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連
集束化護理對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效果評價
王小連
目的 探討對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在降低導管相關性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 對150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和治療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則,將這些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對照組患者僅進行常規的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則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集束化護理以防止患者發生導管相關性感染,一段時間后觀察2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導管相關性感染率、滿意度分別為1.33%,96.0%,對照組為16.0%、78.7%,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期間給予集束化護理,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發生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率,保證透析效果,緩解患者的癥狀,有利于患者遠期生存質量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集束化護理;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感染;預防;效果
近年來腎臟疾病患者數目不斷增多,血液透析療法的應用范圍也不斷加大,在這個過程中合理的護理方式可發揮巨大的作用,本院對部分應用了血液透析療法的患者進行了集束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吉安市安福縣人民醫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擬行血液透析治療,這些患者一般狀況較差,均未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則,將這些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對照組患者在透析期間僅進行常規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在傳統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了集束化護理以減少患者的導管相關性感染。實驗組患者男44例,女31例,年齡19~83歲,平均年齡(60.51±3.9)歲;對照組男45例,女30例,年齡20~83歲,平均(61.09±3.4)歲。2組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病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措施 對照組護理措施:(1)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要點和注意事項。(2)保持病房內環境干凈整潔,空氣清新,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等,定時通風。(3)在患者入院后,應持續進行生命體征監測,術后恢復時,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狀態,注意皮膚護理,及時翻身,避免出現壓瘡、感染等[1]。(4)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消除各種思想負擔和消極心理,積極配合治療。(5)囑患者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不得擅自停藥,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與醫生聯系并處理。(6)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及娛樂活動,保持心情愉快[2]。
實驗組護理措施: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包括,(1)監測:每30~60分鐘記錄患者的體溫、血壓、呼吸及脈搏等,可酌情增加監測次數,可及時發現各種透析并發癥并進行處理,同時適當調整治療方案。在透析過程中,出血、心衰、心梗、呼吸驟停等并發癥時有發生,應嚴密監測以避免發生不良后果[3]。(2)在透析的過程中應注意患者的血液狀態,如血壓、血流量、血液和透析液的顏色等,若透析液呈現紅色,說明有破膜現象的發生[4],需要及時停止透析并更換透析設備。(3)飲食:尿毒癥血液透析的患者應給予低蛋白飲食,患者每天每公斤體質量進食蛋白質1g左右[5],并且需要富含大量的優質蛋白質(50%以上),給予患者充足的熱量以供患者機體的恢復和治療活動,每公斤體質量35kcal左右,與此同時,應該限制患者進食蔬菜和水果,警惕患者高鉀血癥的發生,補充適量維生素(B1、B6、葉酸等)[6];限制患者攝入液體量,避免飲水過多導致患者發生液體的潴留。(4)瘺管的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培訓,使其了解瘺管的重要作用和護理要點,瘺管部位及周圍皮膚保持清潔,避免擠壓應保持外瘺管的通暢,隨時警惕發生扭曲、脫開等情況[7],一旦發生應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同時,應密切關注瘺口局部的狀況,如出現膿性分泌物,或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時,應警惕敗血癥的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通過進行集束化護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75例患者中,透析完成情況較好,僅1例患者發生了導管相關性感染,而對照組感染患者為12例,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情況[n(%)]
近年來,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腎臟疾病及其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日益提高,血液透析療法是大多數腎臟疾病進展到末期的有效療法之一,可將血液中的代謝廢物通過人工半透膜過濾除去,避免了毒性代謝產物在患者體內累積而導致嚴重后果[8]。該種療法的安全范圍較大,簡單易行,目前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廣泛,在挽救晚期腎臟疾病患者生命,改善其生存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對透析患者進行專業性的護理,可明顯改善其導管性關系感染的發生情況,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9]。
血液透析療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血液凈化方法,通過人工合成的半透膜代替腎臟來進行人體的排毒過濾過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除去體內的毒性代謝物,如肌酐、尿素氮等,糾正患者的代謝性酸中毒[10],同時補充適量的電解質來保持血液的酸堿平衡,同時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避免各種有毒代謝產物過多累積造成嚴重后果,使血清中的各種電解質保持在一個正常的濃度范圍[11]。由于該療法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現在臨床上應用較多;同時,由于患者需要長期留置導管,若護理不當,極易造成感染,伴發菌血癥,出現寒戰、高熱、血壓下降等癥狀[12],因此應采取科學精細的集束化護理。
集束化護理將整個臨床護理過程的各種方面進行綜合,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并嚴格督促其實行,該護理過程要求嚴格落實無菌操作規程,在進行各項操作前應進行有效的皮膚消毒,并根據患者的不同條件給予針對性處理。
在這個過程中,重中之重是加強患者的瘺管護理,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宣傳教育,提高患者治療護理過程中的依從性;必須保持導管局部的清潔,避免外源性感染的侵入。定期對醫療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考核[13],以保證醫護人員的知識和機能的熟練度,從各個方面避免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傳統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了集束化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75例患者中,僅有1例患者發生了導管相關性感染,經過及時的處理未造成嚴重的后果,患者的滿意度達到了96.0%,電話隨訪發現患者透析的生活質量極高,未出現明顯的情緒問題;而對照組患者中,12例患者發生了導管相關性感染,并有3例患者出現嚴重的全身性膿毒癥,對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感染發生率為16.0%,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在本次研究中,通過統計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導管性關系感染的發生率,可以發現集束化護理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巨大優勢,操作簡便,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在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改善遠期生活質量的方面均可發揮重要的作用,患者的滿意度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余美花,周文英,馬金強.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704-2706.
[2] 張祥文,賈中尉,滕廷波,等.血液凈化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1):4741.
[3] 蒙莉.血液透析股靜脈留置導管預防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14(20):567-568.
[4] 陳燕春,王璽,陳倪,等.集束化護理預防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探討[J].四川醫學,2013,34(4):448-449.
[5] 夏亞林,全麗芳,潘寄春.深靜脈長期血液透析留置導管的并發癥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12(9):562-563.
[6] 蔡惠群,陳恒燕,曹惠玲,等.持續質量改進減少維持性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5):123-124.
[7] 胡靖青,關小玲,沈曉霞,等.集束干預策略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2,36(8):616-617.
[8] 葛學順,陳維開,蔣福云,等.集束化干預策略在預防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11(6):422-424.
[9] 張嵐,宋婷婷,戴世英,等.集束化干預在護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38-2040.
[10] 鄒毓媚,吳益芬,李俊兒.集束化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65-667.
[11] 趙麗平,駱美良,劉連升.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9):4652-4654.
[12] 鄧長虹,陸惠華,劉月明.護理干預血液透析深靜脈留置導管在換藥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2,12(13):566-567.
[13] 唐冬梅.集束化護理策略對CRRT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行感染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22):2818-28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65
江西 343200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醫院 (王小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