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騰芳
西咪替丁治療小兒水痘的臨床分析
謝騰芳
目的 探究西咪替丁治療小兒水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78例水痘患兒,隨機將其分為西咪替丁組和利巴韋林組,各39例。在其他治療都一樣的基礎上,分別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20 mg/(kg·d)、利巴韋林注射液10 mg/(kg·d)進行治療,以5 d為1個療程,并對其發熱時間、皮膚不再瘙癢的時間、結痂時間進行觀察與對比,并對2組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進行有效的對比。結果 西咪替丁組有效率為92.3%,明顯高于利巴韋林組的7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西咪替丁組的退熱時間(1.74±0.24)d、瘙癢消失時間(2.20±0.43)d、結痂時間(3.83±0.26)d短于利巴韋林組的(2.55±0.63)d、(2.50±0.27)d、(4.24±0.4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西咪替丁對小兒水痘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利巴韋林,因此,西咪替丁對治療小兒水痘的效果更顯著。
小兒水痘;西咪替丁;利巴韋林
小兒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引發的呼吸道傳統的具有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其主要的特點為斑疹、結痂、皰疹、丘疹。水痘[1]的發病高發期在春季的前期與冬季的后期,對此病最為敏感的是4~10歲的兒童,臨床表現情況不盡相同。此病雖然存在自限性,但是可能會引發肺炎、肝炎以及腦炎,比較罕見的并發癥有心肌炎、橫貫性脊髓炎、視神經炎、關節炎等[2]。而且感染水痘的患者,病毒會在被根神經節長期的潛伏,成人時期可被再次的激活,從而造成引發帶狀皰疹的發生,所以,必須要積極地對其進行治療,將水痘的癥狀減輕,病程有效的縮短。本研究采用西咪替丁治療,探究西咪替丁治療小兒水痘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江西省兒童醫院2012年12月~2014年3月就診的78例小兒水痘患者,均滿足以下3個條件:(1)存在發熱、無力、食欲不佳、瘙癢性皮疹等病癥;(2)在發病期3 d內,沒有使用過抗病毒藥物的治療;(3)白細胞沒有明顯的降低(白細胞<2.0×109/L,或中性粒細胞≤1.0×109/L)。將
78例患兒隨機的分為西咪替丁組和利巴韋林組,每組39例。西咪替丁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2~10歲,平均(5.6±2.5)歲;利巴韋林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3~10歲,平均(5.5±2.3)歲。2組臨床治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給予營養與對癥治療,合并細菌感染患兒增加抗生素等的使用,西咪替丁組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寧波大紅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33022620)20 mg/(kg·d)注射治療;利巴韋林組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湖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19993451)10 mg/(kg·d)注射治療,療程為期5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退熱時間、皮膚不再瘙癢的時間、結痂時間,及治療效果。比較2組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2 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沒有出現新的皮疹,1 d內發熱、瘙癢現象消失,3 d內皮疹結痂;有效:沒有出現新的皮疹,2 d內發熱、瘙癢現象消失,4 d內皮疹結痂;無效:2 d后發熱、瘙癢現象消失,4 d后皮疹結痂。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比較 西咪替丁組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利巴韋林組的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西咪替丁組與利巴韋林組療效比較(n)
2.2 2組治療后癥狀體征好轉時間比較 西咪替丁組的退熱時間、瘙癢消失時間、結痂時間短于利巴韋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西咪替丁組與利巴韋林組體征好轉時間比較(x±s,d)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利巴韋林組出現4例皮疹,癥狀相對較輕,但沒有停止對其進行治療。西咪替丁組未出現不良反應。且本研究例數相對較少,療程也比較短,2組患兒均未出現骨髓抑制反應,如白細胞、血小板細胞降低等。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16,P=0.040)。
水痘-帶狀皰疹病是一種脫氧核糖核酸病毒[4],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疾病,以往對小兒水痘都是采用廣譜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利巴韋林是人工合成的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對一些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5],對VZV病毒與人類皰疹病毒等皰疹性病毒的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利巴韋林對病毒核苷酸的合成能夠有效的抑制,通過磷酸轉化為酶磷酸化被有效的激活,從而抑制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病毒的合成,但是利巴韋林對病毒腺苷激酶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而且特別容易出現耐藥性的現象,所以臨床治療效果較差。
西咪替丁是H2受體阻斷劑,具有較強的免疫調節能力,還可以對胃酸、胃蛋白酶與胰蛋白酶的分泌進行有效的抑制[6]。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對有絲分裂原引發的人與動物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的產生有促進作用;(2)對人的皮膚遲發性超敏反應與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病理性移植物抗宿主反應陰性者,用藥治療后出現明顯的恢復作用;(3)能夠有效地促進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的產生;(4)促進抗體的產生;(5)能夠有效抑制動物移植性腫瘤以及人黑色素瘤;(6)能夠增加人與動物的免疫力;同時,具有較強的抑制皮膚損害的作用,能夠達到抗病毒、快速退熱、有效止癢、消腫止痛的目的,有效的降低了水痘病毒對皮膚造成的損害,同時,也有效降低了病毒血癥以及并發癥的發生率。
西咪替丁對免疫細胞的調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7-8]:(1)能夠有效的改善抑制性T細胞亞群的活性狀態;(2)能夠有效改善自然殺傷細胞的附近環境,提高自然殺傷細胞的環境質量,提高自然殺傷細胞的抗腫瘤免疫監視能力;(3)將輔助性T細胞免疫功能有效的激活;(4)能夠有效提高樹突狀細胞(DC)與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體外共同培養獲得的效應細胞抗原提成能力;(5)有效增強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細胞浸潤淋巴細胞的作用。
利巴韋林具有口干舌燥、胃腸道反應、白細胞降低等不良反應,西咪替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主要體現在頭暈頭痛、皮疹、胃腸道反應等等,偶爾還會出現心率過緩、白細胞降低的癥狀。本研究表明,利巴韋林組出現少數不良反應,西咪替丁組沒有出現不良反應。
本研究對2組藥物對水痘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在癥狀體征好轉的實踐與總的有效率上,西咪替丁對小兒皰疹的治療方法更安全、有效。
[1] 江利芬.中西醫結合法治療小兒水痘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32):151-152.
[2] 陳玉琴,鄧益斌.阿昔洛韋治療水痘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2):142-143.
[3] 張梅梅.西咪替丁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小兒水痘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療美容,2014(6):113.
[4] 孫曉嵐.西咪替丁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小兒水痘的臨床研究[J].現代養生B,2014(10):57.
[5] 陳明惠.西咪替丁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小兒水痘臨床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5(13):240.
[6] 楊秀清.阿昔洛韋聯用西咪替丁治療水痘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5):266-267.
[7] 孫曉嵐.西咪替丁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小兒水痘的臨床研究[J].現代養生,2014(20):57.
[8] 耿玉霞,馬合木提·艾合買提.西咪替丁、更昔洛韋及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水痘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7):269-2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94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兒童醫院門診部 (謝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