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志
輸尿管軟鏡技術在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
王宏志
目的 探討輸尿管軟鏡技術在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腎結石患者60例為觀察組,選取同期ESWL治療患者60例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在手術治療前均給予常規的各項檢查,確保各項指標滿足治療指征。觀察采用輸尿管軟鏡技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輸尿管硬鏡技術進行治療。觀察并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結石清除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經輸尿管軟鏡技術治療后結石清除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結石清除率為90.00%。觀察組結石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為(47.57±14.35)min,住院時間為(9.46±1.53)d,2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67%)低于對照組(15.00%),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輸尿管軟鏡技術在腎結石治療中能夠有效的提高結石清除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建議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采用。
輸尿管軟鏡;腎結石
泌尿外科中泌尿系結石較為常見,如何有效的治療腎結石同時減少其復發機率是目前臨床醫學中的研究重點[1]。隨著腔道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開放術式及腔道內鏡均在臨床中十分常見,兩種手術方式均以其獨特的優點受到不同醫生及患者的選擇,但近年來呈現前者逐漸被后者所替代的趨勢。在本次研究中,選取腎結石患者60例為觀察組,分析并探討輸尿管軟鏡技術在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期間在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接受治療的腎結石患者60例為觀察組。男41例,女19例。年齡16~63歲,平均年齡(41.81±8.74)歲。單側腎結石41例,雙側腎結石19例。孤立腎結石4例,多發結石15例,腎結石伴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7例,感染性腎結石2例,并發腎積水37例。納入標準:(1)ESWL定位困難,且治療失敗者。(2)ESWL術后殘留的腎下盞結石。(3)嵌頓性腎下盞結石者。(4)由于肥胖、脊柱畸形等原因建立經皮腎鏡碎石術困難者。排除標準:(1)尿道有嚴重狹窄者,不適于腹腔鏡手術治療。(2)嚴重其他系統疾病,對手術不耐受者。選取同期ESWL治療患者6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7~61歲,平均年齡(40.15±7.98)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治療前均給予常規的各項檢查,確保各項指標滿足治療指征。觀察采用輸尿管軟鏡技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輸尿管硬鏡技術進行治療。
1.3 評價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結石清除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結石清除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經輸尿管軟鏡技術治療后結石清除60例,殘余0例,結石清除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結石清除54例,殘余6例,結石清除率為90.00%。觀察組結石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結石清除率對比(n)
2.2 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為(47.57±14.35)min,住院時間為(9.46±1.53)d,并發癥發生率為1.67%。對照組手術時間為(46.86±14.85)min,住院時間為(10.22±1.64)d,并發癥發生率為15.00%。2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x±s)
上個世紀60年代,輸尿管軟鏡初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通過9F及8F軟鏡分別對輸尿管及腎臟進行觀察。但因為受當時的技術限制,在早期的輸尿管軟鏡中并未設置沖洗及工作通道,同時視野不甚清洗,要想達到碎石的技術仍有一段距離。在科技、工藝等日新月異的今天,輸尿管軟鏡在光學、工藝、視野等各方面均有飛躍性的提升,為非傳統開放手術碎石填補空白。
目前針對輸尿管軟鏡在腎結石中的應用已有部分成熟報道,證實在一定情況下輸尿管軟鏡對于腎結石確有較明確的治療效果。尤其針對使用體外沖擊波碎石難以定位或經過手術后有部分殘留的患者,使用輸尿管軟鏡無疑是一種可選方式[2]。PCNL(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即經皮腎鏡碎石術目前治療腎結石亦療效顯著,但對于脊柱畸形嚴重及過渡肥胖患者來說并不使用,此時患者也可進行輸尿管軟鏡下治療腎結石[3-8]。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輸尿管軟鏡技術治療后結石清除60例,殘余0例,結石清除率為100.00%。與對照組的90%相比,觀察組結石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輸尿管軟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結石清除比硬鏡更加徹底。這與輸尿管軟鏡高角度彎曲密不可分,更容易進入各個腎盞,探查更加全面、徹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為(47.57±14.35)min,住院時間為(9.46±1.53)d,并發癥發生率為1.67%。與對照組相比,2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說明,輸尿管軟鏡在并未增加術中用時及術后恢復時間的基礎上,并發癥發生幾率相對更小。有研究表明,妊娠婦女合并腎結石與未妊娠婦女均經過輸尿管軟鏡治療,在并發癥發生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更進一步證實了該技術的安全、可靠、有效。
綜上所述,輸尿管軟鏡技術在腎結石治療中能夠有效的提高結石清除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建議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采用。
[1] 高小峰,李凌.輸尿管軟鏡在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16(5):387-390,398.
[2] 盧劍,肖春雷,張樹棟,等.新型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初步體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10(6):517-519.
[3] 范先明,郭昭建,林劍鋒,等.輸尿管軟鏡在中晚期妊娠合并癥狀性結石16例中治療體會[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33):49-51.
[4] 管慶軍,單中杰,韓前河,等.輸尿管軟鏡在上尿路結石治療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3):38-39.
[5] 鄧釗晉,資小龍,馬子方,等.輸尿管軟鏡聯合鈥激光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探討[J].當代醫學,2014,20(27):26.
[6] 何建秋,唐平,何兵才.經皮腎通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7):88-89.
[7] 李思亮.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65例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6):97-98.
[8] 楊雪冰,周鵬,李泉水,等.超聲引導建立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通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J].當代醫學,2013,19(13):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37
黑龍江 150040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泌尿外科 (王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