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鋒 王和木 溫梅兒
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在胸腔積液中的應用
吳學鋒 王和木 溫梅兒
目的 分析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應用于胸腔積液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胸腔積液患者80例,按照完全隨機數表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與對照組(常規胸腔穿刺抽液組),各40例。比較2組的并發癥率、排液時間、滿意度與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7.50%,2組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并發癥率(5.00%)較對照組(20.00%)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排液時間為(13.75±3.08)d,低于對照組(20.36±5.76)d,對照組滿意的評分為(79.36±5.26)分,觀察組為(90.36±2.74)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術應用于胸腔積液治療中,有利于改善療效,縮短排液時間,并發癥少,減輕患者痛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積液
胸腔積液是呼吸科的多發病癥,是胸膜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常見伴發癥狀。傳統療法中多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方法,雖能取得一定療效,但患者痛苦較大。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是近年來提出的新型治療方法,效果顯著[1]。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分析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方法治療胸腔積液的臨床效果,旨在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德安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胸腔積液患者,均經胸片與超聲檢查后確診,無誤診病例。按照完全隨機數表法將入選對象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7.69±5.04)歲;單側積液32例,雙側積液8例;積液原因:結核性胸腔積液21例,惡性胸腔積液13例,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積液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29~67歲,平均年齡(48.07±6.87)歲;單側積液31例,雙側積液9例;積液原因:結核性胸腔積液22例,惡性胸腔積液14例,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積液4例。2組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對研究內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入組,且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倫理學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胸腔穿刺,手術操作按照文獻規范進行。觀察組則予以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即取反坐位或半臥位,根據B超胸水定位選取穿刺點(多為腋后線7~8肋)并作體表標記[2],予以局麻后使用Y型穿刺針回抽液體,使引導導絲經穿刺針進入胸腔內12cm后拔除穿刺針;隨后將靜脈導管經導絲置入胸腔膜內約11cm后退出導絲,同時迅速關閉導管,并在導管外接一次性引流袋后打開導管,可見積液流出后固定導管并無菌包扎。每次引流注意控制引流量為900mL左右[3],整個手術均在超聲定位下完成,若發現胸腔積液少或無積液時及時拔管。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的并發癥率、引流時間、滿意度與臨床效果。以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胸片與超聲檢查發現胸腔積液基本吸收為治療有效[4],統計治療有效率。滿意度調查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量表采取百分制,內容包括疼痛感是否強烈、穿刺操作滿意度、導管引流是否順暢等,分數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并發癥與療效比較 觀察組1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出血;對照組有2例穿刺部位感染,3例出血,2例氣胸,1例發現胸膜肥厚,共有8例發生并發癥,觀察組的并發癥率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P<0.05);2組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的并發癥率與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2組排液時間、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引流時間相對于對照組更短,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引流時間與滿意度比較分析(x±s)
胸腔積液的病因復雜,胸腔穿刺是進行臨床診斷的有效方法。目前臨床上傳統的胸腔穿刺術仍有應用,但由于抽取積液量少,若想根治則需進行多次反復穿刺[5],且治療時間長,對于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不具有耐受性,也會增加繼發性感染、氣胸等并發癥風險。本研究顯示,2組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觀察組在接受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術治療后,其并發癥率與引流時間均相對更低,而觀察組的滿意度則相對更高,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王里松等[6]的研究結論相一致。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的優勢在于:無需反復穿刺置管,且導管與機體組織有良好相容性[7],不易堵塞,對于胸壁組織及神經血管的損傷小,降低出血幾率;引流穿刺成功后會形成密閉循環系統,感染幾率得到有效控制;且單腔靜脈導管的管徑相對更小,引流速率與引流量可得到更精確控制,避免由于引流過導致肺水腫等[8]嚴重并發癥。此外,單腔靜脈導管胸腔置管引流術不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患者可帶管活動,依從性良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張燕.ARROW中心靜脈導管在肺癌患者合并胸腔積液引流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42):83-85.
[2] 胡章國.單腔中心靜脈導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臨床應用36例觀察與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3,11(2):47-48.
[3] 王瑩,余闐,蔣曉睿,等.微創置管引流治療胸腔積液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09,30(12):1939-1940.
[4] 付曉蘭,胡海梅.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引流治療胸腔積液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7):93,95.
[5] 孫詩亮.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胸腔積液126例分析[J].醫藥前沿,2013(33):226-227.
[6] 王里松,王小合.中心靜脈置管技術在肺癌引起的胸腔積液引流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9):66-67.
[7] 單太華,張成姝,宓貴萍,等.經外周導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治療惡性胸腔積液48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71-73.
[8] 戴明,竺家琍,朱海騁,等.置管引流并注入白介素-2聯合順鉑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療效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1,26(2):181-18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41
江西 330400 德安縣人民醫院 (吳學鋒 王和木 溫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