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杰
子宮肌瘤應用腹腔鏡和傳統開腹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
任俊杰
目的 分析研究子宮肌瘤通過腹腔鏡以及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的方法以及治療效果對比,為臨床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子宮肌瘤患者88例實施回顧性分析,將88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44例,對照組44例,觀察組患者通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通過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對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進行記錄和比較,將結果實施統計學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之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手術之后1年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建議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其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患者住院時間短,但是需要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選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使病情得到顯著改善。
子宮肌瘤;腹腔鏡;開腹手術
子宮肌瘤在女性良性腫瘤中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在臨床婦科生殖系統疾病中十分多見,為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存在癌變的可能,容易發展成惡性腫瘤,所以需要實施有效的治療[1]。子宮肌瘤手術治療方法中,傳統開腹手術的歷史比較長,技術相對更加成熟,微創手術最近幾年的發展比較迅速,臨床中比較多見的為腹腔鏡手術以及經陰道手術。本文選取子宮肌瘤患者資料88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分別選取腹腔鏡手術及傳統手術治療,對2組療效進行記錄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88例實施回顧性分析,88例患者依照B超檢查以及盆腔檢查確定病變位置以及病變程度,腫瘤數目以及大小,針對月經紊亂和陰道流血不規律患者實施刮宮檢查,患者全部排除宮頸惡性病變,88例患者通過診斷全部屬于良性,患者的血紅蛋白>80g/L,88例患者子宮沒有顯著脫垂和盆腔粘連現象,88例患者全部沒有手術禁忌,患者年齡26~44歲,平均(33.3±2.5)歲。將88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44例,對照組44例,2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全部進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對照組44例患者通過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在患者下腹正中進行直切口,將腹部切開,使患者的子宮全部暴露,實施肌瘤切除手術,止血之后使用縫合線對患者肌瘤殘腔創面進行8字形縫合,之后將腹壁切口縫合。觀察組44例患者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在患者臍緣正上方切卡1cm,將氣腹針置入,將氣腹壓力保持在12mmHg左右,在穿刺點進行臍部穿刺,將腹腔鏡置入,在患者宮內進行垂體后葉素注射,幫助子宮收縮,減少出血,使用單極電凝在患者的子宮肌層切開,將假包膜實施分離,切口長度一般為肌瘤的四分之三,使用有齒抓鉗將肌瘤進行夾持,一邊進行鈍性剝離一邊使用電凝進行止血,針對瘤腔基底部使用雙極電凝加以止血,對患者盆腔實施沖洗,將漿肌層以及瘤腔基層進行縫合,為患者進行引流管留置24h[2]。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之后全部進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對患者實施檢測以及護理。
1.3 觀察指標 統計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全部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但是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之后患者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全部小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2組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發現,2組患者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之后并發癥主要為高碳酸癥、皮下氣腫以及腹壁血管損傷,通過對癥治療全部得到控制。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x±s)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生殖器官中比較多見的一類良性腫瘤,屬于人體中最多見的腫瘤之一,關于子宮肌瘤的病因現在還不是非常明確,懷疑與正常肌層細胞突變、局部生長因子和性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關,有大量文獻報道稱,子宮肌瘤屬于一類激素依賴性腫瘤。子宮肌瘤也被稱之為子宮平滑肌瘤,患者一般沒有顯著癥狀,部分患者出現陰道出血,腹部能夠觸及腫物,倘若出現蒂扭轉能夠導致疼痛[3]。子宮肌瘤的發生和患者雌激素含量過高引起內分泌失調以及子宮肌瘤素活性提高有關,子宮肌瘤一般屬于良性,鈣化以及脂肪變性,但是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會轉變為惡性病變,導致感染、子宮體癌以及化膿的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因為藥物治療患者的痛苦小,所以在病情初期,一般患者實施保守治療,但是存在治療效果不理想、治療周期長等,所以很多患者選擇手術治療[4]。腹腔鏡手術能夠保留患者的子宮,并且可以同時針對不孕癥患者實施輸卵管通液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手術之后患者恢復時間短,但是腹腔鏡手術要求技術高、手術時間比較長,針對宮頸以及子宮后壁下段深處的肌瘤,很難進行止血以及縫合[5]。通過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通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通過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但是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之后患者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全部小于對照組患者(P<0.05)。由此可見,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建議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在手術之前需要對患者病變情況嚴格檢查,手術過程中規范操作,按照患者自身情況,選取最佳的手術治療方式。
[1] 朱金萍,吳丹.經陰道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4(1):56.
[2] 張慶霞,朱蘭,劉珠鳳,等.開腹與微創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3,5(4):528.
[3] 白文佩,穆蘭芳,周應芳,等.腹腔鏡下和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3,6(9):1037-1038.
[4] 程忠平,胡麗萍,陳曉殘,等.腹腔鏡下改良子宮肌瘤切除術91例臨床分析[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22(12):527-528.
[5] 梁俊華,靳霞,楊芳,等.免氣腹與氣腹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比較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0(7):1106-1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34
河南 477200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任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