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忠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在中西醫聯合治療下的臨床研究
吳永忠
目的 分析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8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成常規組和觀察組(n=40)。對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常規組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2組患者在通過治療后,觀察組的焦慮量表評分差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3周之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7.50%,常規組總有效率為57.50%,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有著效果更好,值得推廣使用。
中西醫;心血管疾病;焦慮癥
心血管疾病是當前內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70%的患者都伴有焦慮癥狀[1]。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在臨床中的負面表現主要有頭暈、呼吸困難、胸悶、尿急、運動性不安、口干等[2]。據相關研究顯示,焦慮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還有焦慮癥能夠引發心血管疾病的說法[3]。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焦慮,有助于疾病的治療。本研究就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的臨床效果進行合理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女35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8.0±6.2)歲;男45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1.0±5.2)歲。將8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常規組,各40例。觀察組男女比例24∶16,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56.4±2.7)歲,病程1~3年,平均(1.8±0.2)年,對照組男女比例21∶19,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57.5±2.9)歲,病程8個月~4年,平均(2.3±0.7)年。2組的年齡、性別、病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焦慮癥的判斷標準 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里面關于焦慮障礙的若干標準:(1)存在著運動性不安或存在自主神經癥狀;(2)有著心理恐懼癥,恐懼內容多為不明確的持續性對象;(3)在與神經癥相關的診斷標準中相符合;(4)以上癥狀均未采取鎮靜劑治療或給予安慰劑治療[4]。
1.3 治療方法 常規組采用通常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選用羅拉0.5mg,3/d,持續治療3個星期;觀察組進行中西醫聯合治療,在選用中藥百樂眠,1天3次,每次5粒的同時,使用羅西藥拉0.5mg,1天3次,3周為1個療程。2組都采用焦慮自測表進行焦慮量的測量,把2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1.4 療效評價標準 2組患者都使用漢密頓焦慮量表來分別進行治療前后的焦慮癥狀進行檢查,并對其癥狀進行評分,療效標準為:無效,患者焦慮癥狀無任何變化;有效,患者焦慮癥狀出現部分消失和緩解;顯效,患者焦慮癥狀全部消失。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焦慮癥狀的表現 觀察者與對照組在進行治療之前的焦慮量表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2組患者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量表評分下降明顯要好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常規組焦慮量表評分的對比情況(x±s)
2.2 治療效果 2組患者都經過3周的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7.50%,常規組總有效率為57.50%,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的要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常規組治療效果的對比情況[n(%)]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性疾病,老年人是這種疾病發生的主要人群,即使應用當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每年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仍然高達1600萬人之多,其已經成為了人類死亡病因的第一殺手,更是人們身體健康的“無聲兇煞”[5]。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發病病因多數來自于焦慮、高血壓、血液粘稠、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以及吸煙等[6]。焦慮作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有著不安、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等癥狀,在一定情況之下甚至會出現極致的恐懼和恐慌,這些癥狀都對患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7]。
在中醫的治療中,對患者心理變化對病情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視的。中醫治療中都是以應用陰陽對立的統一觀點為主,同時還遵循中醫學整體觀念的辨證施治等一系列基本原則,首先,要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而后再根據患者所表現出的實際病情、病因、對癥下藥的作相對應的措施和安排,進行針對性地有效治療[8]。文中中藥百樂眠主要成分為生地黃、酸棗仁、合歡花、茯苓、刺五加、生地黃、五味子、丹參、百合、燈心草、麥冬、遠志、石膏,該藥物有著養心安神、滋陰清熱等多種功效,能夠有效的緩解肝郁陰虛型失眠、頭暈乏力、不安等多種病癥,采用的西藥羅拉,可以有效的緩解焦慮與恐懼等負面心理,還有著一定的催眠作用。因此,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可以合理的減少患者的負面心理,控制其臨床中的一些不良反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中,觀察組和常規組在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焦慮量表評分下降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3周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7.50%,常規組總有效率為57.50%,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的要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完全吻合,說明了中西醫聯合治療能夠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中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中,選用中西醫聯合方式來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非常值得在臨床醫學中推廣使用。
[1] 王一娜.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臨床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0(8):73-74.
[2] 吳銘.探討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的中西醫治療研究[J].中外醫療,2012,29(23):146-147.
[3] 楊彥征.中西醫聯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11(6):105-106.
[4] 張世亮,李瑤.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的中西醫治療研究[J].當代醫學,2012,13(30):157-158.
[5] 夏麗娜,翟春梅,陸海燕,等.焦慮癥在心血管疾病中測評及護理干預[J].中外醫療,2012,29(25):146-148.
[6] 朱鼎粵.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伴焦慮癥患者的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6(6):168-169.
[7] 李克沙.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并焦慮癥的臨床療效[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6):328-329.
[8] 劉學義.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伴隨焦慮癥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6(17):696-6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6
江西 335000 鷹潭市人民醫院鐵路分院 (吳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