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胡奇
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
劉爽 胡奇
目的 探討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照組予以髓內固定治療,觀察組予以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術后隨訪6~12個月,觀察對比2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髖關節功能優良率為100.0%,對照組優良率為98.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結論 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術后骨折愈合快,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且該術式安全性高。
鎖定鋼板粗隆間骨折、內固定、骨質疏松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之間的骨折,多發于老年人,在保守治療中,并發癥多,畸形愈合可能性大。手術治療是其重要治療方法,目前手術治療方法較多,為進一步獲得良好的術后療效,本文對50例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予以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并與髓內固定治療進行對比,其宗旨為臨床選擇合理的術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重慶市江津區中心醫院骨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70~85歲,平均(75.4±3.1)歲。另選取同期收治同癥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71~86歲,平均(76.5±2.3)歲。排除明顯手術禁忌癥患者,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髓內固定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全身麻醉后,在C型臂透視下閉合復位,與大粗隆上作1個5 cm的縱形切口,于大粗隆前1/3和后2/3交界處進針,用菱形錐鉆皮質骨進入髓腔,常規植入導針,并于股骨近端擴髓,植入合適的PNF推入髓腔,常規打入導引針、螺釘,同時根據骨折病情在遠端應用動力或靜立交鎖,最后擰入髓內釘近端尾帽。
觀察組予以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全身麻醉后,取仰臥位,患側臀部下方墊高約15~20度,取患側股骨近端外側切口,于大轉子頂點下方1 cm,外側入路,切口向股骨遠端延長,切開闊筋膜張肌和股外側肌,近端部分骨膜下剝離暴露股骨近端的外側骨皮質,上方至大轉子頂點,后方至臀肌粗隆。行骨折復位,粉碎性嚴重者可臨時克氏針、鋼絲固定。將合適長度股骨近端鎖定鋼板置于股骨近端外側,近端與大轉子頂點平齊,將接骨板近端2個導針套筒鉆入克氏針,大轉子頂點下方0.5~1 cm處,C臂X線機下鉆入1.5 cm的2枚導針,導針位于股骨頸中下靠近股骨距,掌握好前傾角調整導向針位置,C臂X線機下行正位及4字征位攝片,導針至股骨頭下1.5~2 cm。測量導針于股骨頸部長度,用空心電鉆沿導針鉆孔至頭下1.5 cm左右,取其孔旋入測量長度的鎖定主釘至股骨頭下1.5 cm。分別行股骨遠端鎖定釘固定,用可吸收線縫合,一般不需置引流管。
2組術后常規抗感染治療,術后適時進行功能鍛煉,術后每間隔2個月復查1次X線片。
1.3 觀察指標 術后隨訪4~12個月,觀察對比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術后髖關節功能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 髖關節功能按Harris評分標準,共有4個領域15個條目,分別為疼痛、功能、畸形和關節活動,其分數分配比例為44∶47∶4∶5,總分為100分,評分效果:≥90分為優,80~89分為較好,70~79分為良,<70分為差。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術后髖關節功能水平 觀察組優30例,較好15例,良5例,差0例,優良率為100.0%;對照組優20例,較好22例,良7,差1例,優良率為98.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 術后并發癥觀察 2組均未發生螺釘松動、斷裂、股骨頭壞死、內翻畸形等嚴重并發癥。
表1 2組圍術期各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2組圍術期各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時間(周)對照組5073.6±7.3141.3±15.614.5±1.7觀察組5052.5±8.4a102.5±17.4a9.2±1.3a
由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大多骨質疏松,骨皮質變薄,骨小梁稀疏,故此選擇合適的內固定器材獲得骨折端的穩定固定,促進骨折早期愈合,減少并發癥是目前臨床治療老年粗隆間骨折面臨的重要課題[3]。髓內固定系統治療(PFNA)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創傷小,閉合復位固定,有限切開,髓內固定,固定牢靠,可盡早負重活動,實用于大多數粗隆間骨折,但如入主釘點正好在骨折端或骨折線處,易造成骨折端分離,目前費用高,需骨科牽引床,技術要求高,很多醫院不能普及。
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是根據股骨近端獨特的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特點設計的內固定系統,操作相對簡單。股骨近端鎖定鋼板鋼板與鎖釘鎖成一體,三維結構,整體穩定性高,有較強的抗壓力、抗拉力及抗旋轉作用[4-5]。鎖定鋼板系統由螺紋釘-鋼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力量從骨傳遞到鋼板,不需將鋼板完全壓在骨面上來獲得結構穩定性,鎖定鋼板固定不需行骨折端骨膜剝離及鋼板緊貼骨皮質保護了鋼板下骨膜的血運,具有彈性內固定作用,減少了應力遮擋,避免了鋼板壓迫骨膜壞死,減少骨量丟失,增加了骨折斷端的刺激,促進骨折愈合[6-8]。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且2組術后髖關節功能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結果提示,兩種術式均可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但相較于PFNA術士,經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且可術后骨折愈合時間。
綜上所述,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確切,術后骨折愈合快,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且該術式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1] 劉云鵬,劉沂.骨與關節損傷和疾病的診斷分類及功能評定標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216-217.
[2] 胡永軍,梁淇,崔海勇,等.不同內固定方法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0,8(17):3061-3062.
[3] 賈東昭,王彥志.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EvansIII、IV型骨折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2,10(3):405-40.
[4] 王虎,魏思奇,羅軍,等.股骨近端鎖定解剖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2,7(18):13-14.
[5] 王瑋,莊小強,白宇,等.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0,1(25):53-54.
[6] 余濤,張磊,渠繼武,等.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1):2537-2538.
[7] 王文艷,陳智能,劉敏波,等.解剖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部骨折[J].中醫正骨,2010,14(6):553-556.
[8] 王勇,楊益宇,于志華,等.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國骨傷,2011,24(5):370-3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26
重慶 404100 重慶市江津區中心醫院骨科 (劉爽 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