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珍泉 余璋 胡關勇
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對術后療效的影響
程珍泉 余璋 胡關勇
目的 探討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對術后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取87例胸腰椎壓縮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臨床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患者常規安置固定棒,經傳統撐開復位法復位。實驗組患者采取C臂X線機透視成像,進行復位。觀察2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ODI評分變化情況,手術前后Cobb角、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椎間隙高度變化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手術后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手術前和對照組,[(2.37±1.55)分vs(7.88±1.26)分]、[(2.37±1.55)分vs(4.19±2.66)分],[(24.18±8.31)分vs(58.77±9.47)分]、[(24.18±8.31)分vs(35.18±7.7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手術后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手術前,[(4.19±2.66)分vs(7.95±1.56)分]、[(35.18±7.71)分vs(60.88±7.5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手術后Cobb角低于手術前和對照組,[(6.33±1.89)°vs (25.09±6.23)°]、[(6.33±1.89)°vs (9.11±2.45)°],手術后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高于手術前和對照組,[(93.39±2.78)% vs (45.47±6.66)%]、[(93.39±2.78)% vs (84.99±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手術后Cobb角低于手術前,[(9.11±2.45)°vs (24.78±5.87)°],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高于手術前,[(84.99±3.33)% vs (43.79±8.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手術前后椎間隙高度比較,[(10.39±2.55)mm vs (10.48±1.66)mm],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手術后椎間隙高度低于手術前,[(7.99±2.45)mm vs (10.38±2.15)m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法能夠改善患者VAS評分,ODI評分,Cobb角、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對椎間隙高度無明顯影響。
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傷椎植釘;曲度矯正;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業的普及,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意外傷害人數不斷增加。期中,胸腰椎壓縮骨折是脊柱損傷中的常見類型[1]。臨床多采取后路釘棒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該方法操作簡單,創傷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2]。本文主要研究了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對術后療效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5年1月樂平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7例胸腰椎壓縮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臨床表現為胸腰背部疼痛,活動受限。按照臨床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2例),實驗組男39例,女6例,患者年齡41~63歲,平均年齡(47.28±6.49)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30例,交通事故傷12例,跌倒摔傷3例;對照組男37例,女5例,患者年齡42~63歲,平均年齡(46.94±6.51)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27例,交通事故傷12例,跌倒摔傷3例。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取全麻下俯臥位,標準后正中入路,經椎弓根釘棒系統分別在上錐和上、下位椎體各植入2枚螺釘。對照組患者常規安置固定棒,經傳統撐開復位法復位。實驗組患者采取C臂X線機透視成像,測量脊柱曲度、椎體壓縮情況、椎間隙高度等,進行矯正后,進行復位。
患者在手術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手術次日進行X線片檢查。術后4周,鼓勵患者早期活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ODI評分變化情況,手術前后Cobb角、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椎間隙高度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對2組患者所有數據資料進行匯總并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ODI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手術后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手術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手術后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手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前后VAS評分、ODI評分對比(x±s,分)
2.2 2組患者手術前后Cobb角、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椎間隙高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手術后Cobb角低于手術前和對照組,手術后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高于手術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手術后Cobb角低于手術前,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高于手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手術前后椎間隙高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手術后椎間隙高度低于手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前后Cobb角、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椎間隙高度對比(x±s)
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對于胸腰椎壓縮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患者椎體周圍的前縱韌帶、后縱韌帶、錐旁肌等結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為了復位良好,在手術中需要復位、固定和融合[3-5]。本文所選取的手術方法,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手術方法。其有多方面的優點,一方面,固定可靠,另外一方面,傷錐高度容易得到回復。然而,傳統的手術方式在恢復方面,并沒有重視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復。使得預后不十分令人滿意。
本文實驗組所選取的治療方法,考慮到了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復情況,通過C臂X線機的輔助使用,使得治療效果較好。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手術后VAS評分,ODI評分均低于手術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通過實驗組的治療方法,能夠緩解患者疼痛情況。
從力學結構方面分析,曲度矯正的難度較高,需要錐間撐開力、椎體矢狀面旋轉扭力和對椎體的牽引力[6-8]。傳統的治療方法,手術后,患者多出現慢性背痛、椎間隙高度丟失等情況。其主要的原因是在治療的時候,單純考慮內固定,忽視了曲度矯正的重要性[9-10]。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手術后Cobb角低于手術前和對照組,手術后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高于手術前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驗組的治療方法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的Cobb角和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手術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胸腰椎壓縮骨折釘棒復位內固定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法能夠改善患者VAS評分,ODI評分,Cobb角、傷錐椎體高度百分比,對椎間隙高度無明顯影響。
[1] 李鵬飛,房根強,李華,等.胸腰椎壓縮骨折復位術中傷椎植釘曲度矯正的臨床意義[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3,27(2):135-139.
[2] 周道政,李世芳,劉麗芳,等.傷椎植釘曲度矯正在胸腰椎壓縮骨折復位術中的臨床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6):606-609.
[3] 李超,于海洋,付青松,等.后柱切除后伸壓縮中柱矯治胸腰段骨質疏松性重度椎體壓縮骨折伴后凸畸形[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3,23(8):700-705.
[4] 李世芳,周道政,熊燦.兩種胸腰椎壓縮骨折復位手術的比較[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3,17(5):364-367.
[5] 胡海剛,譚倫,林旭,等.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置釘后路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1,21(8):663-668.
[6] 丁磊,丁偉偉,閆生亮,等.后路經傷椎單側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釘短節段內固定修復胸腰段椎體爆裂性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44):7100-7105.
[7] 龐仲輝,張亞斌,姚永峰,等.后路復位內固定與經椎弓根傷椎植骨置釘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5,14(17):1426-1428.
[8] 劉勇,李文龍,蘭天亮,等.椎體內植骨加后路釘棒固定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68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11):1498-1500.
[9] Chen H,Jia P,Bao L,et al.Depression of the Thoracolumbar 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on the Estimation of Cement Leakage in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Operations[J].Chin Med J (Engl),2015,128(23):3158-3162.
[10] 宋楹卓,張軍,惠備戰.經椎弓根釘后路固定結合傷椎內植骨置釘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J].當代醫學,2015,21(2):45-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21
江西 333300 江西省樂平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 (程珍泉 余璋胡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