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王志成 安萍
兒童輕微顱腦損傷出血診斷中磁敏感加權成像及FLAIR序列應用價值
黃鶴 王志成 安萍
目的 探討于兒童輕微顱腦損傷出血的臨床診斷中,磁敏感加權成像(SWI)及液體衰減反轉恢復序列(FLAIR)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輕微顱腦損傷患兒48例,對其行常規MRI(T1WI、T2WI)、FLAIR及SWI序列進行掃描,比較3種成像方法顯示的顱內出血灶的大小、位置及數量。結果 參與本次研究48例患兒檢測結果中,常規MRI、SWI及FLAIR序列分別檢出腦實質出血灶96/223/81個;檢出硬膜外/下出血灶60/60/59個;檢出SAH出血灶10/17/23個。其中腦實質出血灶一項SWI檢出數量顯著高于其它兩種檢查方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于SAH一項FLAIR與SWI方法檢測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常規MRI檢測結果對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SWI序列可對患兒腦微出血進行更為精確的成像,于SAH的檢測方面FLAIR應用價值極高,綜合使用MRI掃描可有效對兒童輕微顱腦損傷出血進行診斷。
兒童;磁敏感成像;FLAIR;顱腦出血
由于兒童各方面發育尚未成熟,自保能力有限,極易受到意外性的傷害,顱腦損傷產生極為常見。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越來越多的檢測方法也隨之產生,臨床中常選用常規MR對該疾病進行檢測,但效果不佳[1]。本研究將常規MR序列、SWI序列及FLAIR序列進行比較,旨在討論出準確率較高的顱腦檢測方法,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輕微顱腦損傷患兒共48例,對其行常規MRI(T1WI、T2WI)、FLAIR及SWI序列進行掃描。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7 d~10歲,平均年齡(3.82±2.34)歲。入選患兒多表現為意識不清、抽搐及昏迷等。本研究得到大連市兒童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同意進行本研究。
1.2 診斷標準 本研究診斷標準依據格拉斯哥昏迷指數進行評判,4分:自然睜眼;3分:呼喚會睜眼;2分:有刺激或痛楚會睜眼;1分:對于刺激無反應。語言反應:5分:說話有條理;4分:可應答,但有答非所問的情形;3分:可說出單字;2分:可發出聲音;1分:無任何反應。
肢體運動:5分:施以刺激時,可定位出疼痛位置;4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回縮;3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彎曲;2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伸直;1分:無任何反應。3歲以下兒童采用改良后的CGS評分法進行評分。患兒評分在12~15分或意識障礙持續時間≥0.5 h則視為顱腦損傷。
1.3 儀器及方法 本研究儀器選用飛利浦3.0 T Magnetom Avanto Dot磁共振儀。所有患者均行橫軸、矢狀面T1WI、T2WI及FLAIR序列掃描。所有參與研究患兒均需于傷后1 w內進行檢測。檢測前需囑患兒檢測中保持靜止,若兒童年齡過小可于其熟睡或進行藥物鎮定后進行掃描。所有掃描所得數據均由兩位具多年臨床經驗的放射科醫師進行獨立評估,采取統一診斷結果,若診斷結果不同,則取商討后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數據均經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對比 參與本次研究48例患兒檢測結果中,腦實質出血灶一項SWI檢出數量顯著高于其它兩種檢查方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于SAH一項FLAIR與SWI方法檢測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常規MRI檢測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對比

