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華 胡什全 姚琴
急性青光眼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觀察
徐艷華 胡什全 姚琴
目的 觀察急性青光眼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150例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青光眼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7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加強心理干預護理,對比分析2組的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干預組75例(92眼)患者SAS評分為(27.14±1.34)分,SDS評分(30.14±1.74)分;對照組75例(92眼)患者SAS評分為(43.19±4.71)分,SDS評分(43.39±3.54)分;護理后干預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75例患者中共72例患者對本次護理干預滿意,占96.0%;對照組75例患者中64例患者對本次護理干預滿意,占85.3%,干預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急性青光眼圍手術期加強心理干預護理,能夠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急性青光眼;手術;心理護理;護理滿意度
青光眼是臨床上常見的眼部疾病,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頭痛、眼痛、流淚、視力下降等[1]。急性青光眼發病急,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引發其他更加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會導致失明[2]。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治療急性青光眼,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疾病的因素、手術的因素、社會因素,再加上患者自身的因素,往往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會嚴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對此,本研究在急性青光眼圍手術期加強心理干預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所收治的150例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青光眼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所有患者均為急性青光眼,且均行青光眼手術治療。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性障礙的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7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患眼40例,女42例,患眼52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54.67±4.13)歲;眼壓25~43 mmHg,平均眼壓(32.41±1.34)mmHg,前房深度0.12~0.25 mm,平均前房深度(0.18±0.03)mm。干預組患者中,男32例,患眼39例,女43例,患眼53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53.17±4.13)歲;眼壓24~42 mmHg,平均眼壓(31.41±1.34)mmHg,前房深度0.13~0.25 mm,平均前房深度(0.17±0.03)mm。2組患者的性別、患眼、年齡、患眼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針對性的急性青光眼手術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進行健康宣教,做好術前準備,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做好術后并發癥預防護理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1)術前心理護理: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護理,讓患者對急性青光眼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從而消除產婦的擔心、焦慮和恐懼心理。要耐心的傾聽患者的感受,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調整心態。(2)術后心理護理:術后要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詢問患者的感受,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在患者出院前教會患者進行自我眼部按摩,出院后通過電話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定期回訪,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健康訪談。
1.3 評價標準 (1)觀察指標:以2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為觀察指標;(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護理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評價,每項滿分為50分,分數越高說明負面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的SAS、SD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2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干預組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護理前后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例數患眼SAS評分SDS評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干預組759248.12±3.7227.14±1.3448.37±5.1430.14±1.74對照組759248.31±3.9743.19±4.7148.12±5.1143.39±3.54 t值1.1346.3710.7876.194 P值>0.05<0.05>0.05<0.05
2.2 2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8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74,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急性青光眼就是引流角突然被阻塞,造成睫狀體分泌的房水循環受阻的疾病[3]。急性青光眼發作的時候,眼壓會突然升高,患者的視線會一片模糊,在燈光外圍看到光暈,角膜開始顯霧,此時眼睛常會發紅、疼痛。當急性青光眼完全發作的時候,患者頭內及眼內會感覺到劇痛,癥狀持續不退并開始惡化,嘔吐、虛脫的癥狀隨之而來[4]。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治療該疾病[5]。
術前,由于疾病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使得患者產生沮喪、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要根據患者的性格、經濟狀況、家庭等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關急性青光眼疾病的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使其正視疾病,調整心態,增強信心,以最佳的狀態接受手術治療[6-7]。術后,急性青光眼患者由于在短期內視力不能恢復,因此易出現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反應,對此,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護理,耐心的傾聽患者的感受,盡最大可能的滿足患者的需要,從而穩定患者的情緒,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以積極主動的配合術后康復護理,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8]。此外,還要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讓其多探視病人,給患者情感支持,從而降低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的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干預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8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74,P<0.05)。這說明,在急性青光眼圍手術期加強心理干預護理,能夠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郗淑紅,韓淑榮,馬志芳.急性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護理與心理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3):75-77.
[2] 熊嵐,張莉.個性化心理護理在青光眼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4(4):116-117.
[3] 趙鑫.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體會[J].吉林醫學,2015,36(5):1024.
[4] 段雪玲,王春.淺談青光眼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2,16(24):149-150.
[5] 姜穎,杜紅芳.心理護理干預對青光眼患者術前術后焦慮和抑郁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9,11(19):1120-1121.
[6] 耿淑枝.急性青光眼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與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1):190-191.
[7] 辛宏.急性青光眼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2):167-168.
[8] 王爽,張賀峰,劉艷華.干燥綜合征并粒細胞缺乏癥、急性青光眼1例[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9):300-3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80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徐艷華 姚琴) 336000江西宜春市人民醫腫瘤科 (胡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