功能異常的發生不具有顯著關系之外,所有的多發慢性疾病都呈現出男性發病率大于女性發病率,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趨勢。
3高校教職工醫療保險保障分析
對于高校教職工健康風險保障,應重點關注的商業醫療保險有兩類:重大疾病保險和住院及門診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目前我國大型保險公司已開發的重大疾病險,每個險種對于重大疾病的具體內容規定大體是一致的:包括惡性腫瘤、心肌梗塞、動脈搭橋、腎衰竭、重癥肝炎等,這些重癥疾病的醫療費用非常高。住院及門診醫療保險主要是對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或支付比例較少的藥品和項目,進行額外的賠付,而其保障的藥品或疾病,也主要是根據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范圍來確定的,對于本文分析的某高校教職工的常見疾病自然也包括在內,常見慢性疾病往往需要藥物的治療,而且服藥的時間比較長,而這些藥物也需要個人自己承擔一部分,部分特效藥個人自付比例也比較高,長此以往經濟壓力較大。
結合本文中云南省某高校教職工的身體健康狀況,我們認為絕大部分教職工的身體健康狀況都存在隱患,指標都偏離于正常范圍,但患嚴重疾病的比例不高,經過藥物的治療都能得到控制,而所需藥物基本可報,個人負擔的較少。但教職工常見的高血脂、心電圖異常、腎功能異常和脂肪肝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在生活和飲食上進行控制。因此,即使校方大力宣傳健康知識,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教職工身體健康狀況的下降趨勢并不會立刻被遏制,因此有必要建議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本文將教職工分為未患病和已患病人群,對于未患病人群,鑒于統計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大,患病率也不斷增大的趨勢,建議購買住院及門診醫療保險,來保障教職工由于年齡增大以及不規律生活導致得各類慢性疾病的風險。一旦在保險發生效力期間,確診某項慢性疾病,產生了門診或住院費用,以及藥物費用,對于基本醫療保險中個人負擔的部分,商業住院及門診醫療門診保險也會賠付一部分。按照某大型保險公司的門診及住院醫療保險,我們以某位40歲教職工為例,在交納7165元保費后,一年內發生保險合同規定的各項疾病的,保險公司給付比例按照重點醫院和中國大陸二級以上公立醫院80%賠付,特殊門診腎透析、放療化療20萬元/年據資料顯示,每次腎透析的費用為400~600元,每周要做三次,總的保險金額高達200萬元/年。
對于已患病人群,就必須結合自身慢性疾病的情況,為防范隨著年齡增長或生活不規律引起疾病惡化,建議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各種檢查指標異常或疾病早期不引起重視,可能會引發惡性腫瘤、心腦血管重疾、腎衰竭、肝硬化等,這些重大疾病不僅難以治愈,而且所需的費用非常大,動脈搭橋手術費用在6萬元左右,而腎衰竭后必須進行腎透析,一年個人承擔費用也超過6萬元,而且一次透析意味著要持續透析,甚至是終身透析。而由于統籌疾病設有最高支付上限,超過最高支付上限由個人自己承擔,因此患有重大疾病對于教職工的經濟壓力非常大,基本醫療保險完全無法保障。按照某大型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險,我們以某30歲男性教職工為例,8年內月繳500元,在20年內若患保障范圍以內的疾病,一次性賠付10萬元,如若20年后仍然存活,則將獲得保費的105%。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49歲以上個人進行投保時,保險公司需要進行身體檢查,程序比較復雜,且根據上文的體檢數據,50歲以上患病率高達84%,保險公司不一定愿意承保,因此對于50歲以上,且已患某項慢性疾病的教職工,很難通過購買商業保險進行保障。
參考文獻:
[1]陳鐵梅,馬直勉,胡焱,等.某高校教工健康體檢結果對比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1):19-21.
[2]劉紹鋒.棗莊市某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3]辛青.某高校教職工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4]于巍紅.長春市某高校某校區教工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1.
[5]張安玉,孔靈芝.慢性病的流行形勢和防治對策[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5(1):1-3.
[6]涂斯婧,王前強.淺析管理型醫療保險在我國的應用經驗[J].衛生軟科學,2012(1):76-78.
[7]朱蕾.推進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健康發展[J].四川勞動保障,2010(2):18.
[8]劉芳芳.淺析我國商業健康保險對社會醫療保險的補充作用[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0(7):38-43.
[9]陳濤.XY公司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