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蛋雞育成管理是蛋雞養殖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育成期的總目標就是要培育具備高產能力的青年母雞群。育成期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雞群產蛋期的生產性能。
一般在雞群育成后期的2~3個月,應在不影響雞群采食和飲水的情況下盡量降低光照強度。
雞群一般在150~160日齡開產,在175日齡保持50%的產蛋率較為合適。在技術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稍晚一點開產較為安全。雞群過早或過晚開產,均會對生產效益產生影響,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開產時間。
根據飼養品種的不同,制定相應的飼養程序,使體重的增長符合該品種的標準。在12~15周齡時,雞群的體重已經定型,所以必須在育成期注意雞群的體重,及時分出體重過小或過大的個體單獨飼養。雞群中體重小的個體不但開產晚,產蛋量也較差;體重過大的個體開產時間雖然較早,但產蛋期較短。因此,要控制好雞群的體重,從而提高雞群的生產效益。
雞群中85%的個體在體重指標內,則認為該雞群正常。如果雞群體重很均勻,開產之后產蛋上升很快,幾乎在開產2~3周內就能達到產蛋高峰。體重差異大的雞群,產蛋率上升緩慢,且產蛋持續時間較短。
1.轉群。轉群是飼養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按時轉群,在雞群6~7周齡時轉入育成舍,18周齡時轉入蛋雞舍。二是轉群前停水2~4小時,在轉群前后6天,要在飲水中加入恩諾沙星和葡萄糖,飼料中拌入氨基糖苷類藥物。三是做好組織管理,淘汰雞群中的不合格個體。
2.斷啄。斷啄一般在育雛期(7~10日齡)進行,在18周齡進行一次查漏補缺。
李懷旺楊自全河南省濮陽縣動檢站457100
防止開場推遲的方法:育成期夜間適當開燈補飼,使雞的體重接近于標準;體重沒有達到標準之前,持續使用營養水平較高的育雛料;在夏季的高溫季節,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和限制性氨基酸水平;適當提高雞群育成后期飼料的營養水平,使育成期體重稍高于標準;在18周齡之前開始增加光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