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淮亮


[摘要]20世紀末以來,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全球貿易的繁榮,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促使著對外貿易方式的不斷轉變。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浪潮中,也在順應著世界的趨勢,積極加入世紀貿易組織,參與全球競爭。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商業活動中的應用,使得電子商務成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方式,與國際貿易的結合,使得跨境電子商務也應運而生。文章將針對跨境電子商務對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進行探究。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主體;交易成本;回歸分析
20世紀末期以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聯通世界的電子信息網絡的建立,網絡全球化成為可能,應用互聯網進行全球貿易的時機也已經成熟。通過互聯網,以進口商和出口商為主體,銀行作為支付和結算中介,利用網絡數據庫建立商業聯系,從而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跨境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時空局限,改變了傳統的貿易方式,有利于企業發現市場,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從而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1跨境電子商務概述以及現狀
跨境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的有機結合,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以及現代通信技術進行的商務活動,而跨境電子商務則是指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手段進行國際貿易活動。跨境電子商務與傳統電子商務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利用現代的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國際貿易過程中的電子化。
目前人們所提及的電子商務主要是指在計算機網絡上所進行的貿易活動,而廣義上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在貿易活動中的運用。電子商務活動最早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主要在銀行間使用的電子資金轉換(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EFT),這促使了金融市場逐步走向電子化。之后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使得企業間的電子商務成為可能,但是由于EDI電子商務的技術標準不統一,使用價格昂貴,EDI電子商務的發展只是局限于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大型企業。互聯網的出現以及計算機的普及,才使得現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真正實現發展。當今世界,已經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涉及貨物、服務、會展、旅游、保險等方面。國際貿易的電子化使得企業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單證流的便利轉換,促進了企業傳統經營到線上經營的轉化。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起步比較晚,但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跨境電子商務取得了迅速發展。2014年我國國內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13.4萬億元,同比增長31.37%。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4.2萬億元,占進出口總規模的16%。
2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的定性分析
2.1對于國際貿易主體的影響
在傳統國際貿易中,由于國際市場環境復雜,國際貿易涉及流程較多,人員花費成本高,貿易伙伴尋找困難,好多中小型企業無力承擔高額的費用,從事國際貿易的主要是大型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尋找客戶的平臺,進口商可以通過搜索引擎、行業展會網、注冊B2B貿易平臺等尋找合適的貿易伙伴,從而開展國際貿易活動。電子商務平臺的出現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平臺,豐富的信息獲取渠道,使得國際貿易流程更為簡便,從事國際貿易的主體更加多樣化。跨境電子商務的出現也有利于通過整合資源以改善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出現的訂單分散、資金緊張、服務效率低下的行業現狀,幫助傳統的對外貿易企業順利實現轉型。
2.2對于國際貿易流程的影響
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流程中,進口商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大量而又繁雜的談判、開立信用證、備貨、租船訂艙等,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通過計算機網絡以及網上交易平臺,企業的國際貿易的重點則放在了信息的獲取與整合、進行商務洽談、電子制單等方面,從而使得國際貿易流程的重點實現了轉移。在跨境電子商務過程中,主要是關于網上磋商、電子單據、貨款支付等。
關于貨物買賣合同或者外銷合同,可以通過網上電子合同進行訂立。在交易雙方達成合意并符合其他必要條件的情況下合同生效,關于電子合同的生效,電文合同的生效以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收件系統的時間作為生效時間。電子合同簽訂時,一般采用數字簽名或者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方式實現。
2.3對于企業交易成本的影響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在國際貿易的初期企業可以節約交通、住宿、人員時間等成本。電子化制單的推出,使得企業可以免于各個單位部門間來回奔波,提高了貿易流程中的效率,減少了企業的業務支出。在傳統貿易中,企業要花費大量金錢和精力來進行宣傳,要租用店面進行運作,而在跨境電子商務過程中,企業只要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網站制作,利用虛擬店面就可以進行宣傳,這為企業節約了投資成本。
3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的定量分析
3.1我國國際貿易與跨境電子商務的描述性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方式,其發展與傳統的國際貿易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近十年來我國國際貿易進出口總額與跨境電子商務變化情況見下圖。
我國國際貿易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圖
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艾瑞網的數據綜合整理而得,其中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2005—2007年度年數據缺失,2015年度數據為預測數據。
從以上的宏觀總體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進出口總額除了在2009年受到經濟危機影響有所下滑之外,2005—2014年均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在2008—2012年國際貿易中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變化很大,2012年后增長速度緩慢,外貿行業整體不景氣。這既有世界經濟發展放緩導致需求下降的原因,也有國內政策調整導致生產成本上升的原因,同時人民幣的升值也對我國進出口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進出口行業受阻的現狀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仍舊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08—2014年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3%左右,并在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中持續上升,從2008年占進出口總額的4%增長至2014年占進出口總額的16%。
3.2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的線性回歸分析
進行線性回歸的數據主要選取了2008—2014年國家統計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其中JCK表示進出口總額,KJDS表示跨境電子商務總額。因為數量單位(萬億元)差異較小,所以可以直接進行線性回歸,建立線性回歸模型如下:
JCK=C+βKJDS+ui
通過參數進行估計,得到結果見下表。
通過線性回歸分析,可以得到回歸擬合在5%的顯著性檢驗下可以通過DW為1.427145,說明誤差項不存在自相關,模型檢驗可以通過。從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模型的變量統計值顯著。回歸方程表明,跨境電子商務與我國的進出口存在正相關關系,跨境電子商務總額每增加1萬億元,可以促進進出口總額增加2.877827萬億元。這說明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總結
近些年,我國的外貿行業一直面臨著停滯不前的狀態,在這種狀況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卻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并支撐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成為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跨境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的結合,這種新的貿易方式也為從事傳統國際貿易的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為進出口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鄂立斌,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2):22-31.
[2]樊文靜.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J].對外經貿,2015(1):4-7.
[3]葉華.淺談中國外貿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1):50-51.
[4]楊堅爭,劉涵.我國不同規模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4(1):25-29.
[5]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及建議[J].觀察,2013(9):23-24.
[6]劉詠芳.國際貿易電子商務[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7]張曉峒.計量經濟學基礎[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