注:與SWI序列對比,χ2=15.281,16.821,aP<0.01;與FLAIR對比,χ2=3.183,bP<0.05
2.2 不同掃描方式信號分布 由于出血時間的差異,常規MR掃描腦實質出血多為短/長的T1/T2信號,多為高信號T1WI及低信號T2WI;SWI序列多表現為低信號;FLAIR序列多表現為低信號出血。見圖1。硬膜外/下出血常規MR圖像多為短/長的T1/T2信號;SWI序列多表現為高信號;FLAIR序列多表現為高信號。見圖2。SAH常規MRI多表現為短T1/T2信號;SWI多為高信號或等高信號;FLAIR多為高信號。見圖3。
顱腦外傷為臨床常見疾病,由于兒童發育尚未成熟,故極易發生顱腦損傷。該疾病多為腦內實質的小出血,極難發現。有學者指出,由于患兒神經心理素質等方面較差,極易影響腦深部的病變。早期的診斷,可有效的對病情進行評估、制定對應治療方案,有利于患者預后[2]。
通常腦損傷輕重程度與患者年齡成負相關關聯[3]。常規影像學手段經常無法診斷大腦顳葉及額葉間的剪切類傷害。雖然磁共振等影像學技術已經針對腦損傷做出了改進,但總結近年來的信息,該技術仍無法對腦微出血有效的診斷[4]。SWI序列原理為依據不同組織間磁化率的差異進行對比成像。出血灶內含大量鐵血紅素、高鐵紅蛋白等順磁性物質,盡管其間差異不大,但已足夠顯示出微小出血灶與其他組織[5]。SWI序列成像對側腦室旁點狀出血及深部皮層下出血都可有效的成像,但這些部位常無法在常規MR上成像[6]。除此外,SWI還可發現腦干及小腦的微出血灶,對患者的預后評估意義重大。
本次研究發現FLAIR及SWI序列對檢測腦室內、蛛網膜下及硬膜下/外出血幫助極大。本次研究中SWI檢出腦室出血灶223個,而FLAIR序列及常規MR序列均明顯較少。同時FLAIR序列發現SAH患兒23例,常規MR發現10例,SWI發現17例,這表明,FLAIR序列對SAH的診斷效果顯著。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FLAIR序列減少的腦脊液信號的干擾,使蛛網膜下腔出血灶的信號變得突出,利于發現。以往有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7],結果表明,FLAIR序列對急性、亞急性SAH的診斷敏感度為100%,而T1WI僅為36%、T2WI為0%明顯低于FLAIR序列診斷效果,該結果與本文研究所得結果吻合。
對參與本次研究的病例進行研究分析發現,成人與兒童顱腦外傷在影像學中表現存在一定差異。與成人相比,兒童顱腦外傷后所致的腦深部微出血的情況發生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兒童血管柔韌性較成人好,可承受更多壓力,不易破裂出血[8]。兒童中極少發現外傷性腦梗死伴微出血,但也不可忽視,應給予足夠重視,積極檢測以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本次研究還發現,患兒顱腦損傷所致微出血灶多分布于腦室,故應重點對待,積極采用SWI序列檢查,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SWI序列可對患兒腦微出血進行更為精確的成像,于SAH的檢測方面FLAIR應用價值極高,綜合使用MRI掃描可有效對兒童輕微顱腦損傷出血進行診斷。

圖1 腦實質出血的T1WI、T2WI、FLAIR及SWI圖像

圖2 硬膜外出血的T1WI、T2WI、FLAIR及SWI圖像

圖3 常規MRI檢查T1、T2、FLAIR及SWI圖像
[1] 劉玥,張玥,彭蕓,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及FLAIR序列在兒童創傷性顱內出血診斷中的價值[J].放射實踐學,2014,29(8):872-876.
[2] 易城輝,易仁輝,劉少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兒童輕型顱腦損傷微出血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藥實踐,2015,24(8):597-599.
[3] 王利偉,王紹娟,殷信道,等.磁共振SHI序列在隱匿性腦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1(1):23-25.
[4] 畢國力,戴敏方,吳昆華,等.3 T磁敏感成像在彌漫性軸索損傷中的應用及與GCS評分的相關性[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1):61-63.
[5] 湯數,王曉強,崔競飛.青壯年腦外傷后腔隙性腦梗死28例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3,20(12):1121-1122.
[6] 包權,金丹,邢健.MR 3.0 T磁敏感技術在隱匿性腦外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療設備,2012,27(4):96-97.
[7] 蔣熙攘,劉勝,王誠,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輕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應用及意義[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9):520-523.
[8] 徐玉蕓,李梅,丁小龍,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腦外傷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0,16(2):97-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17
遼寧 116012 大連市兒童醫院放射科 (黃鶴 安萍) 大連市中心醫院放射科 (王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