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蘭
風險管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
羅瑞蘭
目的 分析在急診護理中應用風險管理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針對急診護士應急能力弱、護患溝通不到位、法律意識淡薄、搶救技術差、搶救儀器出現故障等護理安全風險因素,采取科學合理安排值班人員、規范搶救流程、加強專科護士培訓、搶救儀器功能狀態放置等措施,分析患者滿意率、投訴率的變化。結果 2014年度患者的滿意率為92.9%,明顯高于2013年度的67.9%,2014年患者投訴率為0.0%,明顯低于2013年度的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護理中應用風險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滿意率,降低投訴率,急診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風險管理;急診護理;應用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是危急重患者搶救中心[1],其特點是患者病情危重多變、家屬心情焦躁,因此護患之間很容易出現風險糾紛。為了降低急診護理風險,提高急診護理質量,通過評估急診護理風險因素,采取相對應的防范措施,經過一年的臨床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南昌市第一醫院急診科2014年收治急危重患者366例,2013年收治293例,兩年度患者性別、年齡、病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通過評估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對2014年度366例患者采用風險管理措施,分析患者滿意率、投訴率,并與2013年度293例患者(未采取風險管理措施)的滿意率、投訴率相比較。
1.2 方法
1.2.1 科學合理安排值班人員 排班采用雙班制,每個班次均配備1名臨床經驗較為豐富的高級或中級職稱護士與另外1名低年資護士共同值班。
1.2.2 規范搶救流程 (1)制定危急重患者常規搶救流程,①開放靜脈通道:一般選取上肢較大血管,如正中靜脈和貴要靜脈,或者選取頸外靜脈。盡量不選取下肢靜脈和末梢血管。根據患者病情需要開放靜脈通道數量。搶救外科休克患者時,通常開放2處靜脈通道,1處通道用于快速輸液擴容,另1處通道用于其他搶救治療。②改善通氣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氧氣吸入,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氧流量、采用鼻塞或雙鼻導管吸氧。需要使用呼吸機者,遵醫囑迅速安裝呼吸機。③心電監護:觀察記錄患者血壓、心率、心律、血氧飽和度,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置。(2)根據醫囑,執行其他相應的急救護理措施,如吸痰、洗胃、心肺復蘇等,同時執行治療醫囑。(3)復述口頭醫囑,搶救時,對于醫生口頭醫囑,執行護士必須復述一遍,確定無誤后方可再執行。
1.2.3 加強專科護士培訓 (1)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不定期組織全科護士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條例》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并組織考試,考試成績納入考核管理。(2)溝通技巧的培訓:指導護士講究語言藝術,注意說話時的語調、語氣,避免使用生、冷、硬等語言。當患者或家屬表現出急躁情緒時,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值班護士相互合作,如患者或家屬對其中1位護士有意見時,則由另1位值班護士對其實施操作護理,避免矛盾激化。(3)專科知識培訓: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學習內容為急診科常見病、多發病相關知識以及新知識、新技術等。(4)急救業務技術培訓:要求每位護士熟練掌握以下技術:心肺復蘇、吸痰、洗胃、心電監護、呼吸機使用、輸液泵使用、微量泵使用。(5)應急能力培訓:定期組織護士進行急救演練,由低年資護士擔任主角,中、高級護士參與,重點訓練低年資護士的應急能力。
1.2.4 搶救儀器功能狀態放置 搶救儀器定位放置,每班檢查儀器性能,保持儀器功能狀態,并做好交接班登記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維修。制定搶救儀器不外借制度,確保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2014年度患者的滿意率明顯高于2013年度,投訴率明顯低于2013年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年度患者滿意率、投訴率情況[n(%)]
由于科室人員的不固定性,使急診科護士在素質、技能、經驗等方面參差不齊。科學合理安排值班人員,注意強弱搭配,不僅可以均衡各班次的技術力量,提高工作的安全性,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2],而且可以使高、中年資護士起到傳、幫、帶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科室的護理質量。
急診患者在整個診療過程中如掛號、就診、交費、化驗、檢查、取藥、輸液、辦理住院手續等在時間上往往要求比較迫切[3]。規范搶救流程,避免了值班護士應急能力弱,遇到緊急情況而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使搶救護理有條不紊地進行,為急危重患者的搶救贏得了時間,滿足了患者及家屬急迫的心理需求,從另一側面消除了護患糾紛安全隱患。
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引導護士知法、學法、守法,強化護士依法行醫的觀念[4],避免了護士因法律意識淡薄而出現工作隨意性大的安全風險。語言溝通在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良好的語言可以產生積極的作用,能增進更多的理解[5]。急診科的特點是急危重患者多、病情重、患者及家屬心情急躁,加強急診護士溝通技巧的培訓,有效減少了由于護理工作節奏快而出現護患溝通不到位的風險因素。搶救技術是急診護士必備的基本技能,熟練過硬的搶救技術,不僅為患者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同時也避免了因操作失誤而造成的糾紛風險。
搶救儀器功能狀態放置,是急診管理的重中之重。搶救時搶救儀器故障,可直接導致糾紛的發生。因此,做好搶救儀器功能狀態管理,從根本上消除了這一直接風險因素。
護理風險管理是針對患者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預測、評估、防范并提前介入處理的一種管理機制,是目前防范和降低護理風險的有效措施[6]。相關的研究指出,護理風險管理可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防范意識和處理能力,把不利于患者的危險因素的危害降到最低,讓患者接受到最安全、最優質的護理服務[7]。急診科是醫療護理的最前線,是護理安全風險高發科室,做好風險因素的評估,采取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不僅使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同時降低了護患糾紛風險,提高了急診護理質量。對患者進行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地降低意外事故的發生,減少并發癥發病的概率,提升治療效果,提高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理應推廣[8]。
[1] 盧欣華.急診科護理糾紛的發生原因及應對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100-101.
[2] 郅桂梅.加強風險管理防范急診醫療糾紛[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8):1064-1065.
[3] 劉樹元,吳琳,王立秋.急診科醫患糾紛原因剖析[J].海軍總醫院學報,2011,24(4):236-237.
[4] 馮燕,林細容.急診科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防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27(7):1155-1156.
[5] 王荷英.急診護患糾紛原因及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1,24(6):325.
[6] 王志偉.護理風險管理在宮頸癌患者術后化療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13):106-107.
[7] 吳秀芬.心血管內科護理風險管理及應對措施[J].當代醫學,2016,22(8):128-129.
[8] 戴建蘭.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6,22(8):100-1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60
江西 330008 南昌市第一醫院 (羅瑞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