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航 楊沛華
阿德福韋酯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賴小航 楊沛華
目的 探討肝硬化失代償期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肝硬化患者55例,隨機分為試驗組(n=30)對照組(n=25)。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保肝治療方式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德福韋酯治療,2組患者治療時間為5個月,每個月均檢查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腎功能,分析2組患者的恢復情況。結果 治療前2組患者TBIL、ALT、PLA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2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HA、LN、PC Ⅲ、Ⅳ-C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肝硬化失代償期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肝硬化;失代償期;阿德福韋酯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肝臟纖維化形成假小葉,肝硬化發展的重要時期便是肝硬化失代償期,若是不及時治療,容易誘發原發性肝癌。阿德福韋酯是臨床上治療肝硬化的常用藥物,其在抑制DNA聚合酶及反轉錄酶活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可發揮良好的抗乙肝病毒的效果[1]。本研究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收治的55例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進行研究,并且將其分為試驗組以及對照組,試驗組(n=35),對照組(n=20)。其中試驗組男
25例,女10例,平均年齡(40.5±6.1)歲,平均病史(3.1±0.5)年。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齡(43±3.1)歲,平均病史(3.4±0.6)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普通保肝治療,即給予患者常規利尿、保肝、補充白蛋白等常規處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德福韋酯治療,1天1次,1次10 mg。2組患者的療程均為5個月。同時定期對2組患者肝功能進行檢查,且2組患者均行B超檢查,對比2組療效。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B超記錄情況 治療前2組患者TBIL、ALT、PLA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2組患者TBIL、ALT、PLA等指標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2組患者TBIL、ALT、PLA等指標比較(s)
組別時間TBILALTPLA對照組治療前1.02±0.413.26±0.471.06±0.39治療后0.72±0.322.34±0.540.81±0.29 t值2.6253.5262.256 P值0.0360.0310.039試驗組治療前5.59±1.391.45±0.625.64±1.02治療后3.19±0.761.35±0.404.11±1.01 t值4.2651.2623.689 P值0.0260.0420.035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HA、LN、PC Ⅲ、Ⅳ-C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比較(x±s)
肝硬化時代長期是肝硬化晚期的一種臨床表現,其主要是指肝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代償能力的現象[2]。該病患者多伴有上消化道出血、門脈高壓、腹水、感性腦病、脾大等肝功能損害現象[3]。臨床研究顯示肝硬化時代長期是導致肝功能衰竭現象發生的一項常見的危險因素,該時期內病毒復制較為活躍,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肝功能衰竭等現象的發生率,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脅性極大[4-5]。及時開展有效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抗病毒療法是現階段臨床上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的常用方式,而阿德福韋酯則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抗病毒藥物[6]。該藥物屬于5-單磷酸脫氧阿糖腺苷無環類似物的一種,且該藥物不僅能夠對相應的病毒DNA進行整合,從而來終止DNA鏈的延長[7]。同時還可與相應的自然底物脫氧腺苷三磷酸進行競爭,這樣將會使相應患者的多聚酶水平下降;進而可有效的對DNA聚合酶及反轉錄酶活性進行抑制,發揮良好的抗乙肝病毒的效果[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TBIL、ALT、PLA等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2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HA、LN、PC Ⅲ、Ⅳ-C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明肝硬化失代償期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1] 田怡,吳炎.肝硬化失代償期鈉代謝的變化[J].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2,1(2):15-16.
[2] 馬穎才,熊元治,周翠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酸堿、電解質、血氣監測的臨床意義[J].臨床薈萃,2012,2(21):20-25.
[3] 韓紅幗,趙曉薇.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的體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3(1):30-31.
[4] 黎世堯.肝硬化失代償期血鈉變化的臨床意義[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4(Z1):40-41.
[5] 唐建平.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5(22):50-51.
[6] 李洪清.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聯合治療對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療效的影響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6(17):60-65.
[7] 胡俠,王開鑒,周岳進,等.阿德福韋酯初治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18(6):590-593.
[8] 范敏,涂德幸,孫文峰,等.聚乙二醇干擾素α-2 a注射液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低水平轉氨酶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9):45-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93
江西 341900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中醫院 (賴小航) 341000江西省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楊沛華)
楊沛華 E-mail:yph 1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