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菊華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工商系,福建 福州 350202)
?
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
修菊華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工商系,福建 福州 350202)
摘要:近年來全球經濟整體發展緩慢、中國外貿出口競爭優勢削弱、美國主導的TPP基本協議的達成等原因給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關系帶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福建省應積極應對,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及政策優勢、提升與東盟的服務貿易水平、實施差異化經貿合作戰略、深化金融領域合作等,以更好地促進福建與東盟經貿關系的穩定持久發展。
關鍵詞:福建;東盟;經貿合作;TPP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推進“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應積極融入、加快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而加快絲綢之路建設的重點即對接東盟。作為亞洲經濟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東盟之間的經濟合作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國外學者主要研究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的原因及影響,認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能創造共同的福利,同時也提出雙方在金融市場的一體化進程仍比較落后,需深化金融領域合作。國內有關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效應以及福建與東盟的貿易效應的研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協議正式簽署以來大量涌現,但研究多以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雙邊產業結構的競爭性、互補性和產業內貿易效應,而對福建省與東盟間的經貿合作更多是基于貿易結構層面尤其是針對農產品有關的貿易情況,對其他產品結構及整體產品結構、雙方貿易其他領域方面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還不夠系統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福建與東盟的經貿合作現狀及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深化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的一些思路,以期更好地促進福建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
一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的現狀
福建與東盟各國具有人文、地緣優勢,東盟國家2000多萬華僑華人中,其中祖籍福建的有近1000萬人,而且福建與東盟之間資源和產業上也有一定的互補性[1]。
(一)雙邊貿易持續增長,但增速變緩
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10年正式啟動以來,福建與東盟的經貿合作一直保持著良好合作態勢,目前東盟已經成為福建第二大貿易伙伴。據海關統計,2011—2014年福建對東盟貿易額分別為183.32億美元、215.4億美元、242.8億美元和250.8億美元,同比增長38.93%、17.6%、12.7%和3.3%,呈逐年攀升趨勢,但是增速趨緩。
(二)一般貿易比重提升,貿易方式更趨合理
從福建省對東盟的進出口貿易方式來看,雖然一般貿易所占份額有升有降,呈現緩慢增長趨勢,但卻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表1 2011—2013年福建對東盟貿易進出口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統計
(三)民營企業貿易比重增加,外貿的內在動力進一步增強
據海關統計,福建民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額2011年87.1億美元、2012年109.3億美元、2013年134.6億美元,分別增長50%以上、27.5%和21.8%,占同期福建對東盟貿易總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為推動雙邊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為福建主要貿易伙伴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福建對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進出口分別為41.29億美元、37.37億美元和28.8億美元;2012年福建對上述三國進出口總額分別達到44.8億美元、42.8億美元和43.2億美元,增幅8.5%、14.5%和49.8%;2013年對三國進出口額分別為47億美元、51.5億美元和50.9億美元,增長4.91%、20.33%和17.82%;2014年1月—10月,對上述三國進出口分別為235.1億元、248.9億元和243.9億元,分別下降1.3%、4.6%和2.1%。
(五)雙向投資不斷增長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推進,福建企業赴東盟投資呈現增長趨勢,目前東盟已成為福建第二大對外投資目的地。截至2014年底,福建在東盟設立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達192家,對外投資額6.75億美元。同時,東盟已成為福建的第四大外資來源地,2014年實際利用來自東盟的外資達3.9億美元。
(六)機電產品為最大宗貿易商品
從貿易結構上來看,機電產品、紡織服裝和農產品三大類產品是福建與東盟之間的主要貿易產品。其中,機電產品仍是最大進出口商品,據數據顯示,2014年1—10月,福建省自東盟進口機電產品93.4億元,占同期福建省自東盟進口值的22.6%;出口機電產品272.5億元,占同期福建省對東盟出口值的33.9%。
二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1.福建獨特的區位優勢。福建地處東南沿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之一,不僅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沿海港口,而且是連接臺灣海峽的重要通路、擁有對臺貿易的“五緣”優勢,在太平洋西岸航線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還是中央授權的21世紀海絲之路的核心區,在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福建省擁有的政策優勢。今年被批準設立的福建自貿園區,制定了以“對臺灣開放”和“全面合作”為方向的總體建設方案,在推進貿易便利化、投資準入政策、擴大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對構建我省開放型經濟體系和新型對外開放格局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對海內外市場和區域經濟的吸引力和輻射范圍。
3.東盟經濟增長逐步回暖。在全球經濟環境增長緩慢、需求萎縮的背景下,東盟內各外向型經濟體保持了中速、穩定的經濟增長。2014年,東盟經濟整體上保持了中速增長。另據權威機構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印尼的經濟增長率預計約為5.8%—6%、新加坡為2%—4%、馬來西亞為4.5%—5.5%、菲律賓為7%—8%。
4.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推動了雙方經貿發展。建設21世紀海絲之路的重要內容和舉措之一即為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通過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建設,以提高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實現雙方貿易額的持續增長。在2014年第三季度啟動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中,雙方就升級版自貿區建設提出了堅持多予少取原則、再抓早期收獲計劃、調動工商界共同參與和減少域外阻力等六項建議,不僅為雙方經貿合作發展帶來新活力,也將為企業合作發展帶來大量新商機。
(二)挑戰
1.TPP給中國東盟FTA帶來一定的沖擊。今年10月5日,由美國主導的TPP達成基本協議,這將削弱中國經濟在東盟各國的影響力。第一,TPP將改變中國與東盟各國的貿易環境。由于東盟各國多數國家同時擁有TPP成員身份,這將增加其在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的準入機會;第二,TPP產生的貿易轉移效應將削弱中國產品在美日市場的競爭優勢,從而改變中國與東盟對美日市場的出口競爭格局;第三,受原產地規則的影響,中國對東盟的中間產品出口將減少,進而沖擊雙方已經形成的全球價值鏈分工、協作體系;第四,TPP產生的投資轉移效應,將放緩對中國的投資[2]。
2.福建出口外貿競爭比較優勢削弱。2014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對我省制造業的投資下降,進而也抑制了我省的進出口貿易。雖然當前的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但比較成本優勢正在逐步減弱。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融資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的約束的進一步加大,我省傳統產業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削弱。2014年1—10月,我省的服裝、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貿易額分別為69.3億元、111.2億元,分別下降了22.9%和35.5%。
3.國內其他各省積極發展與東盟貿易,給福建東盟間貿易形成了一定競爭壓力。受西部地區低成本優勢的吸引,我國制造業由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西部地區梯度轉移,同時西部各省積極鼓勵企業開拓東盟市場,有力地促進了與東盟貿易的增長。2014年,在我國外貿總體形勢下滑的情況下,四川、云南、廣西等省與東盟貿易額分別同比增長了1.5%、30.5%和23.8%。
三促進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的對策建議
(一)發揮我省區位優勢,加強與東盟各國的港航合作
福建應抓住“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優勢及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機遇,加強與東盟各國的港航合作[3]。第一,加快我省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以奠定與東盟各國間港航合作的基礎,依托亞投行,為東盟各國高鐵、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以推動該區域的互聯互通建設;第二,推動一系列港航發展政策的出臺、落實,增強福建港口對外省、國際貨源的吸引力,將港口做大做強,使其成為與東盟合作交流的樞紐;第三,建立、完善與東盟各國對接的港口物流服務體系,吸引有實力的東盟國家企業投資港口及臨港產業,同時積極鼓勵我省港口、物流企業去東盟國家參與港口投資經營活動;第四,與東盟探索開辟新航線,將廈門港打造成歐美等地與東南亞的中轉站,開展國際海運合作,進一步拓展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港口航運合作。
(二)發揮我省政策優勢,優化投資環境
依托福建自貿園區建設契機,充分利用福建的政策優勢。一方面,通過政策優惠,吸引東盟跨國企業在福建投資,引導其向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以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帶動福建的產業升級。同時,積極完善外貿發展政策,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努力培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推動出口產業轉型升級,增創出口新優勢,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形成投資貿易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優化環境,提高合作水平。通過簡化審批程序,推行一站式并聯審批,為東盟投資提供服務便利;創造良好的互聯網招商條件,利用互聯網拓寬招商信息發布渠道;完善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政策,建設專業化招商引資隊伍,提升招商引資水平;依托海西經濟區建設,與廣東、云南等省加強省際合作,聯合組織各類吸引東盟FDI的招商活動[4]。
(三)提升與東盟的服務貿易合作水平
利用CAFTA契機,進一步發揮服務貿易對貨物貿易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5]。第一,加快服務貿易管理人才和先進技術的引進,加大東盟對我省服務領域的投資力度,努力提升服務貿易質量;第二,借助華商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積極鼓勵本省企業繼續“走出去”,開展各種招商活動,吸引更多的華商企業回福建投資,支持海西經濟建設,并擴大對東盟服務貿易的出口;第三,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快高新技術產品合作,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重視產品品牌塑造,從而增強我省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四)區別對待,與東盟各國差異化經貿合作
東盟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各異,既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因此,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應實行差異化政策[6]。例如,針對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以技術、設備和資金的輸出為主,充分利用當地廉價豐富的勞動力,建立工業園區、設立工廠;針對新加坡,以拓寬雙方在金融、物流和高新技術等領域的合作為主,推動我省機械設備、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產品等的出口;針對泰國,則應以加強在貿易、科技、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為主。
(五)探索構建區域金融中心,深化與東盟的金融合作
與東盟各國探索構建具有資本市場合作、貨幣合作和金融監管合作三方面職能的區域金融中心,促進區域內交易所的聯合,鼓勵區域內企業的交叉上市,以便利區域內投資者的跨境投資,加強區域內金融參與主體間的融合;從自由貿易區內主要結算貨幣的匯率形成上入手,建立貨幣結算中心;建立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完善區域內統一且可執行性的監管標準,同時建立多邊信息分析存儲中心,負責收集、分享有關信息,加強多邊信息互換與共享。
參考文獻:
[1]福建社科課題組.CAFTA框架下深化福建與東盟經貿關系對策研究[J].亞太經濟,2010,(6).
[2]萬璐.美國 TPP 戰略的經濟效應研究——基于 GTAP 模擬的分析[J].當代亞太, 2011,(4).
[3] 羅欽文.福建勾勒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路線圖[EB/OL].中國新聞網,2014-09-02.
[4]福建省商務廳:拓展福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EB/OL]. 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4/0708/c337006-21610401.html,2014-07-08.
[5]張久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問題與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10,(7).
[6]陸善勇,黃智,陳連.TPP背景下的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戰略選擇[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
(責任編校:陳婷)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ASEAN
XIU Juhua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Fuzhou Fujian 350202,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in 2010,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Fujian and Asean countries have maintained a good development momentum ,Ase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e partner of Fujian Prov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along the way”, Fujian approved free-trade zone wil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Asean. But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s a whole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trade export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weaken, the United States domination of the TPP basic agreement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Fujian and Asea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relations. In this context,Fujian province should actively deal with, give full play to its geographical advantage and policy advantages, raising the level of service trade with Asean, implemen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deepen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Fujian and Asean.
Key Words:Fujian ; ASEA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TPP
收稿日期:2016-03-04
作者簡介:修菊華(1980— ),女,福建龍巖人,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工商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市場營銷。
中圖分類號:F1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681(2016)03-0027-03